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吕氏家谱网 >> 吕氏宗亲网

吕氏家族与吕氏文化

时间:2024/3/12 15:22:56 发布:新闻编辑部

吕氏家族与吕氏文化

吕明月

(一)

一个家族及其历史文化,都是汇成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淙淙溪流。因此,研究一个家族及其文化,可涉及到历史、民族、社会、民俗等多边科学的方方面面,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吕氏出于姜姓神农氏,是羌族的一支,也是姜姓两个分支之一,新石器时代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吕本吕,古膂字,是脊骨之意,神农氏裔孙勾龙为颛顼后土。勾龙生垂为尧共工。垂生伯夷为尧四岳之长,是禹的心吕之臣。因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远祖由甘肃东部迁到山西中部的汾水中游。吕侯助周灭商后,吕国南迁于今河南省南阳。吕伯夷是第一个姜姓吕氏远始祖,时为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故河南是吕氏最古老的乡土。吕伯夷是炎帝十五世孙,由此看来,早孙,吕尚,又名姜尚,佐周王平商定天下,封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为吕有历史可考的太始祖。

吕氏源于河南,居山东700年为君,入山西1000年为民,迁洛阳1000多年分布天下。全国统计吕姓350万,居全国1000多个大姓中第40位。

吕氏洛阳始祖吕镇(尚待考证),字行安,唐宪宗末年(公元820年)由芮城(今山西省芮城县)迁洛阳,苗裔蕃衍昌盛,功著青史。有“八百进士九及第,十二宰相五封候”之说,宋吕蒙正、吕端、吕夷简、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颐浩、吕惠卿皆居相位,明吕坤、吕维祺位居尚书。清吕兆琳监察御史,吕履桓户部右侍郎,吕谦恒光禄寺卿。仅新安支明清两代,吕氏官居七品以上者就有43位。世传云“吕半朝”,有“三斗二升芝麻官”之说,史籍也称吕氏为“中原望族,科第之盛,甲于全豫”。

随着时代的变迁,吕氏洛阳裔孙,除部分仍留居洛阳及附近县市外,据洛阳吕氏宗亲会1995年不完全统计有216000人。多数分迁河北、东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海南、台湾和香港等省区,星布全国各地。有的已乔居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美国和英法等国。据吕氏宗亲会不完全统计已达130多万人。其中有些人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政治家,巨商和企业家。如泰国前总理川吕贝、石油大亨吕木龙。吕木龙拥有10多艘远洋轮,资金折人民币300多亿。菲律宾“椰油大王”吕希宗是世界百位华商巨头之一,名震全球。而他经营的菲律宾玉米产品公司,种植业公司、房地产经营公司都在同业中名列前茅。为世界华商巨头们所敬慕。在今天国内经济大潮中广东潮阳市东明电子有限公司、东明针织厂和陈库针织制衣厂董事长吕南明,公司办公楼就有13层。云南吕有珍为深圳运输(集团)公司总经理,他的公司运作资金有数十个亿,1995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奖揭晓,他名列榜首。

洛阳吕氏,由于历史变迁,今天虽迁居异乡,但“人是河洛亲,月乃洛阳明。”他们根在河洛,思恋故土的亲情,仍和洛阳紧紧联结在一起。

(二)

勤劳勇敢朴实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又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和前进,也为世界文明增添了无限光彩。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不仅是我们先祖的丰功伟绩,华夏民族的伟大光荣,更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骄傲。

辽阔中原大地上的洛阳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以“河出图,洛出书”为渊源的河洛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吕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九洲之戎与戎禹》、《古史辨》第七册下编中说:“且姬,姜者向所视为创造中华民族中心者也,禹、稷、伯夷者向所视为创造中华文化者也。”史学家童书业在《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编中说:“西方戎族中以姜戎族为最盛。姜戎姓姜,他们自称是四岳之后;在他们之中有已经华化的,有仍停滞在戎的原始状态中的,华北的姜戎便是齐、许、申、吕等国,其中尤以吕国为姜姓的大宗。”近代史学家何光岳先生,1984年在《史学月刊》第三期发表的《吕国的形成与迁徙》一文中说:“吕族是一个古老而文化发达的部族,它起源于姜戎”。“春秋末期,姜姓诸国已全数灭亡,绝大部分融合成为汉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是颇有道理的。由此,关于吕、许和姜姓诸国的历史文化,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据此,吕氏与吕氏文化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价值显而易见。

吕氏历代著书甚多,据有关史籍不完全统计从周代至清末,有165人留有著述615册(著书目录另文)。这些不但为中华民族增添绚丽色彩,也为历代统治阶级人物谋立天下、巩固政权和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是在今天也有他的现实意义。象周吕尚的《六韬》采用周文王、周武王与吕尚对话的形式,阐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它不但指导周王消灭商纣建立了周王朝的基业,而且对周王朝八百载的兴盛巩固起到了支柱作用。盛冬铃、娄希元、关树平等先生所著《六韬评注》前言中说:“《六韬》是现存早期古兵书中文字最多,内容最丰实的一种,是久负盛名较大的兵家经典。”《中国兵书十种》编者罗德俊、刘宏华说:“《六韬》中《六韬》共12篇,主要论述治国安民的政治策略。较深刻地阐述了爱民、上贤、择人、行政的治国措施。以求众敬亲合,臣贤国强,从而使国家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指出了国家要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工农商,农——其乡则谷足,工——其乡则器足,商——其乡则货足……强调施仁政、薄赋敛,俭官室,少苛抚的政策。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六韬、文师》的思想与孟子所说的:‘得其民,得其心,斯得天下,,是完全相通的。”这些治国安民的政治策略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其次《六韬》在叙述战略原则的基础上主要阐述治军安邦战术的原则、理论。如军队的建制将帅的选任和军事的指挥、武器装备的动用和进攻战术指导、特种地形的作战原则以及兵种配合协助作战等韬略。这部书对后世也影响很大,人们誉为兵家权谋的始祖。由此,受到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和应用。张烈在《六韬成书及其内容》中还曾考证:“张良扶汉所学可能就是《六韬》”(《历史研究》1981年第三期)。唐人李靖说:“张良所学,《六韬》、《三略》是也。”三国时,刘备、孙权、诸葛亮都很重视《六韬》。受《六韬》军事思想的熏陶,许多人都成为一代名将。

秦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亦称《吕览》,共120篇。内容大都是一些单独成篇的优秀散文,在先秦古文中是易读好学的,而且文章是广辑各家之言,故书中既有儒家学说,也有墨家、法家、名家、道家、阴阳家、农家等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在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的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许多已失传的先秦旧说和古代史料,二千多年来,多为学者在文章著作论证中所引用,历史上也有不少学者所评论。如近代毕沅的《吕氏春秋考(辑校)》,许维适的《吕氏春秋集释》,陈奇献的《吕氏春秋校释》,胡适的《读吕氏春秋》,徐子宏、金忠林译《白话吕氏春秋》、湖南岳麓书社出版湖南湘潭大学李家骧教授所著40余万言的《吕氏春秋通论》,论术了《吕氏春秋》对先秦文化科研、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和产生深刻影响,对今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中国青年报1995年10月18日发表聿玉先生的《吕不韦与吕氏春秋》,也对《吕氏春秋》作了高度评价。1995年《古都文化》杂志,为《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发了专号,杨景普、杨崇安、赵五茂、康为民、彭洪涛等诸位先生,对吕不韦的历史地位、《吕氏春秋》的教育观,农业篇作了较明确的论述,指出《吕氏春秋》的《劝学》、《尊师》、《诬徒》《用众》等篇章中,提出了一整套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和《审时》等四篇专门论述了重农思想和农业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不但强调普及农业知识,提高种田人的科学技术素质的重要,也提醒后人要发挥人的主观努力,不能听天由命,在认识论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指导当前发展农业更有积极作用。

宋,吕祖谦,字伯恭,隆兴进士,官至直秘阁兼国史院编修,学者称东莱先生,一生著书甚多,《中国丛书综录》(第三册)载51部,谓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和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引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派先河。散文笔锋犀利。为继承、发扬我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亲民重教的教育家吕坤,字淑简,号新吾(1536-1618年)明·万历刑部侍郎,诰赠刑部尚书。他一生以“明千古不易之绝学,策万世可通之政治”为抱负,他主张改造现实社会就要从教育入手,国家政治的基础是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治国之方,是社会万事中的“一”。他一生撰写:《小儿语》、《呻吟语》、《实政录》等五十多部巨著,阐述他的实政实学思想和教育主张,为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贡献出珍贵的精神财富。

戏曲家吕天成,字勤之,别号棘津,又号郁蓝生,工词章,尤精音律,20岁开始戏曲创作,有传奇杂剧数十种,现存《齐东绝例》杂剧一种,又校正南戏传奇近30种,理论有《曲品》、《评明代曲家优劣》、《青红绝句》为评论家专著。此外还有小说《绣榻野史》、《闲情别传》。著录95人传奇作品212种,绝大部分为首次著录,对作家作品的品评,多真挚灼见,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戏曲的繁荣和发展。对传奇创作艺术性的评论,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明代画家吕纪,字延振,号乐愚,善画花鸟、杂以花树,所作生态流动、浓郁灿烂、古艳夺目、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俱能,两者结合,有独特功能,发展了历代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又善于布置泉石、烟润点染,极现造化的精妙,与大画家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代花鸟画派代表作家之一,传世作品不少,其《桂菊山禽图》现藏上海博物馆,《芙蓉白鹭图》藏天津艺术博物馆,《梅花天鹅色图》四轴藏积翠园,《四季花鸟》四轴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清诗人袁枚,在他为吕公溥的《寸田诗草》撰写的序言中称吕公溥为:“诗中雄伯,诗工言情真挚,凄惋入人心脾。”礼部尚书词家任兰枝曰:“《梦月岩集》无美不备,三公子各得一体,宪曾简其浑厚,宣曾得其清明,守曾得其秀润,世以为知言。《中州先哲传》称吕仰曾观摩渐染,风乎大雅之音,尝拟丹书十七铭,斑驳陆离,古音古节,识者观赏。”作家藏励和先生称吕坚:“工诗古文,幽艳陆离,不肯作一赏语,与黎简、张锦芳、黄丹书”称岭南四家。《中州哲人传》云:“吕宣曾为诗恪守家法,古体出入汉、魏,近体纯乎唐音,于宋派辨之其严,不肯稍溷其界。”桐城派学方苞赞吕谦恒:“诗以汉、魏三唐为宗,不屑宋元以降,……以烹炼胜,虽极瑰丽娟秀而一归于倾写性情。”一代诗宗刑部尚书王祯与吏部尚书陈延敬于诗,皆推吕履恒与冶古简炼有法最契王源、左、孟、庄、骚、国策、史记、六宗之说。《中州先哲传》云:“履恒与弟谦恒,承维祺家学,以文学知名,一家四世各有集,传世海内,称新安吕氏云。履恒博及群书,为文立成千言,耽诗,诗文淹雅宏博,每变益上,。不落唐宋以下。”据此,关于吕氏的历史文化,是有值得我们深入、认真、积极地去研究它,为华族文化、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再开绚丽之花。

上一篇:浅议研究吕氏文化

下一篇:刍议“同居太平,别自为族”考

吕氏字辈
吕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