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负责设计排版的《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编修后记(摘录)
坐在办公桌前,轻轻地翻动着书页,仔细地校阅完《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谱文清样,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第一次以文图与表格兼用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全视角、全领城地展现了南阳十八家王族及其所在太原王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列祖列宗的传统美德,大篇幅、大面积、大手笔地展示了清始祖成恩公后裔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不凡业绩!这是我们全体编委会人员集体智慧、同心协力的结晶!是宗亲会和全体族人鼎力支持、热情参与的成果!是二十一世纪初叶我们当代族人献给家族的一份厚礼!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犹如水之有源,树之有根也。故我华夏文化自古尤重家族血脉之传承,炎黄子孙历来就有寻根溯源,追宗念祖之深固情结。
在中华民族的浩瀚沧海里,我们十八家王氏家族只能是一滴小小的水珠,但是却是一个具有辉煌文明历史的家族。
对于一个家族,所谓历史,就是故事,就是先辈的故事,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的故事。所谓文明,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留传下来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包括一切记载、传说、神话、灵异、鬼怪及种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之事、之物。
在文明的种种遗存形态之中,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于国家就是国史,于地方就是方志,于家族就是家谱。而国史、方志和家谱,互相补充,互为印证,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在中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都以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忠孝之大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历史连绵不断的国家。而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各民族、各家族文明的总和。而家族文化的最大载体就是家谱(皇宝家谱称玉牒或全牒)。家谱,因为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流布及繁衍的历史,所以是维系家族最宝贵的圣物。
有语曰:乱世藏金,盛世修谱。修续家谱,就是及时整理、记载继而传承一个家族某一阶段的历史。修谱旨在列世系、理辈序,记祖宗伟绩,颂祖功宗德,发掘、提炼、丰富家族文化,在怀念先辈的同时,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明白做人、处事、齐家的道理,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做贡献。同时,修谱也是一个家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对历代先祖的至诚孝心,是一个阶段、一个时代之族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我们十八家王氏家族素有修谱续史的优良传统。在我十八家王氏家族从清始祖开始这380多年的历史上(如果从明初算起应是600余年),我们的先祖曾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和1995年先后编写了三部家谱,记述了明末清初以来我们家族的繁衍发展史,这是我们的家族文明和族人引为自豪的标志。
二十世纪末以来,乘国家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我们十八家王氏家族也同全国各民族、各家族一样,跨入了长足发展的新时代。在国家号召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号召下,2013 年春节,我们家族成立了以王世刚(42121门)为会长的宗亲会。当年9月6日,应广大族人的呼声,宗亲会研究决定,成立了以王世刚(42121 门)为总监修、王同范(41111门)为总策划兼主编、王世刚(46111 门)为主任(中间又增加41126门王万团同为主任)的新家谱编纂委员会,正式启动了我族的第四部家谱编写工作。
接受任务后,编委会成员时时刻刻既感到族心难违,使命神圣,更感到责任重大,压力重重,生怕编纂不出一部能让广大族人基本满意的新家谱而愧对祖先,愧对宗亲会,愧对万千宗亲!但是,我们又心想,既然自己是十八家王族的一员,身卑名微也好,才疏学浅也罢,只有欣然赴命,忍辱负重,并且开引没有回头箭,再大的困难,再为难的事,也只有硬着头皮,千方百计,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尽最大的能力,努力把新家谱的编纂工作完成好。
修谱工作开始后 ,为了对修谱这个对我们来说乃全新的工程进行全面认知和准确定位,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浏览了多部别姓家谱,首先确定了我们这次新家谱编写宗旨的准确定位。家谱又被称为平民史册,既然是史册,就不能仅仅是记载我们家族各代繁行情况的族人花名册。我们十八家王氏,从清始祖成恩公算起,就这380多年的历史,没有出过达官贵族,也很少有惊世壮举,确实属于平民百姓,但这个平民史册究竞该怎么写?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新家谱除了记载我们家族各脉各门的世系繁衍脉络、人口人才状况这些基本内容外,还应该深度挖掘我们家族历史上含有正能量的人和事,哪怕是草木之人,区区小事,只要能反映一种正面向上的精神,能为我们族人和晚辈树立一种榜样楷模,我们就把它调查整理出来,写入家谱,使之不致于失传泯灭,让其流传千秋万代,并且围绕着时下国家倡导弘扬的传统文化和我们家族的族风、族规、族训,尽可能把这次新家谱编写成为记载我们家族文明发展历史和弘扬我族文明、豪侠、笃学、敬业、仁义、孝善等诸多美德的百科全书。在确立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首先拟定了一个新家谱的总体编写目标,即“继承老谱文化精华,体现新谱时代特色。增加家族文化含量,提高新谱档次品味。文图表格并茂,通俗清晰易懂。A4纸一卷本,横版精装彩印。能让族人基本满意,敢与他姓家谱媲美。”(解读见第470页)据此,我们又根据我族族情实际,编拟出了一个我族新家谱框架提纲(征求意见稿),通过修谱专题会议下发,征求族人意见,最后又三易其稿,才开笔编写。当然在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实际随时对框架提纲进行过不止次地修改和调整 。
为了追溯我族的族源,根据我族民国版家谱所写我族“不知果出琅琊临沂一派耶,抑系晋阳太原一派耶”这些文字,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基本理清了“太原王氏”前根后果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我们分赴河南新郑、汤阴、洛阳、偃师,陕西黄陵、咸阳,山西太原、王家大院、洪洞大槐树,山东临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拜谒了历代先祖,撷取了大量资料,为编写第一章“族源追溯”谱文准备了第一手必要的素材。
为了能够传承弘扬祖功宗德,我们对146位一至七世先祖(含来沟部分)的墓地、墓碑进行了一一排查登记,编制成表(见第60页),统计出现存碑刻50块。对此50块碑刻,我们逐一进行拓印或修复拍照,对其中古碑的碑文逐字排认、抄录,并进行解读,最后连同碑照一起登载入谱,单列为“第三章祖墓祖碑”。
为了把现存的民国版老家谱及其批注本中记载的珍贵族史内容尽可能择优全面保留传承下来,并让今人和后代能够读通读懂,进而从中受到启迪,汲取营养,我们广泛收集族内收藏的老谱批注本共五本,相互比对印证,最后择优组合成最为全面的整合版本,单列为“第四章老谱解读”把新的整合老谱全文载入新谱,并添加标点符号,逐段逐句进行解读释义。同时,又在序页中插入了42211门同伦珍藏的比较详细的甲滋公批注本前7折页的扫描图片,以向族人和后代展示老谱及批注本的原本面目。
为了全面普查我族各支脉的世系繁衍和人口、人才状况,我们先在一部分“甲”字门头中进行试点。试点时,我们设计并根据实践反复修改调查表格,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族全面铺开进行普查,最终圆满完成了普查工作,为编写“第五章世系图表”和“第六章人口人才”准备了素材。为了能够清晰、直观、简练地记载我族某一门头的世系脉络信息,在没有任何参考或效仿资料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我族实际,潜心构思设计并反复推故修改,最后制作出了上八代和下八代世系表格,依此记载各门头世系脉络,开创了我族家谱用表格法记载世系脉络的先河。在此基础上又编写出了各门头人口统计、人口分布和人才统计表格,并最后以2017年1月31日为所有信息采集统一线上时间,将初表下发各门头进行核对、修正、补漏,力求本谱信息采集尽可能准确无误。
为了运用现代文化手段,体现时代特色,我们广泛收集我族家族文化相关历史图片,并及时拍摄近年来家族活动中的相关图片,最后筛选编辑入谱(包括彩图和黑白图片),从而增加了新谱相关内容的直观性、物证性和欣赏性。
为了解决本次修语相对以前族大人多,不能详记细我的矛盾,故设计了“附一:直系谱页”, 以便族内各家庭对自己从第入代“甲”字派起的各位直系先祖和族人的情况自行进行详细记载, 以流传后世。
......
修谱五年来,新家谱素材的采集、运用和谱文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反映家族 文明的正能量素材方面, 我们尽可能“多多益善”地去把据未集。在文化繁荣的今天,写家谱再简单地局服于只记载世系繁衍情况,写写家族各服各门历代的名讳,就非常落后了,而是除此之外必须记我们家族的历史文化。而我们十八家王氏过去所知的比较详细一点的历史就是从清始祖成恩公开始这380多年的历史,况且我族几百年来也没有出什么高官贵族,也很少有震天动地的惊世之举,那么,写我族的家族文化,就只有在追溯祖源和挖掘族史的正能量素材方面下功夫。追溯族源,前文已讲,不再赞述。在挖掘族史正能量素材方面,我们除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经常走访多位族人外,还两次召开家族老人座谈会,先后共召集十多位家族老人参与,启发他们回忆所知和祖上所传说的族史铁闻。
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原貌的原则。例如我们着力挖掘的各种家族轶闻,老谱上没写,只是口口相传,而且有些传说只是个别老人知道,几乎濒临失传和灭绝。我们一旦发现这方面的点滴线索,就亟不可待地顺藤摸瓜,打破砂锅问到底去抢救挖掘,并尽可能广泛的调查对该轶闻可能知情的每一个人,然后再比对印证,分析思维,去伪存真,尽可能把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东西整理写入家谱。
三、在整个新家谱的内容纲目框架设计和若干具体事项的定论方面,我们始终慎重处置,尊重绝大多数编委成员的意见。例如,对《十八家王氏族语框架提纲》,我们从征求意见稿开始,反复印刷下发,征求意见,多马其稿,不断修改完善。对在编谱过程中遇到的20多个具体问题,我们分别在三次编谱工作会议上,逐个交会议研究讨论,最后举手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定案。
四、在新谱的具体撰写行文时,除在个别名人要事和族事铁闻的细微情节上进行少量适当修饰润色外,基本保持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做到不说半句瞎话、空话。
本次修谱工作涉及我族十六代宗亲、万余人之众,另外还要向前追溯族源历史几千年,挖掘搜集族事轶闻方方面面,工作的浩繁和细膩,内中的难度和辛劳,不做者不知也!虽然如此,但我们总算尽了作为十八家王氏子孙应尽的一份责任,几年来,苦点、累点、辛苦点,也算值!
当然,我们知道,尽管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差错、遺漏和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万望广大族人见谅。好在族谱是在不断续写的,诚希我族后人在下次修谱时,对本谱中的错讹之处,予以修正,谨此寄语。其中,对于本谱世系表格所载族人信息,虽然我们从信息普查到制出初表,再到最后定稿,多次下发让全族核对,但仍将会有错误之处。对涉及各门系各家庭的错误,请各相关家庭族人直接在自己所持家谱上进行纠错修正。
本谱成书后,我们分别赠送中国家谱博物馆( 郑州),河南省图书馆、档案馆,南阳市图书馆、档案馆和南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以及卧龙区档案馆等单位进行收藏,以永久保存、宣传和弘扬我们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古人云:三世不修谱日不孝;家谱不适时而修,非孝子良孙也。故而凡吾族人,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应当以修谱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适时而修谱,一修而再修,以至无穷尽......
《南阳十八家王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总策划兼主编、瓦房庄41111门甲瑞支脉第十三世孙王同范谨记
公元2018年农历戊戌年仲秋吉日
(编者注:编后记内容有所删减,部分涉及家族内部信息、财务信息的内容没有展现)
上一篇: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王氏宗谱
下一篇:贵州省盘州市柯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