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李氏家谱网 >> 李氏宗亲网

东李寨·李氏追踪溯源

时间:2024/6/14 10:45:00 发布:新闻编辑部

东李寨·李氏追踪溯源

根据姓氏学者的考证,整个李氏家族之中,最主要的组成是皋陶在尧时担任“理官”而先以理为姓,到了殷商末年纣王时才逐渐由理氏演化为李氏。其后,陆续加入这个家族的多由外姓皇帝赐姓而来,或外族的被同化而来。

对我东李寨李氏宗族支脉追踪溯源,经查阅各类历史文献、实地考证、走访族人,我宗族族人繁衍生息、迁徙流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身出赵郡

“赵郡”,指的是山西太原、平阳府一带地方。赵郡李氏,是传自战国末期秦国的司徒李昙的次子李玑(字伯衡),曾在秦国官拜具有崇高地位的太傅,生有三子,即李云、李牧、李齐。次子李牧任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百官之长的相国,举足轻重,并且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就此在赵郡落籍定居,为李氏家族创立了一个光辉的门户。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同为我李氏在历史上的两个名门望族。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李牧创立了李氏家族的赵郡派之后,其后世子孙瓜瓞绵绵。我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时,正是来自太原、平阳府一带,在洪洞县城北广济寺驿站集结,由此移民而来。

二、始迁洪洞

《东李寨·李氏族谱》(创修谱1897年)对族人迁徙情况是这样记载的:“尝闻余李氏始祖,生于洪洞,迁于阳邑,村名东李家寨,由来尚矣。”

根据考证,我李氏始迁始祖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山西第八次移民时自洪洞县迁居而来。《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该记载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从山西省内迁徙到河南、河北、山东七府598户。这是明朝十八次移民中的第八次移民(1392年) ,也是明确记载到河南开封府去向的一次移民。而阳武县在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前的明、清朝时期长期隶属河南开封府。

根据《明实录》《明史》记载,明朝从山西移民中原地带(河南、河北)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止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 ,历时四十七年,共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移民十次,建文年间移民一次,永乐年间移民七次。洪武年间移民四次到凤阳、四次为军屯(一次在大同,三次在北平),剩余两次人数较少且有明确去向:建文年间和永乐年间移民去向全部是北平及其附近地区。

始迁祖在山西的详细出身地目前无从考证,还需我李氏后人继续考证。

三、同宗外迁

创修谱记载:“但闻始祖迁居之时,以一身率其四子,以二子居此李寨,以二子居于王村。其后户大丁繁,迁处不一。”由此可知,当年始祖带着四个儿子自山西洪洞县迁居而来,我村定居二子,阳武县东王村定居二子。目前,定居东李寨和王村的四个弟兄排行不能确定,尚待考证。

据祠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碑刻及创修谱记载,族人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由于个人发展和生活所迫开始外迁。除始迁始祖迁居地东李寨外,本族东门外活迁地有:新乡县小冀中街、西街,小冀镇王屯,朗公庙镇前庄、毛庄,七里营镇南王庄,武陟县乔庙镇后冯堤,山西冀城县老官庄,原阳县蒋庄乡宋刘尧、小新庄、沙圪垱,福宁集镇刘庵、桑寨,黑洋山,原兴街道白庙, 目前人口达到烹2000余人。另外桥北乡刘庵,获嘉县太山李氏族亲,同为我同祖同宗,但何时外迁有待进一步考证。各支脉后世又因工作等原因零星定居原阳县城、新乡、郑州、沈阳、天津、内蒙、山西等地。

上一篇:修谱昭示李氏后人,望木而思根本,承先祖之懿德,励后人之志气

下一篇:续先祖之事,乃后世之责任也

李氏字辈
李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