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市蒲正堂刘氏宗谱序言
2012年清明节扫墓祭祖期间,族侄广德提出了续修家谱的倡议。此议首先得到了刘垛本庄族人尤其是众多万字辈长辈们的赞成支持,其后在征询北裴舍、王贞舍北南两舍宗亲意见时,又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随后便很快进入建组织、议章程、搞外调、摸资料等实质性操作程序,于今此项工作已基本告竣。我国自古就有一盛世修志-望族修谱之说,我们蒲政堂刘氏族谱的编修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也是对此说的充分证明:我们适逢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盛世,修谱具有良好的宏观环境;我们的家族枝繁叶茂、安定兴旺,为修谱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族人较好保持了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和凝心聚力、通力协作的团结精神,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与国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历史文献之一。对于修谱的意义,我们的祖先高度概括为一敬宗收族一。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编修家谱则有着更多更新的意义。首先,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族谱便不再被视为一四旧一,而被认定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早在1984年即发文明确:一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世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展开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起着很大作用。由此可见,我们编修家谱是一项名正言顺的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其次,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编修家谱是一项溯渊源、辨昭穆的工作,上是对祖先的尊敬,下可启迪族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不断保持和弘扬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尊长爱幼、敦亲睦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三,皿疋对家族力量的凝聚。修谱有助于族人之间增加了解,增强团结,提高向心力、凝聚力,进而更好地推进家族整体事业的发展。家族是民族的组成分子,家族事业的发展无疑也是对国家、民族事业发展的贡献。第四,是对后代子孙的激励。刘氏修谱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刘姓源自唐尧,根始刘累,刘累以擅长养龙、御龙著称;自汉朝以来数千年至今,中华文明也被称作大汉文明或汉文化, -B-华民族的主体被称作汉人、汉民族,中国的语言被称为汉语,中国的文字被称为汉字,而汉王朝的创立者和统治者,正是刘姓。对刘姓历史的了解,无疑可以极大增强族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刘氏祖先创树的王者之风和御龙精神,将永远激劢后代子孙爱国爱族,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建功立业。
我们这次修谱名为续修,实为重修,因为老谱已在文革浩劫中毁无踪迹。我们也曾试图探寻、理清南北三舍始迁祖的来龙去脉,去过刘邦故里丰县金刘寨,去过传说中的始祖迁出地大丰刘庄镇,去过上海图书馆家谱馆,去过我们原来所隶属的泰县一今姜堰一档案馆,但都缺乏线索,踪迹难觅,就好比我们蒲政堂刘氏是刘姓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根小树枝,根易寻而枝难接。鉴于此,我们商定,采取由近及远、逐代上推之法确定上下传承关系和横向相连关系,向上能推则推,横向能连则连,不能连则自成一房,每舍合各房为一支系,联南北三支系为合族之谱。在记载顺序上以字派为名分代记述,而不称几世几世。这次修谱虽未能摸清始迁祖以来的脉络,未能将南北三舍的各支各房连成一个整体网络,按照《礼记》一五世而迁之宗一的规定,本次新修之谱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最起码我们为后人记述保留了若干家谱史料。
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这次修谱中,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予记载人谱,对于其后子女婚嫁生育的子女,按照一履行赡养责任上早受继承权利一的原则,根据其家庭意愿确定记载与否。根据详近略远、能详则详的原则,谱中所记各人的信息资料是详略不一的。至于同时代人信息记载的不平衡、不一致,要足资料收集方面的原因,实无其他任何主观因素。
我们蒲政堂刘氏目前在用的字派为:一汝应万年广,惟有德才长,经商定,再续一弘汉崇礼文,延泽永隆昌十个字。族人今后给子孙后代起名时可以参照,而不强求严格依照此字派,但一定要记住此字派知道各人相对应的辈分,以不至颠倒长幼,混淆昭穆。
依赖我全体族人的支持帮助,本次修谱工作基本告竣,但参与修谱诸人都感到缺憾甚多,疏漏不少,好在家谱编修是一项连续性的工程,依惯例三十年左右即为一个修谱周期。我们寄希望于族中有心有趣于此项工作的后人,在本谱基础上,继续不断地挖掘考证,搜集整理,以期下次所修之谱更臻完善。
年华 执笔
二O一三年七月
上一篇:惠济区苏屯村董氏修祠修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