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步峰撰写小岱堡《武氏族谱》序二
序二
寻根留本,其源有自。小岱堡武氏家族终于编修家谱了,弥补了武氏一脉多少代有家无谱之憾,让武氏族人更加清楚自己根在哪里,来自何处,在承传源远的历史长河中找得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武氏家族之幸,也是我们每一位武氏族人之幸。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齐家治国的重要支撑,但编修家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是一件苦事,既劳心又费神且劳力,编修之人不仅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大局观、有责任感,更要时时刻刻葆有一颗赤子之心,万幸我武氏家族从不缺这样的人物。在族人武步成(山西大同大学教授,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年逾古稀)的主持下,八位主修义务承担了编修小岱堡武氏家谱的使命。消息传来,八方响应,在一众族人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完成了这本《武氏支谱世略表》,兴奋之余,我们更心怀感激。
斗转星移,弹指沧海。历史上,小岱堡武氏一脉也称得上是望族,但武氏家族何时迁徙到朔州,暂无文字可考(这有待后人去挖掘、发现、弥补、完善),只是世代相传武氏一族搬迁到小岱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后续绵延的历史长河中,又有族人先后搬迁到异地,近一点的有朔州市其他村落的,有平鲁区的,有原平市的,有汾阳县的;远一点的有兰州的、广州的、四川的等等。因此,族人资料搜集起来非常困难。主修们不辞劳苦,多方联系、查询,跑了不少路,费了不少口舌,甚至还多次去省博物馆、市文化馆、市档案馆等处查询资料。可以想象,这本家谱背后那些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四处奔波的身影、焚膏继晷的心血,怎么能不让每一位族人深深感动。
这种感动无时不在。我每次回朔州,几位主修与我谈起编修家谱的事那种激昂澎湃,总是让人深受感染,在他们身上,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种情结的力量——“五百年前是一家”。他们愿意为这个家、为这个大家做点事,为这个大家里的人做点事。他们祈愿武氏族人不管在天南地北,都能团结一致,家昌族盛,兴旺发达。治国齐家平天下,说大了,这可能就是深深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家国情怀。
翻开《武氏家训》,你会看到一种精神,看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始终如一的坚持,看到辛勤劳作、勤俭持家。邻里相亲、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看到忠厚善良、知恩图报、乐善好施、重情重义、诚信做人的优秀品质。在这里,先人们告诉我们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的根本,规范了族规中武氏后人的言行,使我们武氏族人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立足民族之林,承吾祖德,永世昌运,万世流芳。
承前启后,筚路蓝缕。修家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先辈来不及做这件事,我们这一代来做。先人们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本族、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手里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对后人来说,我们能为他们留下的就是先辈的精神财富,做人的根本,优良的品德,这些拿什么来承载呢?就是家谱,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无愧先人,下殷勉后辈。
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修谱意义重大,古时祖先将其高度概括为“敬宗收族”。“敬宗”当然是尊敬祖宗,“收族”除有不遗漏每一族人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在本族人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团结全体族人,让大家在同一价值观念之下开枝散叶、繁衍绵延,这应当是修谱的要义之源。
修谱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大的方面有三项:组织、经费、编辑。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搜集资料。然后是撰写家谱,之后编辑审稿,最后印刷成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哪一项工作不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在这方面,主修们做了浩繁细致的工作,夜以继日,艰辛劳作,历经三年。终于完成了这一部不朽之作——武氏家谱。这是武氏家族之本,更是武氏族人之幸。
愿我们武氏家族源远流长,万世恒昌。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愿我们的族人子孙万代,绵延不息,天长地久,兴旺发达。
第六世裔孙男武步峰谨序
上一篇:武步成撰写小岱堡《武氏族谱》序一
下一篇:小岱堡《武氏族谱》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