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吕氏家谱网 >> 吕氏宗亲网

试论家谱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时间:2024/3/13 9:36:20 发布:新闻编辑部

试论家谱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吕双印

何为家谱?古释:“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又“家,竭一门之内”。所谓家谱,狭义地讲是一直系内的本家之谱。汉以前,见之于正史载录的谱碟类书多以“世家”为名,且属王侯大夫及有社会重大影响人物才有资格,如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至汉,以“世本”为书目,专门记录姓氏、世系。

家谱亦称族谱,现存的族谱,主要是北宋以来民间编修的,是以特殊形式记载一生世系和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由于现代地域或记载范围的不同,又有族谱、宗谱、家谱、家乘、通谱、统宗世谱、房谱、支谱等称谓。家之有谱,犹县之有志、国之有史。家谱、方志和正史,构成了史籍大厦的三大支柱,就数量而言,家谱独占鳌头。

近现代伟人对家谱有着精辟的高度评价。孙中山先生有关宗族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毛泽东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时讲:搜集宗谱、家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2000年5月4日至5日江泽民在参观上海图书馆谱碟研究中心时的讲话: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家谱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海外华侨都有宗亲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台湾同胞的祖先96%来自祖国内地,研究族谱,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族谱,是联系中华同胞的纽带,是后世董理族脉、寻根访祖的津梁,更是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重要材料。一部族谱,即以其特殊形式记载了构成中国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姓氏祖祖辈辈创业和繁衍的艰辛历程及辉煌成就。

一、家谱的意义

家谱是为了巩固宗族团结,激发宗族活力、维持宗族秩序而编纂的。明初方孝孺曾说:族谱必须是记载受姓之根源、世族之远近、爵禄之高卑、官阶之大小、坟墓之所在、妻妾之外氏、适女之出处、忠孝之进士、道德之遁逸、节义之乡闾。在清代被称为一种谱论的,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谱录合编》凡例中,更加详细地叙述了这一鲜明的内涵。据此可以列举出追溯谱源、叙述分合、修订谱名、订正谱式、绘制遗像、谨慎书法、垂示征信、显示懿行、寻求失编、严肃阃范、重视膺子、说明承继、追随远宗、敬重高龄、尊重编名、稽延存殁、继承久远、纪列徽猷、划定兆域、保持余荫、准备后录。阐述遗忠、补充轶失、订正传误、补添通考、搜集遗事、避开祖讳。这样的凡例虽然有繁简粗细之差,却表现了各家谱的基本要素,概括起来有三个意图:巩固宗族团结;激发宗族活力;维护宗族秩序。

(一)巩固宗族团结的意图,可以从族人出自同一始祖,加深族人对同一宗族纵向关系的认同;另外,族人相互间具有血缘关系,从而激发族人对宗族横向关系的认同。对于前者,要明确祖先的祭祀和坟墓相关的墓记、墓图、祠记、祠规、祭仪、祭法等;后者要明示与族人血缘相关的世系、世表、宗派、迁居、辈行等。

(二)激发宗族活力的意图,主要从基于同一始祖的血缘意识、具有同一祖先的子孙的想法、族人之间相互帮助,以及维护宗族的社会声望、不负祖先名节两方面考虑。前者要明确与义田、义庄、义学、义家等相关的义田记、义田规条、义庄记、瞻族条规、义学记、族塾章程等:后者要明示与祖先的荣誉、功业、德行、节烈、耆寿、学问、文艺等相关的诰敕、像赞,墓志铭、家传、先德传、宦臣纪、忠孝纪、节烈纪、耆寿纪、旌表纪、儒学纪、生员表、文艺志等。

(三)维护宗族秩序的意图,可以从确立宗族体制以及敦化族人两方面考虑。前者提出了与宗族规约相关的家规、家约、宗规、宗约等,后者收录了与宗族的教化方针相关的遗训、家训、家范、宗范等。

从家谱的意图来看,家谱是为了明确宗族的血缘关系、加强族人家族意识、思念宗族的荣誉和先人的业绩、激励高昂向上的生活态度、认识宗族纵横相连的体制、传承世系而编纂的历史图籍;从家谱具有调动族人积极性方面来说,称做“家乘”或“家史”,都是为了唤醒作为族人的历史性意识。因此,家谱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犹如国之史书,史书制定了万世君臣的纲常,疏理了子孙千载的伦纪。但是修谱不同于写史,史因为是要明确治乱、垂示法戒,所以善恶皆书,而谱是为了规范宗派、笃实恩义,所以写善不写恶。

二、家谱的功能

家谱历史上分为官修和私修两大类。其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不同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大致隋唐及之前的官修时期,从诞生到定型,其功能有:(一)由于帝王、诸侯、卿大夫等遵循的是世袭递衍的分封制,家谱的载录,为传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以,家谱就成了宗法分封制和官僚阶层必备的籍录。(二)用于遴选仕官。可谓“选人咸登资簿,厘其流品”。官员的选举必先稽查家谱,知其祖况身世,唐儒学家柳冲说:“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家谱,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通志》载:“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这就是说,举官必查谱,有谱的才有可能入选,谱成了官僚阶层的一种特殊的文凭,这个功能,在某些程度上类似于20世纪50—60年代人事部门、组织部门管理的个人档案。正因为这样,便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三)作为婚嫁时,门第选择的备案查资料。凡世族中的新贵旧士,为了门第的光彩荣耀,讲究对等联姻。这就是所谓的“乃有新宦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竟乎婚媾”。(四)便于人际交往,熟悉彼此身世家史、名讳、职阶,以达到相应的对等交往。综上所述,官修时期的家谱,其作用是承传备查,是为这个宗族人士的上层社会生活需要服务的。

三、家谱的作用

自宋及之后,私修谱大量出现,谱的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失去了原有大部分功能,宋郑樵说,“自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指谱)散佚,以至于到了“其子不传”的地步。”文天祥有感于此,言:“自魏晋以来,至唐最尚门阀,故以谱牒为重,近世此事初废,予每为之浩叹!”以宋代欧阳修、苏洵为代表,这时有再造家谱盛况之举,他们不但极力倡修家乘,而且还创制了家谱的欧苏两体,只是功能转变为:(一)“辨昭穆,别亲琉”。把谱的基本意义定为“族谱之作,所以述往事,示将来,俾子孙知祖之所自始,且知一本万殊之义”。(二)作族谱,以祖睦族。明方孝孺说:“有族者皆睦,则天下孰与不善;不善者不得肆,至治可几也。”顾亭林曰:“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王惕吾先生说:“我国族谱之功用,在于睦宗族,敦人伦,推而广之,修齐治平之道离焉。”当代学者也认为:“由爱族而爱国,由各族团结而全国团结。”尊敬祖先是族人的优秀品德,和睦族人是团结安定的社会基础。(三)“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借助家谱这一形式,规范族人的准则。(四)家谱中的家规、宗戒用于约束族人的不轨行为。私修谱是一个由上层社会进入各阶层社会,由少数拥有,扩大到各民众所有的发展过程。因此,家谱就有了服务、规约、表彰和监督全体族人的社会性的作用。

上一篇:求同存异 尊重传载

下一篇:关于对《中华吕氏通谱》编辑的评价及反思

吕氏字辈
吕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