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家谱网 >> 陈氏家谱 >> 浏览文章

登封大金店中街南寨墙根下陈家大院族谱

时间:2022/8/19 10:21:52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日前,陈氏宗亲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三部《登封大金店中街南寨墙根下陈家大院族谱》。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登封大金店中街南寨墙根下陈家大院族谱序言

王昭渠

陈氏户籍人口,在2019年1月30日国家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中数据显示,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53%;陈氏是中国第五大姓氏,历史悠久,全球陈氏人口总数约9000万人;2020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陈氏仍然名列前五;陈氏在国内分布较广,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

陈氏,是中华姓氏之一,源于河南淮阳,传为舜帝后裔,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建立周朝以后,追封先贤遗民,把舜的后人遏父之子——陈胡公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陈胡公妫满传至十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逃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因此,陈胡公为陈氏的得姓始祖。

先秦时期,陈氏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湖北地区;秦汉时期,陈氏的足迹已踏上了湖南、江苏、山西、山东等地。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已经是陈氏主要的迁回、迁移地区;南朝时,陈霸先在南京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南朝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子孙遍布长江与珠江之间,为陈氏在东南地区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朝初期,以河南固始人为主力,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攻入福建,祖孙四代一直任漳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后人尊陈元光为“开漳圣王”,其后裔成为闽、粤、台地区和南洋诸岛陈氏的主要派系;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大批中原陈氏再一次移民福建,从此,陈氏成了东南地区的第一大姓氏。

宋、元、明、清时期,陈氏在南方得到了稳定的发展,陈氏在赣、浙、闽、粤、湘五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陈氏族人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如汉晋时期的匈奴人、北魏时期的鲜卑人、金代的女真人和清朝的满洲八旗诸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成为汉族。

陈氏历代人才济济、英贤辈出、代不乏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西汉名相陈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唐朝诗人陈陶,南宋思想家陈亮,明朝画家陈洪绶,近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老陈云,元帅陈毅,数学家陈景润,历史学家陈寅恪、陈述、陈垣等。这些历史上、近现代的陈氏精英人物,他们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殊业硕勋,彪炳史册,辉耀星空。

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高屋建瓴的精辟论述、重要讲话,正是编纂家谱的原则纲领和撰写指南。撰修家族之谱的要义是可以“明来历、别世系、分昭穆、正名讳”的,通过一代代赓续传承、以孝事亲、尊祖敬宗、修身慎行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要旨。

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庙闷南拐(蔡家拐)陈氏家族,门第兴隆,才俊辈出,士农工商,党政军学,各有建树,独领风骚。为唤起族人敬先祖之德、仰先祖之仪,缅先祖之功、怀先祖之念,慎终追远,感念祖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陈氏家族成立了以十二世(章字辈)陈海、陈永、陈巧、陈桂英、陈建新为顾问,十三世(玉字辈)的19位兄弟姊妹为主要成员,由陈占有、陈占超、陈怀敏为主笔的《陈氏家谱》续修工作小组,他们多次聚首商谈,召开《陈氏家谱》续修工作会议,决定编纂《陈氏家谱》。经过多方探讨,缜密论证,认真起草,制定了岗位职责、分户包干、分工联系、试点突破等各项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责任制度,广泛挖掘、采集、整理、收存陈氏家族的有关资料,对各户进行深入调查统计,填写了完整系统的分户字辈排行表、宗支世系表,撰写了前言、序言、族训、传略、简介等文章。

陈氏家族为编纂好家谱,多次进行讨论,审议通过了《陈氏家谱》编纂出版总体方案和成书编纂纲目与资料采编纲要,确定了“续传祖先遗脉,凝聚家族合力,弘扬良好族风,构建和谐族系”的编纂宗旨;树立了“纪念性、史料性、收藏性、可读性”的编纂目标;遵从了“男女平等,不分尊卑,一同入谱”的新时代、新风尚理念编纂原则;编排了“谱以记人,志以记事,略古详今,有机结合”的族谱体例;制定了“自愿捐助,不搞摊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资金筹措与管理机制;顺应了“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资料翔实,记述准确,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的编纂要求;达到了“别世系、分昭穆、正名讳”的家谱编纂目的。这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昭示当代、启迪后昆、明辨血脉、和睦族亲、传承族风、教化育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笔者与温文儒雅的陈占超仁兄相识相知多年,又同是登封五中校友,时常交流心得,探讨人生要义。承蒙抬爱,竭诚力邀,让笔者为其点校《陈氏家谱》(1987年12月铁笔刻版)中自清朝光绪五年起陈氏先哲撰写的几篇“陈氏家乘序”(无标点的古文),并给其续修家谱工作予以编纂指导。

详阅《陈氏家谱》,始知谱中所载陈氏家族“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的艰辛发展史,深为其先人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排除万难的创业精神所折服。笔者身为登封市民协谱志编纂指导委员会会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占超兄编纂《陈氏家谱》工作搞好服务,提供帮助,解疑答惑。

占超兄的二叔——陈海先生,年高德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笔者就读登封五中美术班时的校长,德高望重,师生同钦;校长高年,倾心家谱;学生不才,理当襄助。占超兄的二爷——陈春安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长年在海峡对岸台湾生活;无独有偶,先家伯父王兴邦先生(黄埔军校16期毕业生、国民党空军上校)于1948年底被迫随国民党空军部队飞抵台湾,与家人音讯隔绝达40年之久,亦长期寓居宝岛台湾。陈、王两家骨肉台海分离旷日持久之景况,何其相似乃尔!

笔者心念与占超兄的灵犀相通、与陈校长的师生情义、与陈家相似的台海情缘,对《陈氏家谱》的编纂工作理应倾注心力义不容辞、殚精竭虑责无旁贷。

感念陈氏泱泱大族、人才济济、德门辑庆;再念陈占有、陈占超、陈怀敏三位主笔劳心费神、情系族事、奔波操劳;更念与占超兄文友多年、肝胆相照、情深义厚。其盛情相邀,再三嘱托,殷殷之情,焉能拂意?自感才疏学浅,难当重任;然却之不恭,唯有从命而已。斗胆为文,以应雅命,草成此篇,是为序言。

辛丑年重阳节于中岳紫云山下崇岭斋之南牖

2021年10月14日

(作者系中共党员、嵩山文化研究会理事、登封市地方史志学会副秘书长、登封市民协谱志编纂指导委员会会长、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河南省姓氏文化家谱研究会研究员;任《登封检察志》副主编、《李氏族谱》(寿世

上一篇:南宋宰相陈康伯文献资料集成(含家风家训家谱)

下一篇:陈姓源流

陈氏字辈
陈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