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阎贵(公)阎氏历代世系考证
山东菏泽阎贵(公)阎氏历代世系考证:
泰伯是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次子为仲雍、三子为季历。季历的儿子季昌,出生的时候就有圣瑞,当时天上出现彩云,地上奇禽异兽出现。那时候的太王古公亶父经常有推翻商朝的志向。为了实现这种愿望,根据三子季历的才干,再加季历的儿子季昌年幼聪慧,太王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季历,然后由季历再传位给姬昌。泰伯得知父亲的想法,为使这种传承能顺利实现,他想到了躲避的办法,就是以采药为名,带上弟弟仲雍逃到南方荆棘丛生的荒蛮地方,为的是让他的父亲行使权利将王位传与季历而不至于有更换继承人的悔意;并且使其弟弟登基后为人心所拥戴而不至于有不友情的惭愧心理。这些都是泰伯的良苦用
心。虽然看去是让了周朝,实际是为推翻商朝打下了基础。
泰伯到达南方这块宝地后,(由于品德高尚,又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南方吴地为泰伯的品德而感动的当地人有千余家,他们投奔并归顺了泰伯,并尊泰伯为王。泰伯为吴王后,从开始就以周礼的标准来要求人们,使这里成为了文明礼仪之邦,到现在人们才知道崇高的品德感人之深呀。
泰伯的儿子休名早年去世,泰伯的孙子来诏在岐山那一带居住,所以泰伯在吴地的王位为其弟弟仲雍继承。按照仲雍传季简、再传叔達(dá)、三传周章。周弟武王推翻商朝大封诸侯时,封周章为吴伯爵,后来又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乡、为伯爵,以继承泰伯一脉。从此,从仲奕开始,其后代以阎为姓氏。
始祖泰伯由四世仲奕继承奉祀。仲奕生世子寨,寨袭伯爵位。那时候家族的继传承是有长门来承继的,至于仲奕之后的长门当时在哪里失传的,现在没有详细的记载。自仲奕传至九代以下,从家谱记载来考证,就不是长枝传承了,而是入于次枝;五代寨,袭伯爵位。寨的世子伊人;六代伊人,袭伯爵位,伊人的世子考;七代考,袭伯爵位,考的世子终馀;八代终馀,袭伯爵位,终馀的世子许;九代许,袭伯爵位,许生子二:长子偕、次子根;偕袭伯爵位,后来偕的后代传承失去二记录,不能考证其后代的情况,只能由次子根承继;由于偕的后代失去记载,所以失去了伯爵的爵位;十代根的爵位为世卿;根的世子(tu)为第十一代,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名誌;第十二代誌,有子二:长子名贝、次子名碗;第十三代贝,生子不屈;第十四代不屈,有子三:分别叫舆、(zhuo)、箴(zhēn);第十五代舆生子恒;十六代恒子仁辅;十七代仁辅,子二:长子秘、次子严;在十八代秘这里,失去了世卿的职位,秘生子璠;十九代璠由于没有爵位,归于平民,所以隐居草野,以山林为乐,生子朝歌;二十代朝歌,有两个儿子:长子收、次子昀(yún);二十一代收没有子嗣,其弟昀生子(guei);二十二代,子曰本;二十三代曰本,子二:长子纯、次子怡;二十四代纯,生子颛(zhuān)(注:其他文献为);二十五代颛,生子休;二十六代休、生子(duen);二十七代,有三个儿子:长子栠(ren)、次子柏、三子栫(jian);二十八代栠,生子英;二十九代英:长子知、次子茂;三十代知,子嘉。
三十一代嘉,当时在晋国为大夫,曾与周大夫争阎田,这个故事在左传《召公九年》里有记载。嘉生子没;三十二代没也在晋国为大夫,在周敬王十六年时,郑寇胥靡等六邑,没入戍且城胥靡(该两句的意思没有考证,参见注释第25——译者注)。没生子(hong);三十三代子二,长子敏、次子哲;三十四代敏子堦(jie)。
三十五代堦,据《资治通鉴》卷七记载: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应为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译者注),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后,又下令收缴全国民间所藏的兵器,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同时将各地富豪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置于朝廷的监控下。当时三十五代堦就在其中。堦携带家谱进入咸阳一带,其子孙散处关内各地。堦生子泽赤。
三十六代泽赤,追随刘邦执盾起事,进入汉朝为河上太守,进而为殷相(应为假相——译者注),为打败楚霸王项籍立下功劳。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登基后,在汉高帝六年四月癸未被封为敬市侯(应为故市侯,其封地故市在现在的郑州市西——译者注)的封号,为食邑千户的侯爵,其功劳可比平定侯,在定汉朝大业的过程中立了首功。后来在其五十五岁时,也就是被封故市侯三年后,即汉高帝九年去世。生子無害。
三十七代無害,汉高帝九年嗣侯爵,三十八年去世,被封为夷侯,生子續;三十八代續,汉孝文帝四年嗣侯爵,汉孝文帝八年去世,被封为戴侯,生子榖(gu);三十九代穀,汉孝景帝五年(公元前145年——译者注)嗣侯爵。四十余年后,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译者注)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去106名列侯的爵位,穀的爵位也在被剥夺之列。(酎金的典故详见注30)穀生子五:长子宽、次子说,其余都没有记载;四十代宽,生子三:长子和三子均失去记载、次子辅;四十一代辅,生子誌;四十二代誌,生子遷;四十三代遷,汉平帝时担任掌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鸿臚之职,与当时的太僕(pu)王恽等八八大臣共同辅佐国事,被封为望乡候,为食邑千户的侯爵。遷生五子,除次子昂外其他都失去记载;四十四代昂,生子其教;四十五代其教,生子三:分别为(quǎn)、政、(shen)。四十六代,时人称为有博学的鸿儒,他追述祖德,重新修订了世谱,生子良实;四十七代良实,子奠;四十八代奠,子温。
四十九代温,侨居天水西城。起初任凉州别驾,后升任为上邽(gui)县令。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逃亡到上邽,上邽人任养等人率众迎接马超,阎温阻止任养,禁止不住,便骑马回到凉州。马超又率兵包围凉州的治所冀城。形势紧迫,凉州刺史韦康派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求救。当时由于马超将冀城围困得十分严密,阎温只得乘夜潜水出城。第二天,马超军发现阎温的踪迹,派人追踪拦截他,将他抓去。马超解开他的捆绑,对他说:“现在胜败已经分明,如果听我的话,你告诉城里,不会有救兵前来,不然,现在就把你杀掉。”阎温假装答应,马超便用车载着他来到冀城城下。阎温朝着城内大声喊:“大军不出三天就会来,大家努力呀!”马超于是杀害了他。温生子二:长遟(chi)、次輢(yi)。
五十代遟,生子依矩;五十一代依矩,生子安熙;五十二代安熙,三个儿子,分别叫签、(jia)、(si);五十三代莶,生子放古;五十四代放古,生子自岐;五十五代自岐,迁回河东安邑,生子元明。
五十六代元明,元魏文帝大和五年(应为太和五年——译者注)担任除北隋郡太守。元明上任后,以担任除北隋郡太守后,与母亲不在一地,远离母亲,母子相互思念,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眼睛都哭的失明了为由,要求告老还乡。上司准予其还乡回家赡养母亲。元明还乡后,见到其母亲,母亲的眼睛便能看见了。刺史吕寿思(应为吕寿恩——译者注)将这种情况写成奏章上报朝廷,朝廷将其树为尽孝道的典范,退还其当年上缴的租粮、纳绢及因徭役而折合的布绢,并免去以后的祖调徭役。元明生子二:长子中、次子吟。
五十七代中,没有子嗣。元明次子吟生子庆胤;五十八代庆胤,元魏时为东秦敷城太守(应为数城——译者注)。在政五年,清勤厉俗。那几年恰逢荒年,老百姓生活饥馑,庆胤每年以自己家的粮食一千多石赈恤贫穷,民众才赖以得到接济。生四子:筕(同荇,多音字,xinghang)、[yuán](通羱)、畅、固;五十九代筕子成玢(bīn);六十代成玢子二:长子乐之、次子棚之;六十一代乐之,重修族谱;生子楚;六十二代楚,生子探;六十三代探,生子济美。
六十四代济美,登进士第,历任“三省”及御史台台省等职。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历任婺州和润州刺史,出任过復建观察使(应为福建——译者注)。高宗初期入朝拜为右散骑常侍,后来出任过中承、廬坦。因为检举弹劾一些官吏的腐败行为而被宪宗皇帝贬为平民在家等待治罪,后来出任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再次入朝为秘书监。以年老为由请求退职还乡,未获批准。后来在工部尚书位上退休,九十余岁去世,被追称为温。生子圮。
六十五代圮(qi),子骞(qian);六十六代骞,子作顺;六十七代作顺,子二:长子毰(péi)次子渰(yǎn);六十八代毰,子荣;六十九代荣,迁居榆次,五代时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慕名招之,以母亲年老为由没有答应。太原平定后,迁徙到大名府,以后就定居在那里。生子守恭。
七十代守恭,从小体格魁梧,相貌堂堂,年轻时应募从军,在郭进的禁军拱圣军里,不久又被选拔为殿前押班。宋咸平中期,随从咸平皇帝扈驾从幸,因为有功劳升为捧日副指挥使。以后,他历任拱圣、龙卫、棒日指挥使。后来以德州刺史出任陕西路兵马节制管辖官——钤辖。此后又调往山西并代路。阎守恭为人沉着勇武,治军以严著称。他非常崇拜郭进,经常以郭进的事迹作为自己行事的楷模。除了治军严整外,他也象郭进一样轻财好施,所得俸禄几乎全部散予众,人。后来在山西并州路去世。生子养正。
七十一代养正,子遂;七十二代遂,迁居平阳和州,生子三:衍、鑌[bīn](通镔)仆;七十三代衍,侍奉金朝,一生以朝廷的事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因劳累而去世。生子忠;七十四代忠,为躲避兵祸,迁徙到高唐州定居。生子復。
七十五代復,出生的时候就奇光照室,有祥瑞之兆。到长大成人,性格庄严持重、严肃郑重;仪表丰神绰约,仪态俊美。一开始就掌管尚书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行台书记。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被宣慰副使王盤(pan)举荐为翰林应奉,以才选充为朝廷接待宾客的机构、隶属礼部的会同馆任副使兼接待外国使臣的接伴使官员。元朝至元十四年出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兼奉训大夫。后奉诏入朝担任翰林直学士。进入翰林直馆阁后,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为元世祖称奇。世祖称赞“有才如此,何可不用!”。十六年,以州郡校官多不称职,建议定铨选之法,领会了世祖的意图。至元皇帝登基后励精图治,急于选择丞相的人选,一日,召阎復入便殿,说:“朕欲命卿执政当丞相,如何?”阎復屡次谢恩,表示自己才疏不足胜任。皇帝经常和侍臣说:这个书生懂得道理,存在谦让心理。先是奸臣桑哥当国,经常命令阎復及翰林撰写《桑哥辅政碑》。桑哥专权败露后,皇帝下诏让有司推倒其《桑哥辅政碑》,阎復等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成宗即位,以旧臣名义召阎復入朝,赐重锦、玉环、白金,任命阎復为集贤学士。阎復上奏章提议: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定用释奠雅乐。成宗皇帝采纳了提议。曲阜林庙守冢户,有司并入平民籍,皇帝又赐孔子林洒扫二十八户祀田五千亩,这都是阎復奏请皇帝赐与的,都是他的功劳。他又经常作曲阜庙碑记。碑记里说:孔子之前的圣贤,假如没有孔子为他们推广宣传,后人就不会知道他们是圣贤;孔子是圣贤,假如没有孔子,人们将没有办法效法这些圣贤。等等。大德三年,天上出现彗星,他又上书坦陈几件事:古时候的规矩是刑不上大夫,今天的郡守权利之大就可以决定征收人们的租赋和刑罚,这样就没有办法让他们廉洁奉公;江南公田租赋太重,应该减少以帮助贫民。这些上书大多被采用。一日成宗皇帝诏问阎復:中书左相的人选很难选择,你为我举荐一下。阎復举荐了哈喇哈孙,皇帝大喜,随即命令哈喇哈孙当了丞相。阎復也被拜为翰林学士。武宗登基后,阎復又上书陈述三件事:惜名器、明赏罚、择人才,言辞诚恳真切。皇帝授阎復平章政事的职位,阎復多次推辞,皇帝不准许。过了一段时间,阎復上书要求告老还乡,皇帝下诏给一半俸禄终养千年。皇庆元年三月去世,时年七十七岁,逝后追称文康。有《靖轩集》五十卷流传于世。生五子:都是尽孝有才之人。长子谊、因访祖墓,仍归山西平阳,居洪洞。
七十六代谊,生子六:长子业煦(xu)、次子业熊、三子业煜、四子业荧、五子业煽、六子业熝;七十七代长支业煦,生子康,康没有子嗣,以堂弟通的长子国宝承嗣;二支业熊,子达;达子顺健;三支业煜没有子嗣,以弟业煽长子贤承嗣;四子业荧子通,通子三:长国宝,出嗣长支堂兄,次子国安,三子国泰;五支业煽三子,长子贤出嗣三兄,次子贵、三子华;六支业熝子四:长子利、次子书、三子祥、四子福。
七十八代贵于洪武三年奉诏徙民,偕从侄顺健、国宝携家谱率本家族一行东迁,至山东曹州(今菏泽)界遇寇相散,独居曹州城东南八里㴩河北岸阎大槐树村(现在的菏泽开发区阎屯);顺健卜居濮州阎什口尧王坡西岸;国宝卜居宁阳寺头村。这就是我们家族东迁的全部过程。
家谱记载的始祖的传承历史就是这样的,假如不修谱,就无法真实记录家族的传承,后代再想修谱也不一定能真实的记载了。现在幸亏我族天佑兄为了公众利益、以崇高的精神和行动提倡重修家谱,广大族众又高兴地响应,使重修的家谱在记载方面更是分门别类、详细简明,使家谱代代相传而没有差错。假如以后有与我们志向相同者,过数十年就增修一次,虽然过去的年代已十分久远、无法记忆,无从考证,但有家谱记载,不会顾虑我们的家族有失传的危险。特为记录。
行辈诗:
由东迁始祖第十九代起
崇儒子传世昭德乃锡恩
修家思立志为国敬尔身
上一篇:山东菏泽阎贵(公)世系谱序译文
下一篇:山东菏泽阎贵(公)世系行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