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邹氏家谱网 >> 邹氏宗亲网

以国为氏邹姓出自曹姓——晏安

时间:2024/7/29 16:36:43 发布:新闻编辑部

以国为氏邹姓出自曹姓——晏安

以国为氏之邹,出自黄帝次子昌意(另有一说,昌意为黄帝长子,玄嚣乃次子。孰是孰非,难以定论,只得存疑。这里取玄嚣为长,昌意为次子之说——编者注)之子颛顼帝之五世孙曹姓晏安。

昌意和玄嚣皆由黄帝元妃缧祖所生。昌意因品行欠佳,被黄帝贬谪若水(即今雅砻江,因其与金沙江合流,故将雅砻江与金沙江兼称若水,当云贵巴蜀之要冲),娶蜀山氏之女昌仆而生高阳氏颛顼。颛顼自幼聪颖异常,十岁时便到东方穷桑国协助叔父少昊治理国政。故《吕氏春秋·古乐》云:“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穷桑。”《吕氏春秋·序意》中说他“尝得学黄帝之所以海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由于颛顼受到黄帝教诲,所以“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絜诚以祭祀”。当他到二十岁时,黄帝便将帝位禅让于他。颛顼继承帝位后,初国高阳,故曰高阳氏。颛顼帝是五帝之首,也是功勋最为卓著的上古帝王之一。在他的治理下,中国的版图已“北至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颛顼帝在位七十八年而崩。颛顼的后代有四大支:一支留在西北,后为秦人;另外两支分别以舜、禹为代表,向东发展,亦有向南活动的;再一支便是后来的楚人。邹姓即源出颛顼五世孙晏安,属于向东和向南发展的那两支。

根据现有史料得知,颛顼之子称,生子卷章(又称老童。据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竹简记载,老童乃楚国公族的远祖,故《史记·楚世家》所谓卷章,乃老童的别名——编者注),卷章生重、黎、吴回(另有一说,黎即吴回。但据《山海经》以及《国语》等典籍载,重、黎和吴回应为三人,同为兄弟,司“祝融”之职,故本文采信三人说——编者注)。兄弟三人皆为高辛帝的火正官,又称祝融。祝融的职业主要有三项:一是观象授时,二是点火烧荒,三是守燎祭天。《国语·楚记》记观射说:“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也就是说,重分管的是天界之火,因观察鹑火南中,所以叫“南正”;黎分管地界之火,则是实实在在的火种、火把、火堆,所以叫“火正”。“南正”的职责是观察星象。重观察的火星不是被称为“荧惑”的那颗行星,而是被称之为“大火”的那颗恒星和被称之为“鹑火”的那个星座。据何光岳的《楚源流史》载,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其弟吴回继司兄职,官居火正。此说可信。由于重、黎和吴回生前皆为火正官,死后被人神化为雷神。因此,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吴回亦应为“雷神”。不但吴回为雷神,就是其子陆终也为火正官,死后亦神化为雷神。《说解文字》云:“吴,大言也,从知。”《诗·鲁颂·绿衣》有“不吴不扬”句,可知“吴”即大声也。此外,《衡方碑》有“不虞不扬”句,说明吴与虞乃同音同字同义。虞即马舀虞,乃一种古兽,其性驯,而声音宏大嘈杂。而“回”则与“雷”同。故知吴回死后被神化为雷神。雷神使天界之火化为地界之火,因而其地位与日神相近。故《国语·郑语》中周太伯有“‘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之语。有的学者认为,雷神即《楚辞》中所谓的“丰隆”,而祝融、吴回非雷神。其实,祝融、吴回、陆终都是状雷声的词。“祝”、“陆”为入声,“丰”古读重唇音,配上“融”或“隆”,皆恰于雷声。况且,金文的“终”和帛书的“融”是同字异写,而“陆终”和“祝融”则为同词异写。由此可见,吴回和陆终生前皆为“祝融”(即火正之官),只是在他们死后,人们出于对他们的尊崇,而将他们同其前任的“祝融”一道神格化为雷神(即火神)。

关于祝融之称,有一点必须弄清楚。古代文献中的祝融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祝融氏。据《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可见,这个祝融是人名,并非本文中所讲的“祝融”。正如《路史·前纪八》所言:“祝融氏,号也;祝融,职也,本非人名。黎为祝融,回为祝融,皆职。”史学家罗之鲲主修的新化《罗氏通谱源流考一》亦谓:“祝融有二,皆司火神。一为火帝……一为火官……老童之子祝融官,非古帝祝融也。”

据《国语·郑语》记载,以祝融为始祖的原始民族曾有八姓:

(1)已姓,有昆吾、苏、顾、温;(2)董姓,有鬷夷、豢龙;(3)彭姓,有彭祖、豕韦、诸稽;(4)秃姓,有舟人;(5)妘姓,有邬、郐、路、偪阳;(6)曹姓,有邹、莒;(7)斟姓,无后;(8)芈姓,有荆。

《史记·楚世家》不说祝融八姓,而只说陆终有六子。这六子是:(1)昆吾;(2)参胡;(3)彭祖;(4)会人;(5)曹姓;(6)芈姓。无疑,不论是祝融八姓,还是陆终六子,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族系的两张名单,都是陆终的后裔。《史记·楚世家》说:陆终六子是“坼剖而产”的。所谓“坼剖而产”,就是说从母体或者父体上某个或某些非生殖器的部位生出来的。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它只是某些氏族或部落有着亲缘关系的异化之说。《大戴礼记·帝系篇》记载,陆终娶鬼方氏之妹女嬇,女嬇怀孕三年生不下孩子,只得瓿开左胁才生下六胞胎。鬼方是西北民族,由此可知,陆终部落联盟是同鬼方部落联姻而繁衍起来的。在历史的进程中,祝融后裔所建立的国家,被夏或被商所灭,但直至商末,尚存已、彭、妘、曹、芈五姓,共计不下十国。据李学勤先生考证,祝融八姓早期分布是“环处中原”的。

不管是祝融八姓还是陆终六子,抑或是《国语》韦昭注中提出的祝融八姓,只有五姓之说,曹姓都位居其中,而且历代史学界均无异辞。曹姓的受姓者即陆终的第五子晏安。我国姓邹氏即出自曹姓晏安。相传晏安年轻时代即佐大禹(另有一说晏安辅佐舜帝。其说不实。颛顼之子称与禹之父鲧乃同胞兄弟,同为舜臣。至晏安,至少相隔五代以上,且舜是在六旬之后始继帝位,晏安佐舜几无可能。而禹乃晏安的曾伯祖父,相佐或许有可能——编者注),建奇功,故赐姓为曹,并封国。晏安所建何功?史无明载。大禹因继父治水,建功于天下,或许晏安因父亲和祖父皆为火正之官,自己幼承家学,对天文地理有着较之常人更深的了解和谙熟,而水患又同天火之灾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他利用自己的家学为大禹出谋划策,也就不无可能。不管晏安因何建功,但既受姓,就必有封国或封地。因为古制即如此,凡受姓者,即为部落联盟(或称国)中有世选酋长特殊资格的显贵氏族。

那么,古曹国又在何处呢?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可知,在中原地区,以曹为国名和邑名的有两处:一是周武王克商后,分封其弟叔振铎的曹国,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二是曹邑,曹一作漕,春秋时属卫邑(在今河南滑县城东),公元前660年卫为翟所灭,卫人立卫戴公于此。除中原地区这两处以曹为国名和邑名的地方外,尚有昭武诸国之一的曹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的北方和东北一带,曾一度属唐管辖。

很明显,以上三处以曹为国名和邑名的地方的昭武曹国与晏安受封的曹国无关,因为祝融八姓是“环处中原”的,不可能被封到当时尚不属中国的异域。那么,武王弟受封的曹国和卫邑的曹邑是否与晏安受封的曹国有关呢?我们认为,肯定有关,特别是曹叔振铎受封的曹国。之所以说曹叔振铎的曹国与晏安受封的曹国有关,是因为:(1)根据《左传·哀公十年》载:祝融八姓中的老大昆吾的封地在卫地,而曹邑乃是卫的一个城邑。昆吾既封在卫地,其弟晏安的封地就不可与其同处一地。因此曹邑决非晏安的封地。(2)根据常理,凡所封之国,即使已为灭国,但其所封之国的地名应仍在,如祝融八姓的已姓的昆吾、苏、顾、温、董四国即如此。据《国语·郑语》载:已姓的昆吾、苏、顾、温、董等国在夏代即已被灭。但至西周时还有苏、温等国之名存在,曹国亦应如此。(3)祝融为高辛帝的火正,而高辛帝帝喾及其后的帝俊、帝舜乃至大禹,皆为东夷族的古帝,他们活动的区域主要在中原。而中原的主要范围又在河南、河北及山东一带。作为祝融立有大功的后裔晏安,其封地必在中原,而河南、河北域内均无以曹为名的古国出现。那么,位于今山东境内的曹国,应为曹晏安的封国所在。既然如此,为何周代商后,行“兴灭国,继绝世”之政,不将古曹国之地分封于晏安之苗裔曹侠,而是将其封于武王之弟叔振铎呢?这是因为在周武王讨伐商王战争中,曾遭东夷族的剧烈反抗。武王灭商后过早而崩,继承王位的成王年幼,其叔周公旦摄政。此时,管、蔡二叔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作乱,他们借重的又是东夷的力量。周公东征得胜后,对他们便格外警惕,尽管曹侠伐商有功,出于防范意识,周公也只是将其封于邾,并让其附庸于自己的儿子伯禽受封的鲁国,以便于监督。又将古曹国之地分封于自己的弟弟叔振铎,并以曹姓,目的是从根本上弱化属于东夷族的古曹国人的姓族意识。而且,曹叔振铎以曹姓受国,也说明了其封地原来就是以曹为地名。根据以上几点分析,周朝的曹国即古晏安受封之曹国。尽管曹叔振铎及其后裔皆以曹为姓,但此曹非彼曹,从族源上来说,是毫无关系的。

据史书记载,周代分封的曹国于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而晏安的曹国为何被灭,又灭于何时,史无明载,只有存疑。据曹、朱、邹等姓氏宗谱载,曹晏安所建曹国传二十世而被灭国。如按25~30年为一世,那么,曹国存世当为500~600年,据此推算,应灭于商代中、早期。国灭后,曹氏族人或仍以曹为姓,或改为他姓,并分居于各地。周克商后,晏安之苗裔曹侠被封于(又称),曹侠遂以国之为姓是为侠。侠传国二十二世而有穆公,出于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始改邾为邹,邾娄国遂以邹国之名行世。邹国传七世而被楚灭,楚迁其君于楚,安置于邾城(即今黄州之堵城),并封其君为巨鹿侯。此后,邹国宗族或以邹为姓,或改他姓,并散处全国名地。由此可见,邹姓从姓源来讲,应为曹姓之裔。所以说,国姓邹氏源出曹姓晏安。由于晏安祖父吴回,父亲陆终皆司职祝融,因此,也可以说国姓邹氏是祝融之后。祝融乃为火正之官,是火的守望者和传播者,是光明的化身。因此,我国姓邹氏亦为光明使者的传人。

撰稿:邹绍志

上一篇:以邑为氏邹姓的发源与发祥地——齐鲁

下一篇:以国为氏邹姓的发源与发祥地——东鲁

邹氏字辈
邹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