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清:编修家谱,是一种大德,实为一项利在眼前、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2017 年春,我从甘肃兰州回到故乡一-河南济源东马头村,参加母亲逝世一周年(阴历二月初一)祭祀。嗣后,村里李氏广大族人充满期待地推举并要求我担任主编,负责编修《东马头李氏家谱》。对此,我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也感到欣慰与惬意,不禁乍忧乍喜,浮想联翩。
之所以感到压力很大,是因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编修家谱并非易行,可以说这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它不同于一般的写作,首先需要的是必须具备这个家族全部而翔实的血脉传承资料,然而要占有这些资料,谈何容易!而且,按照国家和全国姓氏研究会对编修家谱的总体要求,在内容上必须达到“传承优秀文化,记载人物事迹,男女都要上谱”,在形式上必须达到“图文并茂,用白话文,横排印刷”。这毫无疑问,还需要撰写大量寻根问祖以及宗族文化、人物事迹等方面的文章和搜集、拍摄大量的图片影像。此外,在经费问题上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编修家谱要比创作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难多了。鉴此,必须得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班子至少要用一年多甚至更长的时间开展极其繁琐的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工作,同时对得到的资料(包括图片影像)必须加以认真的去伪存真的研究和考证,进行详细的梳理、甄别、分类和综合后,才能动笔实施编纂和修饰,当时,有热心的长者给我提供了清光绪十年至十四年本族先辈宜春、向南编修的抄本《东马头李氏家谱》(内有民国六年加续之内容)和 1990 年春至 1993 年族、所搞的手抄续册,我经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后,感到这些先人们是很真诚的,出点也是好的,他们确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后人续修家谱打下了一定基础,其成绩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而,其归宿也确实存在不少瑕疵。至于宗族文化和人物事迹等方面的记载更是近于空白。当然,能记载血脉传承关系。这本身就是文化,而我这里所说的宗族文化,是特指精神财富,如一个家族的思维、思想、梦想,主义、格言、家教、家规、家训、科学、技术、文艺、书画、各类文字作品以及先祖们的精气神和族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作为及崇高精神,等等。这与编修者的个人素质、文化底蕴、修谱常识和所面临的特定历史条件以及社会背景都是分不开的,作为后人必须善意地理解和宽待。但这些瑕疵和空白,确实为后人修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误导和困难。特别是 1990 年春至1993 年族人所续修的家谱,存在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很难让后人所信服。有些问题甚至与族人产生了结嫌,难以容忍。例如,其中漏记的,名字记错的,重名记混的,嫡庶不分的,长幼无序的,从出不详的,位置颠倒的,还有“张冠李戴”的,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在修谱过程中的认真程度是不够的,基本的修谱常识也有些欠缺。这样,如再续修家谱,在血脉传承上就很难与后人相链接。总之,族人托我之任,实属困难重重。我认为,要想编修和制作一部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的新式家谱,必须得拨乱祛弊,正本清源,把握全局,精心操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更何况我已是高龄之人了,毕竟精力有限,且远离家乡,自然会忧心忡忡,其压力可想而知。
之所以感到欣慰与惬意,是因为广大族人对我这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老人赋予了恳切的厚望,对我是一种肯定、认可和信任。同时,为我提供了一个孝敬先祖、行善积德、好事做好、实事办实和将所学所技报答给家乡父老的机会,这使我的心情猛然地活跃起来。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心知难而进,担当此任,不负众望,乐而为之,不遗余力地去完成这项宏大而艰巨的德孝工程。从而,给东马头李氏子子孙孙奉献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厦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
编修家谱,是一种大德,是存公德之心、行道德之事、做有德之人的高尚之举,实为一项利在眼前、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在编修的过程中,在具体的操作上,将会涉及很多方面,既有学术理论问题,又有政策法律问题,还有家庭、婚姻继养、亲情等诸多问题,甚至会涉及到个人隐私。这些问题,要以公正、公平、合情、合理、合法、超前的心态去对待,必须通过认真学习,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一加以解决。但首要的问题,也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对族人进行家谱教育与常识普及的问题,也就是说,先要提高广大族人对续修家谱的思想认识。这即是我在下文中所要谈到的主要问题。
那就先从姓氏说起吧。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姓氏的人,这地球上到底有没有?也许有,但他(她)总得有称谓吧,或叫他(她)“无名氏”吧。这称谓与“无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我认为,姓氏不是私人的事,亦不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由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别。“氏”曾经为贵族所独有,丢“氏”即是丢贵族之地位,故“氏所以别贵族,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有“氏”者贵,无“氏”者贱。这在古代是常理。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女称“姓”。至于“庶人”,当然无“氏”,故只称“名”。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通婚。同姓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所有的男女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若谓“氏”重在“别贵贱”,“姓”则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 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至秦汉.“姓”、“氏”合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脉传承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昨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升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树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又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亚洲国家亦至 10 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至 1870 年(明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钓。“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擎乳发展出来为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的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 制。“号”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王气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于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事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灭盛衰、之死去活来......。我认真阅读和研究已到手的两本《东马头李氏家谱》手抄本后,已明显地体会到了它的真谛所在,也感知到了“可读”的方方面面。
尊祖,敬祖,承祖,光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云: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先祖者,若木之本,水之源。是以先哲云:“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此,报本追远,乃仁人君子之要务也。中华民族自有文字以来,国有史,以载其治乱兴衰之由,府县有能,以记其地方风土人情。家谱之修,以明其祖之所自出,审其族之所由分。这本身就是尊祖、敬祖、承祖、光祖,是一种美德。家乘谱牒既是中国族姓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自古就有编修家乘谱牒的传统,早在商朝已有谱牒档案,官府还专门设置了掌管谱牒的官员。家谱修定,大规模始于唐贞观元年。诏文彦博修纂亲族谱,首皇亲,次外戚,后至五代失传。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编纂臣僚谱一卷,后庶士平民效修家谱,传至“文化大革命”,因破“四旧”而多遭毁灭。东马头李氏家族有人能把清光绪十年至十四年先辈们所修家谱手抄本妥存至今,实属功德无量。须知,家无谱,每遇世经人纬之变,祖垄宗墓失址.祭祀无依凭,其弊之一也;辈份紊乱,行次不清,其弊之二也;取讳重叠,命名雷同,其弊之三也;儒林显仕泯昧,名人轶事失传,其弊之四也;生辰总辰,山水甲口随测臆断,其弊之五也。如斯比比,有祖宗若无祖宗,有子孙若无子孙,岂不憾也。对此,决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努力把已经失缺的补回来。
怎么补?首先要从认识上补,要从对家谱的认识抓起。认识是纲,纲举目张。只有认识提高了,行动才会积极,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必须深刻地认识到,集家才能成国,无家何以立国?国史是记一代之盛衰,家谱以续一姓之长幼,其理至明,其义至肃。世间,草木有根,根深方能叶茂;水有源头,源远才能流长。人为万物之灵,岂无先祖乎?是人皆有先祖,而今人不知其始祖名某?高祖名某?显祖名某?虽有先祖,犹如无先祖焉!岂不惭愧之至!岂不愚也、昧也!岂不耻也、悲也!姓氏起源的历史源远流长,姓氏在历史上不仅是血缘的标志,家族的徽章,而且还表现了门第思想,宗法观念,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表征。这门古老的姓氏学无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和深人研究。
还要深刻地认识到,家谱是记录同宗共族之血缘集团的世系人物和优秀事迹、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历史图籍与画卷。它与地方志及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比如,人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若无毛细血管,人必僵死,若无动、静脉之回旋,周身亦无活力。家谱既是国之毛细血管,亦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中蕴藏着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历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家族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继承并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和启迪、教育后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一宗族的人们以家谱为其共同的精神依托,而家谱又把千百年来的子子孙孙紧紧地凝结成一体,使其每一代裔孙都在血缘与精神上与远祖相通,这种由家谱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祖训、家规、家风会扩展为地方风俗文化,最终汇总为民族、地域、国家文化。犹如条条小溪,汇入沧海。若无淙淙细流,何来茫茫海洋?修谱是爱家、爱国之举,绝非一族枝蔓之小事,更非什么封建迷信,拉帮结派,宗族主义。毛泽东指出:“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他还说:“祖都不敬,何谈爱国?”
家谱不仅关系到家风社风,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方方面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亦是社会的枝叶。细胞健康,枝叶繁茂,才能保证社会这棵参天大树之根基。编修家谱就是给细胞以营养,给枝叶以梳理修谱势必要念及自己的父母、先人,数及自己的子孙后代。常思父母养育之恩感念祖先荫庇之德,就会联想到血肉之亲,手足之情和天伦之乐,也自然会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点点蛆龋、种种矛盾。再者,修谱势必要联络族人,追踪先人,于是
已经疏远、形同路人、相逢多不相识的同宗同族,必然会为了同一目的又团结-起,亲密起来。人人牢记根本,探溯流远,排列昭穆,详记支派,以免出现长幼失序、世系混乱、婚姻班辈无章可循之现象。这也是修谱的又一重要意义之所在,多年来,国家一直提倡和谐、文明。而建立和谐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必须包括家庭的和谐与文明。而家庭和谐、文明的重要内容即是长幼有序,人人都能亲其亲,老其老、长其长、幼其幼。古人云:“人生百善孝为先”。尊长爱幼、孝敬父母乃处世做人之根本,这亦是编修家谱的主要目的和重大意义之体现。
总之,编修家谱以联疏远,继承嘉凤以彰文明。修谱就是敬祖,修谱更是孝祖。现今若不抓紧续谱,老人们逐渐离世,连竟有的一点记忆也无法记续。所以,在抢救族人史料的同时,一定要将今人和儿孙尽量记全记齐,勿使再漏。故此次修谱,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实际上,编修家谱也等于编修族史。既然是修史,那就必须发动族人高度重视,务必做到高德、真诚、务实、守信、完整、详尽、准确、精良。为达此目的,我在接受此任后,主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动了不少脑筋,而且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用大力,下功夫主导了此次编修事宜及全过程。针对东马头李氏开基始祖李开宗自明洪武四年迁来已发展至 25 世之漫长历史所造成的部分血脉传承关系资料不够完整、准确和家族文化、人物事迹等资料近于空白、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悲惨遭遇(特别是惨绝人寰的民国 32 年所经受的苦难)致使族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一些老者多数沦为文盲和半文盲)以及对续修家谱的认识不够深刻等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第一,与村党支部、居委会、老年协会以及族中老者一起,共同研究制定了《编修《东马头李氏家谱>工作方案》,强调了编修家谱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此次编修的主要为容,制定了人谱的原则,规划了工作步骤,作出了修谱时间表,并对整个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第二,成立《东马头李氏家谱》编修理事会,选举了领导成员,按《方案》以高度的责任心统筹编修事宜,坚持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督导催办,共同推进,做到不漏死角,狠抓落实。第三,先实验性地开展工作,组织热心族人收集部分资料,取得点上经验后,以点带面,全方位铺开。第四,利用族中长者和有威信有影响力的贤者、能人四处奔波,大造舆论,反复发动群众,营造编修家谱的浓厚氛围,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人心齐,泰山移。第五,在修谱过程中发现人才和积极分子,将其作为骨干,随时下达调查任务,并跟踪紧抓,迎难而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早出成果。第六,把“高度重视,增强责任心,务必认真仔细,反复核对甄别,切实弄清事实,有多少记多少,尽量记全记齐”等要求(特别是人名尽量以身份证或户口本登记为准,旁边注明多少世及辈分用字)贯穿修谱始末,严防出现差错和漏洞。第七,在经费筹集上采取赞助的办法,不摊派,不强求,赞助多少算多少,并指定专人管理,实施“阳光工程”,对所有赞助者,均将其姓名和赞助数额载入谱内,永志彰显。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调动了广大族人的积极性,使编修家谱的良好态势覆盖于全体族人,从而达到化畏难为热忱,化被动为主动,化无章为有序,化无为为有为,终使编修诸事达以顺利进行。
分耕耘,一分收获。说实话,此次编修家谱还是十分艰难的。我一开始就针对这个难题对族人说了“战略藐视,战术重视,持久作战,愚公移山”这四句话其义不言而喻。三年多来,为编修家谱,大家恪尽职守,尽心尽责,不计得失,呕心沥血,热情奉献,无怨无悔。经过全体族人的共同努力和做出巨大的付出后终使修谱成牒,方告大成,实可庆贺。这次所编修的《东马头李氏家谱》除序、前言、题词及有关的图像外,正文共分五部分,即第一部分:叙录篇;第二部分:族谱篇;第三部分:人物篇;第四部分:文化篇;第五部分,纪事篇。共 页。这里必须指出,先辈们续修家谱也是下了功夫的,一搞就是好几年,但仍有纰漏。当今吾族人口已逾万余,除多数仍居东马头外,还有一部分散居于其他乡镇、村舍,跨省者也为数不少,甚至还有定居国外的。此次修谱负责调查摸底者,人数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本人在文字编辑和校对等方面也会出现一时的疏忽,故差错、遗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祈族人多多谅解和包涵。然而,这次编修家谱英属东马头李氏家族前所未有之壮举,而且融人了吾辈的思想、文化、智慧和才%,也算是一大成果,上可告慰祖宗,下又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体族人亦感到欣慰与自豪。
下一篇:我是你太爷 ——无知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