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陈氏家谱网 >> 陈氏宗亲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陈法坤撰写《永定陈氏文化》序一

时间:2024/11/12 9:43:52 发布:新闻编辑部

序一

姓氏之于家国,充于州邑,无外溯其源流,载其贤达,以补方誌之缺,让后裔详其先祖之烈,不至于茫然,并能联宗收族、激励图强。

永定陈氏帝胄之后为舜帝之裔,舜帝孝感动天,传仁慈之性;虞舜三十四世孙有妫氏陈胡公满(妫满谥号陈胡公),周武王以元女配之封于陈,以国为姓;至东汉大儒寔公,东汉桓帝时为太丘长,节义著世,时有“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之论,与长子元方、四子季方为颖川三君;与同邑钟皓、苟淑、韩韶并称颖川四长。大贤聚会,诗风吟唱,留“德星聚里”佳话。

南北朝公元557年,四朱衣神人捧日祥应,陈武帝霸先武功气贯长虹,建国南陈。六十一世祖项,诚号孝宣帝,庙号高宗,“高宗器度弘厚,亦有人君之量焉”,在位14年,后妃22人,生有儿子42人,第六子宜都王叔明,乃义门陈氏嫡系祖也。七十一世瓖(环)公官临海令开基仙游吉地,其子伯宣、孙旺二公受神人指点,采万世基业于江州德安,留下“萃居三千余口人间第一、同囊一十五代天下无双”,奉行“至公无私、大同、忠良”的家风,累受唐、南唐、宋三朝九位皇帝27次旌表,历史上创立“孝、义”著世的义门陈世家。

嘉祐七年(1062),义门人口增至3900余。同年七月,在文彦博、包拯等重臣以义门陈朝野太盛,力谏仁宗皇帝下诏劝其分家。从当年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三月,始议定分家事宜:按宋太宗御赐的十二字“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和内部拟定九个字“成先迁、升仁悦、大通琉”,以第十五代人为分庄主,按派分析大小291庄(另加官庄43庄,共计334庄),依派拈阄,迁往各地。八十四世祖、宋进士、汀州府提举士官陈魁公,携97口人迁往汀州府,是为汀州庄始祖。其生五子“良、斋、嵩、嶽、”,时号五山,将陈氏文化之拼读家风不断在汀州邑传承发扬光大。

陈氏文化博大精深,烟熠生辉。陈氏子民随史上几次人口迁徒,从中原透迤南下,跋山涉水,四处生发。避人原始荒蛮闽地,开山劈林,垒筑家园,顽强生息。宋末元初,永定尚末置县,陈氏子民便早已在此福地耕作生息,以一路迁徙铸就的客家优良品德,共同打造了班璨的客家文化,进而又合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土楼文化。永定最大的单体方形土楼——高肢上洋遗经楼便为明证。其既是陈氏之光,亦为国之瑰宝。自此,陈氏子民在新的家园辛勤创业,挥锄洒汗,魏娩而作;与永定各姓和睦相处,耕读传家,携手发展。同时关注国家命运,发奋图强,前赴后继,培养了大批优秀陈氏人才,服务社稷,光宗耀祖!

至今,永定陈氏血脉之中从舜帝以来一直流淌着孝义,言行举止以陈胡公之贵族斯文为雅,崇尚定公之节义之德,而发奋图强福自天赐之庇床,禅述出名贯宇宙的义门陈文化。永定陈氏不论魁公之商、群公之裔、宣公之裔、五八公之裔,皆奉耕读传家为宗,对祖国格守忠良之心,士农工商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土者忧国忧民而廉洁自律;从文从艺者则文采斐然,有为天子之师且桃李满天下;经商者尽阅三江四海、风土人情之奇汇成巨贾;更有诸多白手起手以睿智的目光放眼全球,遂成闻名全国、声寰世界之集团者。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不仅紧紧维系着一个人的“家”与“根”,还与国家唇齿相依。如今的陈氏已成中华民族一大姓氏,星光灿烂。从永定生发出去的陈氏子孙散发海内外。因此,整理永定陈氏文化,探究永定陈氏文化,传承永定陈氏文化,意义深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欣喜看到家乡陈氏宗亲不辞辛劳,广访遍搜,洋洋洒洒,终成“颖川世泽,太丘家声”此书!一册在手,可旌陈氏之风、扬传统美德,承前启后,光前裕后,功德无量!

衷心祝愿家乡永定更美好,陈氏文化发扬光大,为陈氏家族作贡献,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是为序。

陈法坤

二零二一年五月一日

上一篇:《永定陈氏文化》前言

下一篇:“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永定陈氏文化》总编室陈雄耀撰写序二

陈氏字辈
陈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