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邹氏家谱网 >> 邹氏宗亲网

邹氏南迁繁衍浅述

时间:2024/7/30 16:05:34 发布:新闻编辑部

邹氏南迁繁衍浅述

入闽始祖勇夫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幽州饱受侵扰,不少家族只得向南迁移。历史上的邹姓先人,正是随着这股南渡的潮流入籍赣、闽、粤南方各省的。

入闽先祖的姓名,有史可考的就有好几位:一个是唐初的邹牛儒;一个是五代时的邹磐。但其中声名最为显赫,宗支最为昌炽,而且又是应龙公直系祖先的,当数唐末的邹勇夫了。

邹勇夫(876—922),名愈,河南光州固始人,是曼父公第五十代裔孙。勇夫出生后,正值唐末乱世,各州藩镇攻城掠地,战无宁日。少年时的勇夫,也随被征募入伍的父亲南渡,在军中读兵书、习骑射,参加作战。十八岁即随王潮、王审知兄弟战泉州、取福州,建立卓著战功。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后梁封王审知为闽王,勇夫为威武军节度使,领兵镇守闽西北门户归化。邹勇夫从此落籍归化(今泰宁县),成为泰宁邹姓开基一世祖。

进入宋朝以后,随着人口日益增长,居地空间日益狭窄,泰宁邹氏开始较大规模的迁移疏散。如:勇夫长子、长孙邹春俦等迁回河南故里;次子邹瑢之重孙邹长孺,登北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而随职外迁;十世孙邹武(字孝先、邹应龙之堂叔)任云南大理签判,后辞官,举家赴湖南衡阳高汉定居,后裔分布新化、两祁,现有裔孙十万之众;十一世孙邹应龙,年25岁高中庆元丙辰(1196)科状元,为避战祸也举家外迁。

应龙父子避乱奔汀州

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应龙公58岁时,因与权相史弥远言不合,罢官居家休闲。后汀州盐贩晏梦彪暴动,攻陷泰宁县城,豪强乘机作乱,干戈不息。为避战乱,应龙率眷奔江西赣州,随后又辗转而东,乘舟经于都至会昌,转绵水抵瑞金入汀州,避居汀之南阳(为汀、杭、三县交界之山乡)。至绍定四年(1231),晏梦彪之乱平息,应龙重返泰宁安居。应龙一家老少十数口,避乱汀州时,在兵荒马乱中,其子六郎、七郎、八郎与家人失散,音信隔绝,互不相知,另遂定居四堡鳌峰山(今属福建连城,后改称邹家山)。此地距汀城100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与故里泰宁之间的联系中断。家人误以为失散的六、七、八郎三子已在战乱中离开了人世,而这三个儿子也不知父母的存亡,于是后来四子孙为纪念应龙公夫妇,在鳌峰山龙子围建了衣冠墓,又建邹公庙于上堡村南,让后人瞻仰崇祀。

七百余年来,应龙公在四堡的子嗣已繁衍成为一个拥有一万多丁口的汀丁州泱泱望族。

明万历八年(1580),致仕杭州仓太使的邹学圣,目睹官场污浊而不遂流,立志传播先哲名贤之圣德,发挥华夏文化之精髓,携带部分古版返梓,从而开创了四堡印书业之先河。其子震孟、希孟等中秀才之后继承父志,以印书发售为业。乡里多人学步,使四堡雕版印刷业到清乾、嘉年间进入了鼎盛时期,外出售书而迁居异地者,足迹遍布江南13省、138个府州县市,甚至漂洋过海进入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华侨聚居之地,故有“邹氏之书走天下”之说。

应龙后裔两路登程进广东

史籍记载:最早入粤的邹人,是曼父公第十八世孙邹祗。在东汉时代(25—220)就已迁入南越(即粤东),因记述过于简略,没有详尽资料可考。

宋德祐元年(1275),蒙古军大举渡江南来,文天祥起兵江西勤王。应龙第四子邹(即源四郎),受职江西招谕副使兼吉阳指挥,徙家吉水,及克复兴国、永丰,又携眷居永丰,进职兵部侍郎。天祥兵败潮州,由永安南岭(即今紫金苏南)至海丰间,遭元兵突袭,天祥被俘,邹源自刎,以身殉国。至宋度宗咸淳末年,元兵分扰荆南,江西人民惊避闽、粤,测公长子惟先客寓广东南雄珠玑巷。此是由江西迁入粤北的一支应龙后裔。

应龙第八子殿八郎(1211—1264),原居汀州四堡,生有六子:德宠、德广、德俊、德宏、德传、德彰。其中德宠、德宏原为宋室官吏,因宋末乱世,王朝行将倾覆,辞官隐居。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兄弟数人结伴南迁,至广东大埔县蕉坑(又名邹坑)落居。此是由福建汀州迁入粤东的又一支应龙后裔。

次年,德宏又别长兄,同德俊、德彰兄弟三人继续南迁,德宏择居长乐下洋象岭(今五华县华阳镇象岭村),德俊、德彰则分别迁居紫金上镇、龙川鹤树。德宏公落籍华阳至今720多年来,子孙昌炽,后代不断向外拓展,遍布两广、江西、四川及港台各地,裔孙总数已有20万以上。

未有永安,先有邹姓

据紫金县志记载,明朝隆庆三年(1569)才设置永安县,民国三年(1914)改称紫金县。永安设县至今不过427年历史,而我邹氏早在700年前就已在此定居了,因此“未有永安,先有邹姓”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按各地老谱所载:殿八郎三子德俊公,在宋景炎元年(1276)由大埔迁入永安上镇忠坝(即今紫金中坝镇),至今已720多年(德俊后代外迁别处);华阳二世,即德宏公的次子穆公,约在稍后30年间寓居中坝(穆公夫妇四位坟墓均在中坝北坑);德宏公的十世孙天伦公,于明朝弘治十年(1497)由华阳移居永安中坝,至今也已整整500年了;稍晚一点入籍永安的源四郎惟先公后裔皎公,在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由南雄珠玑巷辗转迁徙,到达古竹魁溪、隔田、孔埔立籍,比永安设县也还早二年。此外,德宠公裔系的子元公,廷章公、廷纲公、廷环公、心我公等,也几乎是在永安设县的同一时期从兴宁县的岗背、吴田迁来永安县的上义、义容、柏埔、瓦溪、九和等乡镇定居的。由于华阳开基祖德宏公、二世穆公夫妇、三世哲明公、四世南卿公均墓葬永安县,所以这里被后人看作风水宝地。在龙窝、南岭一带还有好几处邹姓先人居住过的屋迹,老辈传说:德宏公迁出大埔之初,曾在永安县龙窝、南岭一带山沟暂住过若干年,后来转迁长乐下洋。这是极有可能的。

紫金邹姓人口不多,且居住星散,在县内属小姓。但历代都有通过科场考试获得功名、官职的杰出贤才。如魁溪的邹云集、邹观惠等人都是明洪武举人,任职南雄推官、徐州刺史;邹国祚、邹国祯、邹国祥、邹惠哲、邹达、邹忠、邹宽所等皆是岁贡、举人,出任乐昌、高州、浙江、平乐等地训导或知县;黄洞邹中和,下濑邹观海、邹子贤则是清朝举人、进士。孔埔的邹九臬系国子监候选,授职江西卢陵(今称吉水)知县,在当地入籍传生后代数千人。至于文武秀才更是所在皆有,光是高岗、九和、古竹三处就有十多位。

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民国初年,紫金邹氏联络五华、河源、龙川、惠阳、博罗等县宗亲集资在蓝塘、中坝建起了两座总祠,红墙碧瓦,装修华丽,祖祠内安放180至200多个牌位,祖祠落成进火时,五华文化名人邹家骥分别为两座总祠创作了顶梁联。这两副顶梁联是惊动各地文坛的佳作,新中国成立前长时间在老一辈的口中传颂,并被载入各地“邹氏族谱”。此外,紫金好几处名胜古迹都与邹氏子嗣的名字有关。如:文天祥屯兵南岭的遗址,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而在此建造了太忠祠,原称“三忠祠”,三忠者,即文天祥、刘于俊、邹源。又如:位于古竹孔埔村正南面的道姑岩,当地群众所纪念和崇敬的是宋末孔埔上围村邹氏一位少女,为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后来传说得道成仙。这些古墓、祖祠、名人事迹和名胜古迹通过谱牒和志书,大大地提高了紫金邹姓的知名度。据知,紫金邹姓因地窄人增,向外播迁,宗支比较昌盛的有如下几处:九和嶂下,登启公后代永霖、荣霖公子孙迁居肇庆高要九坑村;林香公后代迁往广西;上义高岗子元公后代迁至鹤山市鹤城;九树椒坑宗辉公后代迁居连平;另有迁居越南、香港、柬埔寨的。柏埔廷环公后代,文华系下迁博罗平安坪围;文照公系下迁惠东县白花镇。义容黄垌三仁公部分后裔迁龙门张潭;瓦溪下漱礼宁后代迁博罗;九和留塘成林子孙居香港;中坝天伦公后代振兴公系下移居广西贺县。

日久他乡即故乡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晚清杰出诗人黄遵宪还有“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伏前”的诗句,指的就是客家先民南渡长江,辗转迁徙,定居闽、粤、赣诸省,以后又再蕃衍各地,经历千余年的历史事实。时到现在,我邹姓先祖自勇夫公南渡,进入闽省,落籍泰宁以来,也超过一千余年了。经过几十代人颠沛流离,披荆斩棘的艰苦奋斗,代代相承,已为本族的生存、发展打下稳实基础,也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大可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撰稿:邹成哲

上一篇:江西瑞昌清光绪邹氏支谱序

下一篇:没有了

邹氏字辈
邹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