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金城郭氏族谱
日前,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负责设计排版的《甘肃省兰州市金城郭氏族谱》印刷完毕、顺利交付。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甘肃省兰州市金城郭氏族谱序言
(郭氏家谱序释义)
尝思,国无史,不知时世,不明兴替。家无谱,无以考证宗派渊源。史固然重要,谱何尝不重要?然,谱不可轻言叙之,须深究世系之来历,宗庙之出处,事业之兴衰,然后汇成册页,编人谱牒,使家谱不致紊乱而无序,失其支派。如我郭氏者,追溯受姓之由来,盖出自虢叔(文王同母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以国赐姓,因号郭氏。其著名者有郭隗(燕昭王相国),曾为北宫师表;郭泰(东汉儒学大师)亦配东国人;论起忠诚册造唐室,关系天下安危者,当有子仪;共克时艰,从容应变者有元振(助唐玄宗灭太平公主);其他如闻名遐迩郭乔卿(刘秀时尚书令);与仲叔其芳理学文童郭功父(宋朝文学家),其美名皆与山川齐美。我郭氏历代不乏伟人,我等按图考证,不敢牵强附会,确实是其之苗裔也。此后,继继承承,子复生子,孙复生孙,延及我祖应举公(生于万历十二年,即1584年),已历数十辈。追溯我等原籍,实系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人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我世祖随肃王(朱模)来兰,遂家入籍皋兰,始为兰城百姓。
我应举公原配李氏,继配王氏,生六子,长曰成,配氏;二曰兴,配侯氏;三曰翠,配魏氏;四曰鼎,配窦氏;五曰鼐,配苏氏;六曰典,配苏氏。长房与四房居住在兰城,其余居住在北乡(兴公、翠公、典公居住在郭家坪,鼐公迁至白银天池梁)。我成祖生一子,名曰茂永;兴祖生二子,伯曰茂银,仲曰毓英;翠祖生子六,一曰茂仁,二曰茂义,三曰茂礼,四曰茂智,五曰茂信,六曰茂全;鼎祖生子二,长曰茂俊,次曰茂杰;鼐祖生一子,名曰茂良;典祖生子四,伯曰茂勋,仲曰茂绩,叔曰茂泽,季曰茂汉。以上三辈是我等支脉之所出者也。至我应举公以上祖若数辈,户大丁繁,分为老四门,一门居住在畅家巷,即文等公之先祖也;一门居住在西固城郭家山,即受能等公之始祖也;一门居住在东岗坡,即朝英等公之世祖也;而我应举公居住在新关(今秦安路以南)横街子(今静宁路一带),兴家立业,修盖房屋两院,铺面六间,至今尚存。
我祖应举公先前身列营伍,未愈几年,官至把总佐(正七品军官参谋)。因国家急需,我祖应举公因公常往来于白银厂,熟悉了这里的山川形势,慨然有了创业之志,因宿蔡家驿站(推算为明天启七年左右在郭家坪安家立业),与周蔡二姓商议押占前川坪,东坪及东西涧沟,红柳窟沱(强湾境内),土人(龙)川,大小直沟等处,与周蔡二姓按力分耕。这些幸事,当初虽美而无彰传,后来虽盛亦不传。自我应举公创业以来,幸有我成公在天朝充任差役,又有我兴公、翠公二人与陈魏二氏以契约形式合伙,将土人(龙)川数处荒地奋力开垦,有据尚存。再有东坪、东涧沟两处旱地,有翠公一人所有,立下苦志,竭力耕作,亦有据可查。再至若圈口地一处,始终属我郭氏耕作。又有周郭二姓猴子湾山河渠坝一道,有官案可证,且也押占地内余俱属旱地。唯有前川坪水地,实系周蔡郭三姓人顷力修建渠道,开挖泉眼,自绵羊涝池以下沙河内各泉之水,俱系周蔡郭三姓拥有。后来绵羊涝池之水因杨姓阻挡不准掏挖,我祖茂泽公,独具胆量,挺身而出,不顾身家性命,冒死将此泉眼只身开泻。自此,该泉至磨房滩接水坝为界,再无一人拦挡。茂泽公这种行为是何等英勇!要不是我祖公之所为,那有今日之绵羊涝池!?。乾隆五十年(1785年)间,天发暴雨,将此渠泉尽皆冲毁,无法通水,我周蔡郭三姓维清公、维孝公与周建成公、蔡君等协商,同心协力开凿石渠(今东石湾坡石洞)五十余丈,费过银两二百余两,才得以继续引水灌溉。由此,启迪后来者要敢创敢干,勇做名垂青史之事业。再有笈笈沟泉眼一处,按份灌溉,别无异议。又有黑池小泉之水,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间,有杨昇突然发难,状告本州大老爷案下,在未断案之前,有亲朋好友等秉公评处,化解矛盾,允许杨姓用水,每月自初十日至十六日清晨止,其余日期为周蔡郭三姓之水,别人未曾出力,别人宜自不得争水。
自是我合户内为国家所差役,按四门摊派承担,每一门浮桥水夫帮银五钱及每年应上交笈笈草,自按时所出,勿得推诿,有通户书立凭据,并有道宪卷案可凭。至于岁额正供银粮,我周蔡郭三姓如数缴纳。康熙十二年(1673年),皋兰卫红册尚存,那时皆在红水四堡(今景泰境内)归纳,因人烟稀少,路途遥远,我等每次寄托王姓带上。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间,倾田均赋,将各卫银粮俱归入兰州大仓。彼时有抚宪元大人出示公告,逐户清查,按地发放田单,令各花户自行投柜表明情况,奈周述章及我祖等与王北京王永享等商议,意欲按租领单,与王北京等说明:此项亦属历世,几朝人经数辈难以分析。确定仍按旧规完税等,此正是我等永按陈规纳税的凭据。
忧记我祖公在兰州东川(今兰大附中所在地)营立坟一所,葬于靠东者为东岗并西固城二门所占坟墓;葬于西者是畅家巷一门所占坟穴;唯有中间所葬头一穴系应举公祖父母,第二穴系应举公父母,第三穴即应举公与原配李氏合葬之穴,现有碑记可证。据碑考证,应举公兄弟辈一排坟塚其余各先祖皆有奉祀,只有应举公继配王氏另葬于蔡家河上大湾子新莹立祖,此穴左边有一塚,即维斗祖之曾祖也,亦各有奉祀。
我们享受着祖宗之丰美田产、自宜形式多样的祭祀先祖。朝选公、朝辅公、朝善公自愧:俯无以启佐乎后裔,仰无以报答乎前人,惟思有圈沟地一所,同众公议作为家庙每年香火祭祀之田,其地东南北三至俱各至渠沿为界,西至熟地畔为界,自议定后凡我房亲悉尊公约,无得争论。于是朝选公、朝普公、朝府公三人与尚环等于道光二十六年修盖家祠三间,供后人在家祠中,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起报本追远之思,弘祖敬宗之意。而每次祭祀活动要体面得当,四时祭品不得缺少,使祖宗恩德流芳百世,清香四溢。
以上序言如有错漏,我家族后昆者加以谅解,是为序。时在光绪已亥(1898年)年春三月二十日派名悟元,学名文元沐手敬重录。
金城郭氏始祖家谱原籍序
二O一五年三月郭树清释义
金城郭氏族谱考证说明
1、周蔡郭三姓金兰之交;
吾应举公因公长来往于白银厂,因常驻蔡家驿,与周蔡二姓成结义兄弟,辈分用一样的辈分。周蔡二姓助我祖安家立业,兴旺发达,我郭氏子孙应对周蔡二姓常念感恩之情。
2、绵羊涝池之水
因杨姓阻挡不准掏挖绵羊涝池之泉,我茂泽公(典公三子)只身一人,抬着棺材冒死只身开泻此泉。后为和睦关系,送杨姓绵羊,自此,该泉改名为绵羊涝池。
3、黑池小泉之水
黑池小泉之水,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间,因我郭家二代姑奶奶(应举公之女、应举公之孙女)出嫁石洞寺杨家。杨昇突然发难,状告索要过路水和郭家姑太太份子水,后经亲朋好友调解,允许杨姓用水,每月自初十日至十六日清晨止。杨昇告状一事在杨家的家谱序言中有记录。
4、关于辈分
茂、维、朝、尚的茂与维之间还有一辈。应该为茂、0、维、朝、尚;
5、兰州的老四门去向
据榆中郭家庄房亲介绍:我应举公一门居住兰州新关(秦安路以南)横街子(今静宁路一带),后迁至皋兰郭家坪(部分去临夏、靖远),2016年了解到,去临夏一支后裔郭安维(临夏市市长)说他们是随肃王来兰,口传来自于南京大柳树巷,南京大柳树巷是明朝公务人员所在地。东岗坡一门,后迁至榆中苑川郭家庄(部分去靖远);畅家巷一门;西固城郭家山一门。
6、靖远郭氏,靖远郭氏家谱记载,一是虢叔他们始祖,二是他们是郭子仪之苗裔,三是明正统年间来到了靖远三滩。我们大房和榆中二房记载各有一支去了靖远。故认为靖远郭氏与我们同为金城郭氏家族。
7、我世祖随肃王来兰时间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第十四子朱筷“yang”最初就藩甘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移居兰州,前面称汉王,后称肃王。故我祖随肃王来兰或1378年,或1392年。而山西大槐树移民与我郭氏无关。
8、兰州老四门排序
按东川祖茔安葬顺序,依左昭右穆制,我应举公一门为长房;东岗坡一门为二房;畅家巷一门为三房;西固城郭家山一门为四房。
9、我祖应举公在郭家坪安家立业时间
我祖应举公长继配王氏23岁,成婚时王氏按18岁计,故在郭家坪安家时间为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左右。
10、原序编写时间
原序中所录最后一事为清道光二十六年修建祠堂之事。清同治年间的陕甘回乱及拆祠堂建堡子之事序中未提,故推测原序编写时间在道光末年或咸丰初年。
11、四邻乡亲对郭家坪的顺口溜:“郭家人,没注意,家庙盖到坡底里,恰好有了注意了,拆得打到堡子了”。实为道光年间,我先辈在今村委会修建了家庙,同治年间,陕甘滋生回乱,我先辈为防庙堂被焚烧,拆除兴建城堡御逆回。
12、我应举公六子去向
长房成公与四房鼎公在兰城;二房、三房和六房居住在郭家坪,五房最初在郭家坪,到了鼐公之孙郭恒迁至天池梁;
13、训公后裔迁徙情况
训公(茂英过继毓英的长子)长子维仕夫妇葬于独山子;训公之孙朝宝迁坟于独山子,故独山子是兴公之后代。
14、典公后裔尚俊迁徙至今乐都碾伯镇;另一支迁徙至今西宁,考证组去了西宁、碾伯镇后,西宁一支已经找不到了,而碾伯镇郭家称来自西宁,其他概不清楚。
15、详公生七子,维政、清、宰、举、奇,四、五少亡;维政过继谐公,到了郭利长之后则乏祠,有其妻(老鹤村)侄儿魏郭贞继承家业。维清公后裔脉络十分清晰。维宰、举、奇脉络尚不清楚,家谱只记载到元字辈,此后不清楚。需进一步考证。
16、兰州新关横街子有关资料
静宁路北起南滨河东路,南至民主西路,分为北路、南路两段:南滨河东路至庆阳路为静宁北路;庆阳路至民主西路为静宁南路。这条南北向的街道系由明清民国时期庆安门、庆安路、横街子、宣家巷、硷滩、小稍门外等老街道组成。1947年,将庆安门至横街子段改名为庆安路,以庆安门而得名。
从兰州城黄河边的庆安门朝南,过庆安街、横街子、宣家巷到小稍门外,到五泉山下,是明清以来,出兰州城新关、南关到南郊的一条通道。故横街子就是今天静宁路一带;
17、修庙轶事
话说1992年上半年,榆中兴隆山王道士(80余岁)来到郭祥贞家化缘,吃饭期间说到修菩萨庙之事,王道士说可以大胆的修,于是乎,魏兰珍出面联系,多次在郭胜贞家开会研究,参会人与建庙人有郭裕吾、郭忠贞、郭树礼(五队)、王毓万(郭家外甥)、郭树虎、郭树玉、郭树海、魏兰珍等30多人,会上对盖庙进行了分工,须在一天之内盖好。
大家根据分工悄悄的进行了准备。果然在一天一夜修建成功,为了掩人耳目,在庙堂外安放了一台打白雨的大炮。庙宇大概10m2,内供三位神仙的牌位。
公元二O一八年清明
上一篇:河南沈丘程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