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溯源追先宗,传承美德继遗风
先宗也就是祖宗。什么是祖宗呢?始祖为祖,继祖为宗,后为祖宗通称。“祖”从示字旁,这个“示”最早指代的是祭祀的意思,“且”是牌位的象形,所以“祖”就是祭祀部落神或祖先。“宗”也是这样,宝盖头底下是个“示”字,就是“祖”字的偏旁,当然也是祭祀的意思。而这个宝盖头,我们知道指的是房子,但在殷商时期,也就是甲骨文时期,这个房子的主要功能不是给人居住的,它首要的功能是指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地方。所以,当时有一种主要祭祀形式叫“家祭”。陆游不是有一句诗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所以,“家”这个字的下面是一头猪,“豕”是指野猪,是当时的主要祭品之一。很多人都不明白“家”里为什么不是男人女人,而是一头猪,道理就在这里。
这样看,“祖宗两个字代表的就是远古的祭祀文化。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不论是哪一个民族的文明,也不论何种文明形式,大都是从祭祀文化发展而来的。华夏文明尤其是这样,所以,对待“祖宗”尤其要放在顶礼膜拜的至高地位。因此,对忘本的人我们就骂他“数典忘祖”,而中国古代最权威的一本字典《说文解字》里也说:“‘宗’,尊祖庙也。”一个“尊”字就可以看出“祖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谓“薪火相传”,“火”就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文化,而这个“薪”,对于我们的汉文化来说,那就是汉字。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华夏文明;没有汉字,作为四大远古文明中唯一尚存的华夏文明就不可能延续至今。
汉字有“六书”之说,就是指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这其中象形、指事、会意,还有形声是比较重要的。常说的一个词叫“望文生义”,生活中大多是把它当作贬义词来用的。但从客观角度看,汉字里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字是可以通过“望文”便生出“义”来的。
高氏族谱屡修屡失,致使中间断代数十辈。乾隆年间叔祥和经祥二公,也曾修过一次族谱,由叔祥随职迁藏。后叔祥在赴台湾上任之时,因船翻于台湾海峡,族谱遂沉失。晚清时期,叔祥的两个孙子振宛(时任山西潞安知府加封三品官)、振洛(任云南知府,兖州知府)兄弟再次修谱,因保管不善被一城南姓张的高宅管家偷走,虽多次追查,也未找到,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堤南高和构林高洼,在明清期间有识之士曾做过局部修谱,但因历史原因也未能存世。特别是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视古物为“四旧”,把“精品”当“糟粕”,高氏宗祠也在劫难逃,碑刻被毁,原仅存的一本手抄本家(族)谱也被付之一炬,致使高氏家族的历史被尘封,列祖列宗的事迹考稽难全,先贤哲人的光辉无法昭示晚辈,后人不识宗派,命名取字无有依据,族人相遇不知辈份,面对此情此景,作为高氏后裔,无不痛心疾首,无法面对列祖列宗,也无法向晚生后辈交待。
历史上虽多次失谱,所幸留下不少文物和口碑相传。据堤南高敏昌公生前讲,他18岁住祠堂,对高氏族史比较了解。当年,一是堤南高祠堂曾立过天佐、天佑双立祖纪念碑,二是在堤南高黄楝树茔地内,“进士”公们立过高氏列祖列宗神道碑和一对三尺高的石旗杆,但这些已荡然无存。为了仰可对列祖列宗,俯可对晚生后辈,堤南高高氏纪念馆议事组成立了高氏家谱编委会,拟出提纲,并派专人四处奔走,查线索、找资料,特别是已近耄耋之年的敏昌公。不畏酷暑严寒,长途跋涉,到高氏族人居住的地方去走访采集。先后采集到一些有价值的碑文和一些高龄长者的宝贵记忆,还有一些当代高氏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在采集资料的过程中,年过古稀的高杰公、书禅公、知惠公等曾多次奔走豫、鄂两省17县市90余村,收集资料,为2005年续(撰)高氏家(族)谱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上次修谱过程中,应该提及的是,构林镇高洼村,在以文盈(传、敬)和荣中(定、志)为代表的全体族人的共同努力下,于2000年创建了别致独具风雅的族谱形式一谱志铭。所谓谱志铭,就是将家谱雕刻在石头上,立铭永存。谱志铭分上下三层,呈圆柱形,高6米,直径2.5米,顶部类同亭阁,故又叫谱志亭。亭周围有石栏杆护围。北边有历代族人立的石碑数十通。谱志铭记载着高氏家族的部分史料,石栏杆的留言板上雕刻着高洼部分高氏子弟的题词,在碑林的映衬下,显得蔚为壮观。
谱志铭的建造,是高洼高氏子弟的创举,用石头记载族谱,以别样的形式发扬中华民族“饮水思源,尊族爱祖”的古训,展示了高氏子孙叶茂云秀和始祖同藤之美,反映了高氏家族和睦团结。它象一颗明珠,镶嵌在高洼村头,给当地增加了一道景观,提高了高氏的透明度和知名度。
邓州市文渠镇西许营高守银后裔编写了《我的家族》族谱一书,具体地反映了该支系几经搬迁,艰苦创业的历史,显示了高氏子弟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上次修谱的六年收集整理工作中,他们不畏困难,不辞劳苦,将高氏家(族)谱编印成书,发到了族人手里。这本族谱,实是高氏家族的宝贵家庭档案,填补了高氏家族失谱后的空白,可喜可贺。对参与编修族谱的诸公无不表示敬意和感谢。使高氏子孙了解有史以来高氏家族繁衍生息的脉络概况,了解高氏家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先贤哲人和现在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精英,他们是高氏家族的骄傲。后人翻阅这些历史,他们会因是高氏家族成员而自豪。
修谱续谱
万里江水,源于何处?理应探究。当今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为我们修谱续谱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1984年11月20日以“国档会字(1984)7号”发出了“关于协助搞好《中国家谱综合名录》的通知”“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发掘的部分,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专记、家族制度及地方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还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部办公厅于2001年2月7日以办社图函(2001)29号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说明它对海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修订家谱是重视的、支持的,于国于家都是有益的。有鉴于此,为铭记先祖,寻根溯源,查失补缺,高氏家族加强联谊,对祖籍进行编修和统一尤为重要。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树高千丈,必有其根。追念先祖,忠厚传家,耕读继世,人财壮大,裔族遍布各地,子孙繁衍,但有些无半牒传世,以致出现家族混乱,兄弟不认,同族同脉视若陌路,甚至为些许小事刀枪相向。因此,修编族谱,使各支系知其根源,明其代数,详细岔枝,尊宗敬祖,明长幼,别亲疏,传承家族美德,延续先人遗风,发扬本族仁义传统,势在必行,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个高氏家族成员都要重视和支持族谱的修编,尽力所能给予关心和支持。
对家谱的修编,应围绕寻根问祖、查遗补缺、查讹纠错进行。要收集墓碑拓片和有关编谱文物资料、实物照片,标明本支族人所在地理位置(城市的区、街道)、距离数据,何年何月何代自何处迁于此,历代祖葬何处,规范、规整的后代世序字辈;编印本支系高氏世系图表,用于各族供奉,详细记述谱族人生平业绩及生卒时间。要破除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女子与男子一样上谱。
对古往的传说,要予以证明、澄清。谱将寻根问族、查失补缺、查证纠错情况进行认真整理,将定论结果逐一录入谱牒为志传后。也可辟页另记“芳名录”、“人物传记”、“名人简介”。对符合条件的我族古今名士,或在谱牒修订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士,可配照片附简要自传,予以登谱刊传。
重谱修谱
家乘又称家谱、家牒、族谱、宗谱、世谱等,是记载宗族世系、人物的历史图谱,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产物。其内容相当广泛,记载着全族的户口、婚姻和血缘关系、全族的坟墓和族田的四至方位,也包括家法、家训、风俗习惯、社会变故等家族文化。家规家法,有的家族有成文法,有的家族则只有习惯法,有成文法者皆载入家乘。大凡全族的世系源流、血缘关系、户口人丁、祖宗墓地、族产公田等,在家乘宗谱上一查便知。
修谱是家族中的重大事件。过去没有家谱的家庭要新修,已有的要续修。这是因为家族中总要不断的生孩子、娶进媳妇、嫁出女子、增减人口,还要故去老人,夭伤子女,新增坟茔。族产公田也会有新的变化。为了及时将种种新变化反映到家谱上来,所以,高氏家族的家谱都要定期进行续修。
家谱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于把全族的子孙固定在一个地方——祠堂的周围,不致因分化、流徙而使家族瓦解,也不致因异姓或同姓异族的迁入而使家族的血缘关系发生混乱。其次是提倡尊尊亲亲,向族众宣传血缘相爱、亲族团聚的观念,从思想意识上防止家庭溃散,以达到收族的目的。正因为家谱对家族的存在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家族都要举行读谱仪式。祠堂读谱有的家族一年一次,有的则一年数次。仪式的隆重与祠堂祭祖差不多。
家之有谱,犹如地方有志,国之有史。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理清血缘的志书,不能忽视这一点,认亲归宗,尊长爱幼,传承有序,知荣知耻,既是家族的规章,也是治国之道。弘扬家史,凝聚心力,精忠报国,耀祖光宗,奉献社会,既是家族之荣业,也是国家振兴之需。
知谱爱谱
家族是由家族里各个家庭和个人组成的,家庭是家族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构成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族爱家是一致的,爱族爱国也是一致的。记得一位文人说得好,在人世间,最让人感兴趣、最富有吸引力、最充满人情味的,恐怕就是家了。每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时,不论是下班回家的大人,还是放学归来的孩子,都急切地盼望着早点回到自己的家。每逢外出,无论是千里之外,还是异国他乡,总有一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只风筝,即使是在万里之遥,总有一根从家里伸出的长线牢牢地系着自己。因此,有人说家就是一部永恒的“系列连续剧”。
不消说每部“系列连续剧”都因家庭的不同而会多姿多彩,千差万别,或是有喜有乐,或是有愁有悲,或是富有而豪华,或是贫穷而寒酸,但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来说,谁都希望这部系列连续剧能够演得精彩鲜活,谁都希望在这人生大幕拉开之后,从开始到谢幕,都是喜剧而非悲剧。
家是永远忘不掉的思念,永远抽不去的牵挂,永远替代不了的关爱,永远忘不了的根。在这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家更珍贵呢?无论富贫,无论城乡,无论贵贱,有家就是温暖的,有家就是幸福的。有父母的家庭更幸福,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给我们一个坚强的生命,给我们一个温馨幸福的童年。因此,每个人都要热爱家庭,关心家庭,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高氏家族的传统美德和宗规家训。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都不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连自己亲人的忠告善言都听不进去,连自己的家族都不知道,连自己家族的宗规、家训都不遵守,就谈不上有爱心,就不是高氏家族的好子孙,就不是高氏家族的好后代。家,是华夏儿女人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作为高氏家族成员,不仅要做到知家爱家,更要做到知谱爱谱。按照过去的习俗,家谱不能“人手一册”,往往由长子长孙收藏,轻易不能示人。现在情况变了,条件好了,家庭人员流动性大了,家族的事也要与时俱进。特别是一些不适应现代情况的陈规陋习,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变。我们的家谱可多印一些,使每个高氏家族、家庭都有一份。但不能因每家都有,就不予以重视和保护,过去说要舍命保家谱,说明家谱对家族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不要求舍命去保护,但必须做到妥善保管,既不能损坏,也不能丢失,做到人在家谱在。大家还要关心支持家谱的续写事宜,及时地真实地提供有关情况。让家谱世代相传,让族众永记忠义家训,每个高氏族人都要尽力所能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为国为民为家族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邓州市堤南高高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