于智威:利用谱牒的史料价值,古为今用,报效祖先功德
河南省巩义市于沟村于氏族谱汇编前言
邙山苍苍,黄河泱泱,历史长河,奔流至今,华夏民族,繁荣昌盛。于族欣逢盛世,国泰民安,不可不饮水思源,追念先祖之恩德。我于氏家族自周武王姬发第二个儿子被分封到邢邻建立邢国称于氏至今,绵延三千余年,繁衍生息,枝繁叶茂。无论王朝如何更替,族人随流播迁,以其勤劳坚毅之精神,落地生根,如今于姓已散居四海,遍及天下矣。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组成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谱牒,是指家族的世系表谱,亦即家谱与玉牒之总称。家谱俗称族谱或亲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今称族志,只有皇族的家谱称玉牒,我国篡修谱牒历史悠久、代不乏人。早在商代,就有谱牒存在,如现有甲骨文档案中“库”一五零六,详细记述了“儿”的家谱,记有十一世之多。战国时有《世本》,记黄帝至春秋时诸侯及大夫的世系。《周官经》奠世系辨昭穆。《春秋》有年历图谱。汉有帝王年谱。魏有谱状,以备选举。晋至随唐谱学尤盛。宋元时期,不少名儒,亲撰谱牒。明清两代直至民国篡修家谱者更多,其中不乏名家学者。
谱牒不仅为我国历代人们所重视,而且也为世界不少国家所瞩目。如:日、英、法、德和俄罗斯等国,大力搜集我国家谱,注重谱牒研究。仅美国犹太学会收藏我国家谱,方志五千余种,美国家谱学会搜集我国家谱之多,竟达4925种。他们以此研究我先民氏姓来源、迁徙、发展、体质寿限,作为历史学、优生学等依据。
不同的时代对谱牒的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古代人们将谱牒看作是明世次、别亲疏的依据,继承权位和财产的凭据,选官、择婚的依据,尽管如此,谱牒在过去从客观上所起到的诸如使人们推求木本水源,传续世德,维护善良风俗等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而我们今天主要是利用谱牒的史料价值,使其起到古为今用的作用。即通过家谱所反映的家族的繁衍行徙、悲欢、聚散,从中看出整个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感人之深的创业历程;进一步透过谱牒所折射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光,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建设。通过谱牒还可以激发人们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借此以达到人们的爱家爱族,爱乡的精神,从而达到爱人民,爱祖国,团结奋进,振兴中华之目的。
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族建立族志是理所应当的。作为于氏后裔,若不懂得国史,不了解祖先创业之艰难,就无法保国安家,报效祖先功德。为此根据历代家谱、轴子、碑文及先辈的回忆,对于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分布及对于氏各个门系志谱进行了加工整理,编写出《于氏族谱汇编》,以启后人。但因年代久远,文书资料保存不够完整,所以文中内容难免出现短缺或误写之处,望后人谅解编写之难,珍于保存族志,更待后世贤能,常于补续,促其完善,世代相传,永志不忘。
今借族志出版之际,我们仅向支持族志编写的所有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于沟村于氏家谱主编于智威
公元二000年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