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向阳撰写的河南省安阳县马家乡科泉村牛氏家谱序言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古人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自古重视血脉传承,编修家谱,是世人饮水思源、缅怀先祖、崇尚孝行的重要表现。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人者心存孝悌,才能家庭和睦,事业永兴。因此,家谱具有“敦教化、促人伦”的教育意义,有着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
科泉牛氏为陇西牛氏后裔,家世悠久,递传有序。早在西汉时期,牛姓已经定居陇西狄道,属于“六郡良家子”,代有尚武之风。东汉初年,牛邯(字孺卿)“有勇力才气,雄于边陲”,归汉后被举荐为护羌校尉,其后牛崇又任主薄之职,牛氏因此家冠陇上。三国时期陇西牛辅为中郎将,牛金任曹魏后将军,尤其牛金因“牛继马后”谶语之故,被司马懿毒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北朝十六国时期,陇西牛氏作为西州豪族,在前梁、后秦政权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著名人物有前凉秦州刺史、平东将军、奋威将军牛霸,以及拥立姚苌的后秦参军牛雙、带领汉中流人归后秦的牛寿等。后赵时期,石虎(字季龙)徙雍、秦二州豪强于关东,以实京畿,大量陇西牛氏家族遂因官东迁,主要落籍上党地区。《晋书·石季龙载记》云:“镇远王擢表雍、秦二州望族,自东徙已来,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华胄,宜蒙优免,从之。自是皇甫、胡、梁、韦、杜、牛、辛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铨叙,思欲分还桑梓者听之;其非此等,不得为例。”自此以后,陇西牛氏在上党地区繁衍发展,隋唐时期已经广泛分布在潞州府城、壶关、陵川、高平等地,尤其壶关沙窟村以牛金为始祖,其家族在唐宋元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在明清时期成为上党牛姓移民的著名迁出地。
科泉牛氏原籍壶关树掌村(明称处壤村),属于明初上党牛氏迁民,该村牛氏明清时期分迁林县白壁、孔峪及壶关森掌、陵川秦寨(今义汉村)等地,支系众多。据《树掌村志》记载,传说牛姓原居树掌村莲花山下地势优越的牛家大院,因院前右下方有一古老油坊,牛姓人认为牛肚下流油不吉利,故迁居其它地方。然而冯姓能把流油的牛肚子缝上,故在此居住的冯姓可以安然无恙。树掌牛姓此传说与距此不远的沙窟村传说极为相似,沙窟村流传祖上罹难抄家,牛姓子孙被迫打锅逃离,村名牛豆槽被改为沙窟村,西边的白草坡改为黄山村,南边的清水河改为油坊河。根据两地传说分析,树掌牛氏与沙窟牛氏有着较大渊源。
据白壁村人相传,明初壶关窟窿头村(今福头村)刘思敬迁居林邑后白壁村,其后树掌村的表弟牛百通来此看望,见该地土壤肥沃,遂亦迁至前白壁定居生活。清初时期,牛进禄又由前白壁分迁至科泉村,其子孙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传有十四代人。
科泉村牛瑞清勤劳朴实,兴业起家后不忘乡村公益事业,积极为修路、教育等事业捐款,弘扬善行,造福乡民,因此被表彰为安阳市优秀人大代表。瑞清很早就积极投入牛氏文化事业,自二零一六年与卫云、瑞丰等族人开始着手编修家谱,数次到林州白壁、新桥、石家壑及壶关树掌、森掌等地走访,搜寻家族历史,为能编写一部高质量的家谱不辞辛苦。瑞清宗亲与我相识已久,志气相投,今家谱竣工之际,嘱我代为谱序。余虽才疏学浅,但家族之事不容推脱,故草成此文,略叙科泉牛氏族源及瑞清诸公修谱之不易,希望牛氏族人传承孝行美德,邻里和睦,人才辈出,事业永兴。
是为序。
牛向阳
2018年8月
题词:贺科泉牛氏家谱竣工
邯居西土護羌校尉勇氣雄邊陲
金遷上黨曹魏將軍忠义名青史
望出隴西门盛上黨瓜瓞绵延遍北地
花開白壁香飄科泉孝悌传家誉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