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家谱序言 >> 浏览文章

虞城县站集卢氏源流序

时间:2014/7/10 10:12:29 发布:新闻编辑部

卢氏起源。《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记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国正卿。谥号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是也,其后因以为氏。”公元前391年,田氏代齐之后,卢氏有不少人远离齐国。散居于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还有南迁于今江,浙,粤,闽;西迁今宁夏一带。卢姓正式肈姓约有2700多年的历史。自汉魏以后,蔚为强宗,望族,其兴旺发达 十分迅速,六朝以后到隋唐时期,通过种族融合,同音改姓,皇帝赐姓等方式,一批异姓人氏加入卢氏宗族,从而壮大了卢氏的阵容,增加了宗族人口和民族成份,其发展历史悠久,世系繁盛,汇纳百川,花萼累迭,至今全国卢氏人口约536万,是全国第52大姓。卢氏宗族在历史上渊源明晰,脉络清楚。其主要原因是卢氏发端先祖是重臣名卿,在随后的发展繁衍中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始终保持家族的传统优势和显赫的名声。成为晋汉高门,隋唐望族。而随着族人的四处播迁,宗族人口众多,俊材辈出,名声远扬,历久不衰。据卢同笋《卢源探略》载:卢氏在20代时期内,任官者多达840余人,其中立传者59人,附传者18人。有官职记载者460人,其中宰相25人,尚书13人,刺史89人。历代文科状元9人,武科状元2人,文科探花3人。还有郡守,侍郎,将军,御史等职300余人。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举不胜举。这些人尽管祖籍不在范阳,但论其血统来源,无一不与山东清水,河北范阳有关,真可谓木发千枝根一条,水流万道源一脉。“汉儒世德,唐相家声,范阳名族,涿郡高楣”是对卢氏宗族评价的真实写照。

站集,古称石榴堌或石榴堌站里集,旧属归德府(隋唐称睢阳,宋称归德府或应天府,建国后称商丘县)1954年后划归虞城县。隋唐大运河由西向东穿流而过(今已废)。据《宋史》记载:北宋靖康二年(1127)3月,宋都开封被金兵攻陷,微,钦二帝被掳,金人肆意烧杀掠抢,北宋人民离乡背井,流离失所,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康王赵构南逃中,于同年(1127年)5月1日于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县城)称帝,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在金兵继续大举南侵下,宋高宗于当年9月初沿大运河继续南逃。祖籍今山西省洪洞县的卢正偕族人为避难在随高宗南逃时仆居在站集,成为站集卢氏族人的始祖(清嘉庆五年石碑载)。卢正去世后,葬于站集西南里许,茔地15.48亩,后裔植柏树500余株。至1968年文革时期被当时的站集公社全部砍伐前,卢林柏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是当地群众开会,乘凉,休闲的主要场所。最大的柏树地面直径约100公分,据有关人员估算,树龄应在400年以上。茔前立碑一通,也被以“破四旧,立四新”的名义毁掉。据目睹的长者回忆,此碑为明朝洪武年间所立,碑文刻记着始祖正公山西洪洞人氏,南宋初随宋高宗南渡仆居于石榴堌。柏树被伐石碑被毁后,留下始祖孤坟一座,每年清明节和阴历十月初一,前往卢林祭祀的卢氏族人络绎不绝。1986年春,卢氏族人在15世孙卢齐保带领下,重新获得了林地的管理使用权,重植柏树300余株,立石碑一通。2014年,16世孙卢圣超率族人在重修家谱的同时,又立花岗岩石碑一通,并对捐资5000元以上的三名族人单独每人立碑;2000元以下至100元以上捐资者集体立碑,以示表彰。并补栽柏树70余株,始祖坟整修一新,祠堂也进行了修缮。如今的卢林又现当年始祖安卧在郁郁葱葱柏林中的情景。散步,乘凉,休闲,观光的旧时景象终于再现。

在史载的动乱年代,为了生息繁衍,卢氏族人创造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清道光和咸丰年间,为防战乱,卢氏13世孙卢心楷在双目几乎失明情况下,率族人在站集四周筑起了一道内高1.7米,外高3.3米,周长3000米的防御寨墙,围寨墙四周挖掘宽10米,深7米的围寨壕沟一道,四门各安吊桥一座,寨门设岗,对当时族人乃至周边百姓躲避战乱,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寨墙遗址20世纪70年代仍清晰可见,现已成为环站集镇的柏油道路。

卢祠堂村,因卢氏祠堂的座落而得名。清嘉庆5年(1800),卢氏族人弃原座落在归德府城内祠堂废址,在站集西二里重置地2.24亩建卢氏祠堂,时建正房5间,祠堂正中央悬挂“卢氏先祠”匾额一块,立石碑一通(断碑复原)同时置祠堂前地约17.04亩,植柏树100余株。民国十年(1921),重立石碑一通。现卢氏祠堂旧貌仍存。

在历经南宋,元,明,清和民国长达887年的时期内,卢氏族人在站集一带一代代繁衍生息,从寡到众,由弱到强,因受诸多方面之影响,发展中有坎坷,有曲折,但历史的发展是向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年,卢氏族人空前发展,已繁衍至25代,约12000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虞城县的站集西街,南街,北街,东街;卢营,后卢营,前卢楼,后卢楼,卢庄,后卢庄,卢祠堂,卢各,卢新庄,夏楼,后朱楼,张楼,毛桃庄,西李楼,姜潭窝,崔庄,高楼,刘庄,叶田庄,杜集镇的岳楼,常楼,营盘东街,大侯姜楼,黄冢大陈庄,虞城县城关镇,夏邑县济阳乡刘庄,岗叉楼薛庄,中峰乡大新庄,马头寺卢菜园,卢楼,梁园区的乔新庄,刘口户楼,商丘开发区的马辛庄,卢沙沃,睢县北关,亳州,山东省金乡县三里堂和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赵庄等其他迁居地50多个村庄。四世祖卢钧锡之胞弟卢锳锡迁居夏邑火神店至今繁衍已24代,约7000余人。主要散居于夏邑后河西,龚楼,卢土楼,卢集,卢菜园,前河西,卢双楼,卢小庙,李黑楼,火店,卢楼,岱河,大卢庄,南卢庄,西卢庄,于各,卢赵庄,卢寨,卢杨庄,陈庄卢庄,小戚庄,卢窑,永城市西卢庄,卢庄阜,小洪楼,右公路卢庄和肖县的守备庄等其他迁居地约40个村庄。同时散居港,澳,台及国外者不乏其人,为豫东名门望族。卢氏族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不断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有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在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卢氏族人团结奋进,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欣欣向荣,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是卢氏族人发展史上最佳的历史时期。

本次编纂是总族谱,辈份再续八字;“汉,儒,世,德,唐,相,家,声。” 

卢照亮

2014年3月10日

上一篇:河南省巩义市九山西侯周氏濂溪一脉宗谱序

下一篇: 豐邑城北大聖集單氏族谱谱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