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序言 >> 浏览文章

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袁士棠为袁氏家谱撰写序言

时间:2020/12/10 11:23:14 发布:新闻编辑部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数辈人。家族是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若干家庭构成的社会集团。家谱,是记载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文字。早在文字出现前,家族世系就曾以结绳、口传方式存在于漫长的人类社会。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是商代甲骨文家谱,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汉代以前的家谱主要记载王室贵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逐渐重视门第高下,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为官修,国家设立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考核、审定和保管工作。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制度遭到毁灭性打击,大批旧士族成员被杀,以维护门第为主要任务的谱牒也遭到焚毁。宋代修谱关注的重点是“尊祖敬宗收族”。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不再过问,变为私修家谱,家谱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存于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明清时期家谱体例逐渐完善,更加注重伦理教化的功能。“文化大革命”中,人们把编修家谱视为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许多家谱被付之一炬。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生活水平提高,家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家族跨人了编修行列,家谱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出现了许多创新。这就是我国家谱流传的历史。如果说家谱是一棵大树,那么,姓氏是根,世系是干,家训家风是灵魂,其它是枝叶。家之谱系犹国之史,史不作则无以知一代圣贤,政治之得失难考;谱系不全则无以知一姓之英奇,支派之亲疏莫辨。谱系对传承激励大有裨益。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家谱与国史、方志共同构成了记录中华历史的三大支柱。

袁士棠少将近影.jpg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家乡不少家庭都在家堂上供有本族先人的神主牌位。我们家家堂北墙中堂西侧贴有一张红纸,红纸中间从上到下写着“袁氏门第历代宗亲之灵位”,两边从上到下依序列着已故四代男先人的名和五代女先人的姓氏,并有称谓,最上面写着“高祖袁文昇”,是以当时健在的祖父袁开文老人的名义立的,俗称祖先牌位,实为家族已故先人世系图。非常可惜的是,这张世系图在“文化大革命”时遗失了,这是我们家族无可挽回的损失和遗憾。现在能记起的,袁文昇是我们家族已知姓名并可以确认的最高祖,第二代或第三代是“大”字辈,其中一位先人叫袁大成,第四代先人袁履和,第四代以前的其余先人姓名和情况都无人记得,既无文之可考,又无献之可证,无法查考清楚了。痛定思痛,越发体会编修家谱和保存家谱的重要性,不然仅靠口传心记,时间长了很容易失传。

家谱是寻根问祖的重要载体。水有源,树有根,人不可不知所自出。自吾之身迈而上之,有父焉;父祖之上,复有父祖焉。以流迢源,以枝求本。非本,枝叶何由以生?非源,流派何由以发?谱以系其宗,则百世可知也。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源不失。

江泽民总书记接见袁士棠 (1).jpg

家谱是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生命史、艰苦奋斗的发展史。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修谱阅谱方知先辈迁徙跋涉、建家立业的艰难。追思开基创业之祖,把我们带到这里,开辟了这一带的宅基农田;追思一代代勤耕俭积之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祖先的付出和积累。没有先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没有先辈的艰苦创业,就没有家族今天的兴旺。饮水思源,感恩先辈的泽被护佑,继承先辈的遗志,实现先辈的夙愿是后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责任,要承前启后,努力跑好接力赛跑中的自己一段路程,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家族文化、家风的传承,具有存史、教化、兴族的重要价值。先辈的嘉言善行、人品贤能,先辈立下的家训家规,彰显了先辈的智慧和人格,是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编修家谱,追思记载,用以激励后人,福荫子孙,惠泽后代。后人遵信弘扬,是敬畏,是责任,也是最好的尽孝。

家谱有利于尊祖敬宗、明伦睦族。古人云:“谱者,普也,普载其世系之不穷也。系者何?世系繁衍,绵绵绳绳,如丝之不绝也。故欲理其绪而清之,必先从其始而分之。则千条万缕乃各有统宗焉。”“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家谱理顺了家族横的关系和纵的脉络,连支连宗,联结起了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的人们,避免了同宗陌路、宗派紊乱,有利于敦亲睦族、凝聚宗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和睦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促进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接见袁士棠 (2).jpg

拜阅家谱,是一种既文明又实在的祭祀形式。家谱载有照片、先辈人生信息等诸多内容。翻开家谱,看照片,读训言,忆往事,先人虽去,音容犹存,教诲在耳,追思、缅怀、感恩、思报,孝悌之心油然而生。存孝悌之心,行仁义之事,爱国兴家,勤俭创业,赓续家风,使称为孝贤子孙,不也善乎?

编修家谱,是家族的一件大事,历来为各个家族所重视。皆所以重本源、垂统绪、清支派,永绵世系于勿替矣。此谱牒之所以不容不修也。盛世修志,家兴续谱。“一般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古人说:“族繁则易乱,世远则易疏,修谱其大要也。”随着时间推移,人丁繁衍,人口流动性增大,析居散处,世代绵延,恐日愈久,考稽愈难,愈亲疏难辨。听说有的家族,“问其本之所源,则茫然而莫失;绍其派之所由,则昏然而罔辨”,同宗而路人;更有甚者,竟名重字复,孙犯祖讳,叔侄同班。凡此种种,非尽子孙之冥顽,皆因无谱可考也。这也是我所担忧和不安的事情。过去家境贫穷,生活窘迫,不识字,尚且供奉着已故先人的世系图,如今太平盛世,小康社会,我们皆读书有文化,若不编修家谱,既愧对先人,也愧对后代。我已年近八旬,若不将我所记得的写下来,则后人修谱更难条分缕析,所以修谱在急。

盱眙堂袁氏家谱已经断断续续编写好几年了,几易其稿,现在终于付印,聊以欣慰。

“祖宗恩德千秋在,子孙孝贤万代传”。谨以本谱敬禀本家族列祖列宗,包括已知姓名和未知姓名的、一世祖之后和一世祖之前的,以告慰、感恩、缅怀先辈;馈赠本家族子孙后代,以冀继往开来,光前裕后,平安兴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先人回眸应笑慰,兴家自有后来人。随着国强民富,社会进步,我们家庭和千千万万家庭一样,会越来越兴盛,一代比一代幸福!

是为序。

袁士棠

二O二O年夏于郑州

上一篇:赵天明为商城赵氏家族撰写家谱序言

下一篇:陕西省丹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柯忠善为陈氏族谱撰写序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