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张海燕:“景州枣林张”祖训家规及其对后裔成才的指导激励作用

时间:2020/9/21 11:08:12 发布:新闻编辑部

一、前言——祖训家规是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中华,先有氏族,多氏族的聚居便形成了最早的国家雏形。因此,对中华民族来说,氏族,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源头走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和发展;氏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氏族文化,特别是祖训和家规,从祖辈向下辈一代代递传,成为每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本氏族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也使这个氏族具有了某种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符号。

在讲究姓氏氏族文化的中国,家族的兴旺发达一般都寄希望于后裔子孙的成长成才,而为了后代的成长成才,家规家训成为每个家族的精神支点,是后裔子孙成长成才的重要遵循。因此,家规家训成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家规家训对后代成才的作用,既具有研究历史文化的意义,也有如何促使儿女脱颖而出成才的现实意义。

我的桑梓祖地景,古称直隶畿辅景州,由两千年前古“蓧”国演变而来,以西汉大儒董仲舒故乡和抗匈奴名将周亚夫封“蓧候”而以文武双杰闻名天下。大运河贯穿南北,孕育了丰富的大运河景县段文化,具有鲜明的景县特点。“魏晋以来,三大著族支撑起景州主要的历史脉络……”。

景县历史上,曾经的明清知名氏族“景州枣林张”一族,按古《景州志》以及《景州笔谭》所载;“枣林张氏家族是继南北朝高封二氏之后景州崛起的又一名门望族。……明清五百年进士2人,举人16人,监生214人,贡生64人,为官者达374人。”。那么,“枣林张”家族为什么在景县明清历史上有这么多的后代子孙成才呢?这与“枣林张”家族历史上形成的祖训家规传家对后裔子孙的指导激励和约束相关。

二、明清时期景州历史上的“景州枣林张”家族背景

现河北省景县,古属“蓧”(又写成蓚,条)地,以董子故乡和西汉名将周亚夫封“蓧候”闻名,后成直隶畿辅景州,以始建于北魏高宗兴安年间(公元452--453年),距今已有1550多年历史的“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俗称“景州塔”而著名。据“景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前会长邓文华《景州笔谭》一书,自南北朝到清末,古景州历史上出现三大官宦家族:高氏、封氏和“枣林张”,其中“张氏家族是继南北朝高封二氏之后景州崛起的又一名门望族。明清五百年进士2人,举人16人,监生214人,贡生64人,为官者达374人……其家族之兴盛,取得功名、出仕为官人员之多,是唐宋以来景县历史上之佼佼者。正如张氏八世‘张文燝’于清康熙年间为其族谱作序所说的,‘始祖自寿光县迁景州,居五世而大,七世而显,远近之人咸称枣林张氏焉。’张氏九世张廷遴则写道,‘递传以后,子孙繁衍,且掇巍科,登膴仕者,踵相接也。’其语并非夸大其词” ①。

邓文华在《景州笔谭》一书中的这段话,引出了古景州历史上的著名家族“景州枣林张”,就是位于河北省景县东南部,与山东省德州市接壤的京杭大运河西5华里处的留智庙镇前枣林村一带发展起来的具有六百载历史的张氏一族。这古景州历史上的家族概念“枣林张”是如何形成的呢?据《张氏族谱》记载,这一支张氏系“明朝大移民”期间的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其始祖张原鲁奉永乐皇帝“徙海内大户实畿辅”诏令,由山东青州寿光县迁直隶景州之南“枣林”村,“居五世而大,七世而显,远近之人咸称‘枣林张氏’焉” ②;古《景州志》卷十三艺文篇“杂记类”第“三十页”中收载的“枣林张”十世知府张华年《古枣堂记》有句:“余家于‘枣林’(村)十有余世, 枣固先代所贻,相继培植,蔚为一家乔木。远近士大夫皆得知,而称之曰‘枣林张氏’。是家以地传地,以树传大哉……”。 ③

“景州枣林张”十五世,清嘉庆己卯科(1819年)举人,历任封巩县知县,彰德府知府,开归陈许兵备道,河南粮储盐法道,河南三次乡试入闱提调官,由军功保举赏戴花翎,钦加盐运使衔,从二品通奉大夫张畇(林西)于咸丰十年(1860年)镌刻的《张氏诗集合编》(五册九卷),在目前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以及上海图书馆有善本收藏,并收载于2015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家集丛刊》系列第10册中,共辑录“枣林张”八世到十五世48位有科举功名官职后裔的756首古典诗,并附生平按语,成为记载自“明朝大移民”后五百多年景县明清历史难得的原始史料,其序四中语“枣林张”始祖张原鲁迁居景州枣林村后,“起家桑农,耕读为训,至五世而显,七世而科第始盛。” ④

邓文华《景州笔谭》一书中“明清之际的张氏家族”章节中做了如下统计:“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长达5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枣林张氏取得科名及出仕为官的共有374人。其中,进士2人,举人16人,监生214人,贡生64人。以官品计,则正二品1人,从二品1人,正三品2人,正四品10人,从四品4人,正五品18人,从五品4人,六品及以下101人,因官受封命妇147人,子孙受封赠114人,载入民国《景县志》18人。当时主管:漕运,盐运,仓储,马厂等肥缺30人。因枣林张氏在各地为官和开店经商者甚多,世称其族人北上南下,行走海内,不用喝别家的水,不用吃别家的饭,不用住别家的店,以一地一氏,如此情形,世所罕见。”①

因此,“景州枣林张”在古景州历史上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张氏一族概念,在古景州的明清时期影响很大。

三、“景州枣林张”历史形成的祖训家规,具有激励后裔子孙奋斗成才的典型样本意义

在目前传至现世的“景州枣林张”三大家族历史文献《张氏族谱》、咸丰元年《琐事闲录》、咸丰十年《张氏诗集合编》,以及古《景州志》等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景州枣林张”家族都有哪些祖训家规和传家思想,并借鉴其对后裔子孙成才有怎样的激励作用。

1,“孝于亲,友于兄弟,宜尔室家”的孝悌文化是“景州枣林张”家族重要的传家思想之一

八世张文燝(附监生)在《张氏族谱》第一个原序中,当谈到“枣林张氏”这支张氏族人为什么在始祖自明朝永乐二年(1004年)迁景州之南后,能够“居五世而大,七世而显”的原因时,他采用了反问句式:“非孝于亲,友于兄弟,宜尔室家,推而睦媚任恤(?),以和气致祥,何自而然歟?”

“孝于亲,友于兄弟”典故源于《论语?为政》篇,意思是对父母上辈孝顺,对兄弟姊妹平辈则友善,就像施政那样自然而然。“宜尔室家”典故源于《诗经·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宜,和顺。意思是全家老少妻子儿女其乐融融和睦相处。

由此可见张文燝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了解很深,借用了《论语》和《诗经》中的典故来说明“景州枣林张”张氏家族的传家思想之一是孝悌文化。孝,指对父母上辈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平辈之间的友爱,也包括了家族分支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友爱。但这种家族内部的孝悌文化要体现在细节上。如何体现呢?八世“张文燝”接着在谱序里做了详细的描述:

“今夫水源之远者,其流长流之,细源之涓也,今夫木根之深者,其末大末之,微本之发也。是故吾家自祖宗以来,一人有喜,则聚族而庆之,一人有患,则聚族而忧之。长者一呼,幼者趋而承之,唯恐后焉。尊者一言,卑者敬而守之,毋敢失焉,何其风之古也。”

“何其风之古也”典故,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一人有事,聚全家族帮忙,这说明枣林张氏大家族成员是多么的团结和友好啊。

枣林张后裔的孝悌文化和义行,不仅反映在张氏族谱中,就是在古《景州志》上也有多处记载。例如对古《景州志》做汇总的《民国景县志》卷七“孝友”篇第31页记载,九世张国笵,本是明太仆寺正卿张文熙长子,顺治戊子举人,天性孝友,善承先志,长子一般会继承其父太仆寺正卿的宅第,但张国笵在分家后却以太仆寺正卿旧第悉让与两个弟弟张国鼎张国治而自购别室以居,另外生平慷慨慕义,对家乡很多人遇到困难时都慷慨资助,景州志说其“为里党推重”;卷七“义行”篇第39页记载:“九世张国哲张燕誉张国常三兄弟自小至老和睦相处,食则同案。燕誉子十世张梦龄(廪贡生)慷慨乐施,饥疫交作时多次为乡民资饘(稠)粥药剂,被朝廷旌门匾‘儒宗民表’,后又赠牌坊‘善人乡里’”;卷七“义行”篇第41页记载,八世恩贡生张文卓勇于为义,每遇灾年,都大锅煮稠粥赈济吃不上饭的灾民,而张文卓的孙子十世张嵩年,附贡生出身,任皇宫内府光禄寺典簿,候补主事,钦差富新仓监督,在宪皇帝雍正登基次年特召入宫养心殿议事,特授户部贵州清吏司员外郎加一级,诰授奉直大夫,再授朝议大夫(从四品),在《景县志·循吏传》有如下记载:“嵩年十三补博士弟子员。父殁,友爱季弟。官户部,以廉能闻。记名,将擢用,旋以请归。其弟华年多子女,推产资其婚嫁。岁时出廩积以赒贫乏。初议惠民渠为一州水利,赞于守者甚力。卒年六十九。”

这短短的记载里反映了张嵩年以下的个人信息:一,十三岁补博士弟子员,可见从小聪明;二,父亲死得早,长兄如父的照顾弟弟华年;三,在户部做官时以“廉洁”和“能力”闻名官署,巡视的上峰记下了他的功绩,要提升他,他却辞官请归;四,弟弟华年的子女多,都是他出钱为他们资助婚嫁的费用;五,过年时拿出自己的积蓄赈济贫穷者,实际就是做慈善;六,筹划修“惠民渠”,并出大钱赞助地方官修“惠民渠”,以造福乡民,景州地方官都大加赞赏。死时六十九岁。

也就是说,在景县清朝几百年历史上对古景州沿渠村庄排涝抗旱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大名鼎鼎的惠民渠,其修建还有枣林张十世张嵩年的功劳呢。

《景州志》卷十三“杂记”篇第33页收载了张嵩年弟弟张华年“重浚惠民渠记”,老政协主席邓文华先生对这篇文章曾经有过解读。

类似枣林张后裔的孝友义行记载,尚有多处,不胜牧举。这与后裔遵循祖辈的孝悌文化密切相关。

2,“枣林张”家族传家思想之二是“以耕以读,克勤克俭”,在以农事谋生的同时,不忘兴盛发达的“习训典传”

九世张国常(廪贡生)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所撰《张氏族谱》第三个原序中有下列文:“明永乐二年始祖讳‘原鲁’公自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卜居于兹,初明农事,习训典传,至五世有補博士弟子员者。厥后宗支繁衍,领乡荐者,有入捷南宫者,有入内而冏卿铨曹,外而郡守县令,联翩蔚起,可谓彬彬称盛矣。”。

博士弟子员:古代官学博士所教授的学生。博士是古代朝廷官府认可的官学老师, 与现在的博士概念不同。领乡荐: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省级乡试,取得“举人”资格,是为“中举”。按《景州志》,明清期间枣林张有16人中举。入捷南宫:南宫指皇帝殿试,入捷南宫指通过殿试,进士及第。就是说,“景州枣林张”这支张氏族人,在从事农事的同时,不忘兴盛发达的“习训典传”,至五世就开始有族人考取国子监太学科举功名,既有在朝廷内做内官的,又有做知府县令外官者,接连不断,彬彬称盛。

这里特别提一下囧卿和铨曹。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的三品大夫,此指“枣林张”第一个进士八世张文熙官职经历。《景州志》记载:张文熙灿衡,明万历壬子科(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癸丑科(公元1613年)进士。授山东青州府乐安县知县,补兖州府东阿县知县,钦取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江南,巡视九门,历任太仆寺正卿,资治尹,诰授大中大夫(正三品)。所著有《如是言》及《平情录》,崇祀名宦乡贤,学者称为雪庵先生。《景州志·乡贤转》还记载,张文熙在太仆寺正卿任上为景州解除了马政人头摊费和配盐税费过重的弊端,获得家乡人的赞誉。

铨曹:朝廷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长官。此指“枣林张”第二个进士九世张国枢官职经历。《景州志》记载:张国枢时宰,号环生,明崇祯乙亥(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拔贡,己卯(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科举人,庚辰(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科进士,授山西太原府榆次县知县,补江南常州府武进县知县,钦取刑部山东司主事,调吏部验封司主事,吏部稽勋司郎中、吏部文选司郎中、奉政大夫(正五品)。张国枢的为官经历正好经历明清朝代转换时期,成为研究明清转换时期明朝命官接受满清皇朝经历的少见样本。

而十世张华年(岁贡生)在清朝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所做的老家谱第五序中也说:“余先世……迁直隶卜居景州之南枣林,以耕以读、克勤克俭,历今三百余年,相传一十四世。其掇巍科、登仕版、举乡饮、入贤祠及巾帼中之节孝贞烈者,代有其人,此固盛世之洪仁,亦吾祖宗之垂荫也”。

巍科,指高级的科举考试。掇(音duō),摘取的意思,掇巍科的全意就是在高等级的科举考试中获胜好名次。仕,官的意思,登仕版就是上了官员榜单,做官了。“乡饮”本是古代历朝历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到了明清时代,该习俗更为隆重,民众把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义举社会、有崇高社会威望之人推荐为"乡饮大宾",县府每年从财政支出十万两官银用于举办"乡饮大宾"活动,以弘扬其风节,彰显社会和谐温惠,其声势犹如清代康乾盛世在皇宫举办千叟宴一般隆重。

十世张华年序里的这段话,实际是说枣林张氏家族中人才辈出的盛景,都是由于在“祖宗之垂荫”激励下,后辈人不忘努力,“以耕以读,克勤克俭”的结果。

在中国漫长的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封建帝制农耕社会,单纯的耕种,即使在田地使出了100%以上的力气,也不会使一个家族兴盛发达,一个大家族兴盛发达的途径,只能是以耕以读,求得科举上的成功,从而获得出仕的资格,方才有家族出人头地的发达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枣林张氏”先辈们“以耕以读,习训典传”的传家思想体现了在耕种好田地,有基础生活资料的基础上,不忘读书,求科举出仕的发达机会,显得多么的既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啊是吧?

在克勤克俭,习训典传的家规指导下,十世张华年也非常成才,《景州志》记载经历如下:张华年西岳,号丹岩,别西邨,岁贡生,任江南江宁府管粮同知,升江宁府知府,诰授中宪大夫(正四品),补池州府知府,升河南南汝光道按察使司副使,内用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加一级政,补安徽凤阳府清军同知,配田氏,诰封“恭人”。

关于耕读传家对后代成才的激励作用,枣林张十五世张畇(举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所著的《琐事闲录》下册中记载的家族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吾家始祖‘原鲁’公于明初永乐二年自山东寿光迁来之日,原偕范姓同徙。初至时,‘原鲁’公居西村,范姓居枣林,其家乃夜夜闻鬼哭之声,与‘原鲁’公互易其居始安。迄今西去三数里皆系范姓,所以即呼为‘范庄’,人丁虽亦数十户,惟数百年来只以农商为业,绝少读书之人,近始有入武庠,或援例入监者。可见,虽有福地,亦必待其人。”

从十五世张畇的口气里,我们可以看出,“枣林张” 始祖张原鲁携姓“范”的同乡从寿光迁徙来到了景州之南安家落户,历史起点相同,“范庄”的范姓人数后来也不少,但由于不注重读书,数百年来主要是以农商为业,出仕的很少,显然不能与枣林张氏的兴盛发达相比。“枣林”本是福地,但也“必待其人”才行。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相距仅三里地的“张氏家族”和“范氏家族”,起点一样,一个注重读书,一个不注重,数百年后,家族的兴盛发达程度相差甚远。

现在的“范庄”在“前枣林”村西边三里处,与以上记载相符。原来范庄是这么来的,与前枣林同时建村,两个村还有这样的“渊源”。

顺便提一下,张畇这段记载即使对景县村庄来历的考证也极有历史价值,其实反映了前枣林和范庄两个村庄的确切来历:是在明朝永乐二年,由山东寿光县移民建村的。但笔者有兴趣查了“河北省景县地名办公室”于1983年2月出版的《景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在456页对前枣林及455页对范庄村的来历描写上,说是据传明朝初期由山西洪洞县的人迁来建村的,显然这种“据传”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希望景县地名办公室人员能根据“枣林张”十五世张畇的记载予以更正。

由此可见,中国的族谱资料,同国史及地方志一起,成为考证修正地方历史史实的重要文献。

3,强调族群再大,族众再多,均出自始祖一人之身,以凝聚张氏家族族众的“家族一体”向心力

在第九世张廷遴(监生)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所作的家谱第二个序中,说到始祖公讳“张原鲁”:“……遂迁于景州之枣林而家焉,递传以后,子孙繁衍,且掇(duo)巍科、登膴仕者,踵相接也,此孰非我祖宗一人之身所荫庇启佑者耶?”

膴(音wǔ)仕,高官厚禄,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

九世张廷遴强调的是,家族昌盛之势,源自祖宗一人之身荫庇启佑。

十世张羽亮在《张氏族谱》第八序里也说:“自鼻祖以至耳孙,虽区分散处,递而上之,则皆本乎一人……”。

十世张羽亮的经历是:九世进士张国枢次子,附生。也是八世进士张文熙三弟张文俊的孙子,在《张氏诗集合编》中留有“瞻汉堂诗”二十八首。

在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十一世张劬(附贡生)谨撰的老家谱第六序中,有下列文:“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百世之子孙未有忘乎祖者。而祖则既往矣,虽曰追远,卒不可得而追矣。然其一气之所传子孙之继继承承于千万年者,皆其一人之身也”。

十世张羽亮和十一世张劬强调的均是,子子孙孙千万年,人数再多,也是一脉相传,都出自始祖一人之身。每个人都要想想自己的根本和本原,不能忘记祖宗。

十三世张殿甲(附贡生)对自己本原的事情想的明白,对大家族中族人之间如何相处的好思考的深刻,他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在老族谱的第一个“跋”中说: “敬读谱序九章,约皆本先世之仪型,为后裔之针砭,家居则孝悌,耕读出仕则廉洁,勤慎讲礼仪,知尊卑,崇勤俭,戒淫逸,深切著明,奚能更益一辞。盖富贵、好礼、贫贱、安分、困享原无定命,感召由于一心,生忧患,死安乐,愿与吾族共享劝勉焉……溯流穷源,知族姓繁衍其初皆一人之身也,将必有感慨太息,恻恻于怀者,孝悌之心真可以油然而生矣。”

张殿甲把老族谱中的九个“序”当成后裔需要遵循的“章法”和“仪型”,在家要“孝悌”,读书做官了要廉洁,知道长幼尊卑,崇尚勤俭,戒淫戒逸,张氏族中之人应该相互共享,相互劝勉。如果“溯流穷源”,“族姓繁衍”的再多,但“其初皆一人之身也”,最后还是要溯源到始祖一人身上去,这样后裔子孙自然是“孝悌之心真可以油然而生矣”。

 4,“景州枣林张”先人遗训:“穷居则孝悌力田,出仕则鞠躬尽瘁”。

十世张华年在清朝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所做老家谱第五序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伏思祖宗数百年来忠孝传家、淳朴相尚,是以克昌厥后,余庆攸长。余今退归林泉,将谱牒刊刻成册,携分族众,惟望不时翻阅,咸知支派虽繁,皆出一本,各宜敦睦宗族,共相式好。追思水木根源,恪守先人遗训:‘穷居则孝悌力田,出仕则鞠躬尽瘁。顾礼义廉耻,知尊卑名分,毋荡检,毋踰闲,名列史册,以光前烈’。是则吾之志也,实吾之所深望也。是为序。”。

可见,十世张华年记录下了对“景州枣林张”后辈来说很重要的先人遗训:“穷居则孝悌力田,出仕则鞠躬尽瘁。顾礼义廉耻,知尊卑名分,毋荡检,毋踰闲,名列史册,以光前烈”。

按照“穷居则孝悌力田,出仕则鞠躬尽瘁”的祖训,除以耕以读的后裔外,几百位有功名而出仕的枣林张后裔为国家朝廷和民众百姓在官位上鞠躬尽瘁,在明清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奉公治理的佳话。

比如,《景州志.乡贤传》 对八世进士张文熙的史迹有如下记载:“文熙豋万历癸丑进士,任乐安、东阿两县县令,有惠政,民咸德之。擢拜监察御史,奉命巡南直隶,执法不挠。还(指还朝),稽察光禄,晋太仆寺卿,所至裁员抑滥。初(一开始),馬政废而买俵(按人头摊费)之议起,积弊日久,累尽归民,每解一馬,费輙数倍,解户往往多破产;额盐(定额配盐)有一定章程,至是改为坐派一丁而派数丁之盐,商丁大困;时朝庭宵小用事,上下容忍为奸,侵夺无艺而“景”(指景州)尤被害。文熙既谢言责,不敢引桑梓嫌(解景州之患而避因景州人),侃侃持正论,卒汰解费十之五六,减改派者半。”说的是张文熙不仅在做县令,监察御史以及太仆寺正卿时尽心尽力业绩突出,而且不顾奸臣们偏袒家乡的指责,对家乡景州的养马摊派费以及商户的盐税摊派都减去一半以上,大大减轻了家乡人民的摊派负担。这段记载不仅反映了张文熙为家乡百姓办实事的事迹,实际还涉及了古景州明朝时的马政,配盐制度,历史价值无可替代。

而九世进士张国枢的为官之德和能力则体现在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进太子太傅的杜立德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公自外吏入为刑部主事,改吏部,历四司,晋文选郎中……”,这说的是张国枢的为官经历;“及当国家利害,辄毅然持正而不苟,此其人自命当何等也,盖有古蓧张公其人云……”,说的是张国枢为官时为了国家利益敢于担当负责的精神; “公明习吏治,若自性成,不为虎蛇滋害,且事至,片言立决,案无积牍,庭宇顿然改观。”就是说,张国枢的为官处事,能够让官场“顿然改观”;

“上台交牍荐剡,以公之吏治文章俱第一。” 是说张国枢治理经验和章法在朝廷奏报中俱显示出是官员中的第一名;“其端方使人畏服,一时治绩实不愧为循卓最也。” 名词“循卓”,是何意呢?意思是说吏治清明,政绩卓著,张国枢也是之最第一;

“大冢宰特疏言铨曹重大,选务殷繁,非公莫胜其任,公于是晋文选郎中。公于受事之后,捐縻矢报,铲尽从前积弊,一 一裁决于心。” 这个古代官名“大冢宰”来自《周礼》,与其他五官(地,春,夏,秋,冬)并列,称太宰,但“冢宰”则总领百官,为“五官之首”,实际应是指皇帝之下统领百官的宰相。“铨曹”就是文选司郎中的别称。可以看出,国枢公的文选司郎中官职是宰相亲自向皇上举荐,并得以任命的。而国枢公担任文选司郎中一职后,也没有辜负宰相的举荐,“铲尽从前积弊,一 一裁决于心”,干的非常漂亮;

“乙未秋上命考天下应选官员,分上中下三等,公甄别其尤者若干人,捧册引见。上见公丰神闲雅,举止从容,慰劳有加,特赐宴赏,亦异数也!”乙未年指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为为国家选拔官员,国枢公带这些候选官员面圣,本来一大帮还没有做过官的候选官员会不懂规矩,显得乱点也正常,但国枢公将这些官员分成上中下三等有次序的让顺治皇帝过目,给顺治皇帝留下的印象是“丰神闲雅,举止从容”,最后对国枢公“慰劳有加,特赐赏宴”,这在文选司郎中的历史上不多见(亦异数也),是顺治皇帝对国枢公的特别器重之举……

枣林张另一位经历也比较特殊的九世是张芝眉:廪贡生,任直隶顺天府永清县教谕,升国子监点簿,大理寺司务,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山东清吏司员外郎,湖广清吏司郎中,历任江南安庆府知府,诰授中宪大夫(四品官)。从做官经历看,张芝眉在有司法刑侦性质的大理寺和刑部都做过官,然后是安徽安庆府的知府。

《景州志·循吏传》有一段张芝眉破案高手的记载:“芝眉初任西曹,平反无数。守安庆,孀妇子五岁,宗人利其产,沉之于江,历讯无据。芝眉刺得实,既而尸获焉。穷治伏辜,咸称神明。岁漕每一艘馈守金六十两,芝眉至,卻之,立石永禁。予告归,八十一卒。”西曹既是官名,也是刑部的别称,也就是说,芝眉在刑部任职不久,就破了很多的案件(无数)。任安庆知府时,碰到了一个复杂而以前的知府很久没破的案件(历讯无据),一个“历”,说明以前的知府升堂审讯过多次了,但就是破不了。张芝眉就任知府后,将这个久讯不破的案件“刺”得“实”,一个“刺”,说明芝眉对案情本质的穿透力,一下子把案情的来龙去脉刺探清楚了:原来是一个寡妇带一个五岁大的儿子,因为丈夫死了,本宗族的一个兄弟想霸占这份遗产,而将寡妇的五岁儿子沉到江里淹死,然后想赶走寡妇,霸占遗产。张芝眉通过微服私访四邻,刺探得知了案情后,立刻拘捕作案的宗人,并起出沉江的孩子,孩子身上拴着这个宗人的绳子,作案的宗人在事实面前无法抵赖了,只好抵命。当地老百姓都觉得新来的知府一下子破了很多知府久破不了的案件,方知新知府真是神明啊,从此张芝眉在安庆府老百姓中有“神明知府”美誉。

安庆位于长江边上,船运码头发达,但历史上流传下来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因为货船漕运一般都是做大生意的富人开办的,这些船运富人为了漕运顺利和官府的保护或不找麻烦,每艘货运船都要上缴安庆知府六十两金子,相当于行船保护费,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一直延续下来。这不收白不收的收费,张芝眉任安庆知府后却立刻就给废除了,还立了石碑永远禁止再收费,相当于自己把自己的财路给堵了,在这老百姓眼里简直是清官,青天大老爷啊。可见,在天高皇帝远的清朝封建帝制时期,张芝眉作为安庆的地方最高长官,竟然自己将自己可以白得的财路堵死,这是多么高尚的人品啊。

朝廷非常满意张芝眉在安庆府做知府的清誉。从张芝眉所做的家谱第四序我们可以得知,张芝眉曾经在安庆知府任上生过病,然后告病回家养病,在老家养病的“林泉之暇”编纂家谱。养好病后朝廷又派他做安庆知府,一直到老年了,予告归:清代,官吏年老要求告老回乡,实在年老干不动了,朝廷才允许回老家养老。相当于做了两回安庆府知府,因此家谱的记载中有“历任安庆府知府”的说法。好人长寿,活到八十一,在清朝时期七十古来稀的生活水平下,八十一算是超级长寿了。

枣林张还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十世张羽绂(岁贡生),因为救灾而累死在赈灾的官位上。《景州志》卷八“仕迹”篇第七页记载,临清志记其做临清知州时,“有政声,性廉洁,州衙中所用一床一几一盎一缶皆泛舟取之于家”,廉洁到州衙中的床,茶几,茶缸,锅碗瓢盆都从家里运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清发大水百姓受水灾,作为知州的张羽绂则变卖自己的家产买米赈济百姓。有一个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向旗人卖自己的女儿活命,张羽绂知道后,出钱买回将女儿还给这个汉族百姓。康熙帝南巡时听说了张羽绂的事迹,特向张羽绂“赐蟒衣诗扇”,以表彰其爱民若子的情怀。“以卓异同知绍兴,摄严州府,办赈三衢,劳瘁致疾,卒于官”。就是说,朝廷因为张羽绂的优秀和廉政而让他同时做临清绍兴和严州三个地方的知府(州),署理三个州府的赈灾,劳瘁得病而累死于官位上,可谓为三个州府老百姓的赈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生命践行了“出仕则鞠躬尽瘁”的先祖遗训。

前面提到的十世张华年,人品和经历也很了得,这在 “安州陈真华丹岩张公墓志”(张华年号丹岩)体现出来了。我们先看看第一小段:“公生而端凝简重,至性过人,父奇之,常语人曰:‘是子必燿祖宗’。德州田香城先生爱其才,以女妻焉。”“燿祖宗”,就是给祖宗争脸的意思。这段是说,张华年一生下来就显得端重,还聪明过人,他父亲都奇怪怎么这么聪明呢,常常对别人夸自己儿子:“这孩子以后必给祖宗争脸”。德州的田霡田香城先生特别喜爱张华年的才学,把女儿嫁给了他。我们回头再看看家谱对张华年的记载,“配田氏”,那必定是德州田香城先生的女儿了。

奇特的地方在于张华年墓志中所描述的破案环节:“乙巳(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公始仕,授江宁府管粮同知,升江宁、池州知府,己巳(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特擢河南分巡南汝光道。公学古人官务,持大体,不屑屑,以综核为能。及临大事,判疑狱察,积弊则片言剖析,洞若观火。太平芜湖有疑案廿余年未结,株连无辜百数人,制府稔公才,特檄往勘其狱。公虚公体,访廉得其实,一讯輙服,制府益器重之。是后雨江疑狱多委公平反者。后守池州,兴学校,劝农桑,十余年间,士掇巍科,民饶盖藏,迄今尸祝弗衰。”

这第二段除了官职的描写外,特别说了其能力是“持大体”,“以综核为能”,尤其是在破案的“大事”方面,可以做到“判疑狱察,积弊则片言剖析,洞若观火”,对二十多年未能破案株连一百多人的芜湖疑案,微服私访获得真实案情,只升堂审讯一次就使犯罪者服罪,同僚官员们也都服了,以后再有疑案一般都请他去破案。除破案外,对池州府的治理也是成绩斐然,有口皆碑。“尸祝弗衰”的意思是死了很多年了民间还没有忘恩而一直在不间断的祭奠他。

最后一段描写的是张华年对家族的贡献:“治柳园数十亩,罢归养疴其中,谨率族人定祭礼,立宗法,捐置祭田。为长久计,一切家政尤多所建置焉。”刚直的性格肯定得罪了上峰,“罢归”就是被罢官了。但被罢官后却没有颓废,还能够“率族人定祭礼,立宗法,捐置祭田”,从长久的角度来建置家族事务,值得后辈学习效仿啊,是吧?

这里提到张华年“治柳园数十亩”,《运河文化》总第三期曾经登载一篇顾书芬的“前枣林张氏柳园”文章,可见是有历史依据的。

清朝时中国疆域很大,边疆治理就会成为地理上的问题,而枣林张后裔在清朝边疆州府治理方面也有贡献,十二世的丽江知府张恩世就是清朝在边疆州府做知府的典型代表。《景州志》和《张氏族谱》记载:张恩世茀园,号蒙溪,岁贡生,任户部司务枢司务,升云南广西府知府,请训时因“奏对称旨”,蒙赐御书貂皮紫金锭香配,特调丽江府知府,加三级纪録四次,纪功二次,纪大功二次。从这个记载的另一个角度,我们现在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清朝对边远省份州府官员的管理体制,皇帝给予边远省份的知府官员有面奏的权利,有时为了笼络边远知府安心边疆的治理,皇帝还对官员有个人物品赏赐,以示恩加宠信,比如皇帝就因为对张恩世的治国理念面奏时很称(chèn)心如意(奏对称(chèn)旨)而赐给做知府的张恩世“御书貂皮紫金锭香配”,让做臣子的张恩世感觉皇帝很信任他,也感觉荣光。从纪功记录看,说明张恩世丽江知府做得不错,对边疆州府的治理有成绩,获得朝廷加级纪功,鼓励安心边疆治理。张恩世有《赴滇日记》传世。

除文官外,明清时代“景州枣林张”张氏家族也出了不少武官,其中以十三世张宁最为典型:张宁树屏,号砚农,一号台门监生,任江南泗州卫,后帮领运千总,升福建延平城守右营守备,长福营押司,升陆路提标前营游击署左营中军恭将,候升恭将,奉派海口防堵,拿获巨盗,蒙督军专折奏话,奉旨兵部议叙,加三级,诰授武义都尉,晋升武显将军(正二品)。通过张宁的武官经历,大体上可以了解清朝的军队建制和武官制度。

枣林张著名的出仕人才还有十五世张畇:林西,号甸南,嘉庆己卯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丙戌(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大挑一等捡发东河,借补河南中牟县上汎县丞,调卫辉府封巩县知县,升归德府商虞通判,开封府下北河同知,特旨赏戴蓝翎,以道员归河南补用,道光己酉(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科河南武闱提调官,历署彰德府知府,开归陈许兵备道,特放河南粮储盐法道,咸丰辛亥(咸丰元年,1851年)、壬子(咸丰二年)、戌午(咸丰八年,1858年)三科河南乡试入闱提调官,由军功保举赏戴花翎,钦加盐运使衔,例授中宪大夫,晋封通奉大夫(从二品)。张畇的官职经历给现在的我们提供了清朝时期好几个有意思的官制体例:第一,县丞、知县是一个系列,属行政权系列,而“道员”系统属另一种官员系列,张畇分别做过县丞,知县,兵备道,粮盐法道。张畇在咸丰元年(1851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琐事闲录》及其续编各两册,成为研究19世纪时古景州乃至华北历史的难得资料;咸丰十年(1860年)收集镌刻了枣林张氏家族除族谱以外另一种重要的家族历史史料----《张氏诗集合编》(五册九卷)中立堂藏版,上面载有48位“景州枣林张”后裔的七百五十六首诗及他们的生平按语,反映了颇多的古景州明清历史。

枣林张出仕后裔遵循先祖“出仕则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情怀,得到了治理区老百姓的爱戴,也为家乡古景州赢得了人才声誉。更早的古《景州志》记载,八世进士张文熙做东阿县令(明朝,公元1614年左右)时“遇歉岁发余廪赈贫乏……东阿民为立生祠。”古代饥荒年是要饿死人的,粮仓也是朝廷命脉所系,饥荒年向百姓开仓放粮,县令来自朝廷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而张文熙却以老百姓活命为首要,开仓放粮,救活了东阿饥饿的老百姓,东阿的老百姓也没忘了张文熙的雪中送炭和活命之恩,给他在东阿立了“生祠”拜恩。二百多年以后,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间,在十五世“张畇”所著的《琐事闲录》中,关于这个“生祠”,有如下记载:

“家太仆公“文熙”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由东阿县钦取御史,升太仆寺正卿,资治尹。任东阿时有政声,邑人立专祠祀之数百年。祠宇倾圮(音pǐ,坍塌),后人不知也。道光丙申(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黄倬山”大令“维翰”,补授东阿。“黄”与余有“管鲍之盟”,又遇“李吏白”夫子任东阿“学博”。夫子在余家授读最久,家世无不备知,因致书将太仆公祠宇重复修葺,并置社田使人监守,立碣为久远计。虽一时之遇,合实先人之灵,爽能于数百年后重复振兴,岂偶然哉?”(摘自清·张畇著《琐事闲录》(上))

不承想,在明朝万历年间东阿老百姓为“张文熙”立的“生祠”,各种巧合因素的凑巧,二百多年后,在清朝的道光十六年由于“维翰”还能得到重修。道光十六年的1836年,距现在的2020年还不到二百年,如果没有上世纪60年代的“极左文革除四旧运动”,也许还能保存到现在成文物古迹呢。不知现在的东阿县还能不能发现这个明朝的“张文熙生祠”遗迹否?

老百姓能够为官员立“生祠”拜恩,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官员为老百姓办了突出的超越一般期望值的大好事,是典型的获得百姓爱戴的好官。这既是这个官员自身的荣誉,其实也为出这样好官的家乡景州赢得了“景州出好官”的声誉,你说是吧?

5,枣林张家族内的慈善扶助----“义田”和“祭田”

在以农业为主业的清代以前的中国农耕社会,土地是主要的可以产出粮食食物使人温饱的财富形式,可以说,土地是人们的命根子。但在一个大家族中,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的变迁,以及家族中人能力和特长的不同,家族中可能会有个别的小家庭陷入生活困难的境地,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枣林张家族则涌现出一个向家族捐“义田”和“祭田”的十三世张殿甲。

张氏族谱》记载:十三世张殿甲,硕亭,号纳堂,附贡生,捡发云南候补通判,晋升同知职衔,勅授承德郎,以子“同郊”官恭遇圣恩加级请封,诰封奉政大夫,以曾孙“溍”官议封朝议大夫,乾隆壬寅(公元1782年)捐义田三百三十亩,立界勒石,乾隆乙巳年(公元1785年)捐祭田八百亩,呈官立案所著有《一枝山房诗草》(在目前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有善本收藏)。

“义田”就是将属于自己小家庭的土地捐献给家族公用,义田每年的产出主要用作赈济家族中生活较为困难的族人,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婚丧嫁娶时进行一定的资助。而“祭田”则是将属于自己小家庭的土地捐献给家族,祭田每年的产出用于大家族祠堂的祭祀、修缮以及族谱的续修费用。查阅经典,“义田”和“祭田”最早由宋朝以“岳阳楼记”闻名的范仲淹首创,是大家族内的慈善扶助行为,是把属于自己小家的财产捐献给大家族公用,是值得家族后辈们学习和继承的高尚行为。而张殿甲成为枣林张家族内部捐助,效法宋朝范仲淹扶助家族弱小的楷模。

《景州志》卷七“义行”篇第43页也记载:“张殿甲……兄弟间推有让无,孝友素著,济人瞻族,施棺木,舍冬衣,建家塾,裕后昆,力敦古,有汉张长公之风”

可以看出,十三世“张殿甲”在自己小家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的情况下,还能够考虑到大家族的利益,为整个大家族着想和谋划,值得家族后辈景仰。

在枣林张老族谱的最后修订人十六世张鸿熙(监生)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所作的最后一个“跋”中,提到“节省毕有存储,虽不敷用,亦即续修”的话,这“毕有存储”,应该是枣林张氏家族中的“祭田”历年产出的存储,笔者猜想,张殿甲在1797年左右给枣林张家族捐献的“祭田”,应该是在以后年份的枣林张族谱续修中发挥了经济支撑作用,十三世张殿甲为“景州枣林张”的《张氏族谱》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6,枣林张家族的“家祠会记”

枣林张氏家族自明永乐二年(1404年)后在景州崛起并发展的越来越大,明清五百多年间,枣林张氏大家族是如何“敬宗收族”和“睦族”的呢?族人是如何聚会的呢?正好十世张森(附生)于乾隆十七年(公元1742年)在张氏老族谱九个序后留下了一篇“家祠会记”,解答了这些疑问。我们先来看看原文的第一段:

“昔刘漫塘先生每月朔旦必治汤饼会族,曰:‘今日之集,非以酒食为礼也。常宗族不睦,多起于情意间隔。今日会饮,有善相告,有过相规,有故相抵牾者,彼此相见,亦相恩于杯酒间,庶为有补耳。今人只以酒食为报施之礼,凡相会时言不及义,殊失古睦族之意也。’至哉斯言,可为有家者风也”。

这个刘漫塘是谁呢?查史料,就是宋朝的“刘宰”,号漫塘,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做官廉洁能干,受过宋朝皇帝嘉奖,在文学上也很有成就,文风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刘宰在治家上也很有一套,每月的朔旦也就是初一备好点心小吃召集全族人会面,为的不是大吃大喝,而是为了族人之间相互熟络,平时族人之间有小别扭的趁这个机会说开,起到“睦族”之意。因为刘宰的廉官能官和诗文才华的影响力,其治家的方法也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大家族产生了影响力,所以枣林张氏家族的十世“张森”称赞昔日宋朝的刘宰刘漫塘“可为有家者风也”。

那枣林张氏家族在“睦族”方面是如何做的呢?张森的“家祠会记”的第二段说到了这些:

“吾族家祠之会,匝月一举,代相为主,聚处言欢,盖与漫塘先生之意若合符者。至元旦、清明、中元、冬初四大节尤为盛会,牲杀器皿,靡不丰洁,长幼卑尊,跄济肃雍,瞻拜一堂。祖宗顾之想也忻然乐也。吾愿世世恪守此规。因记漫塘先生之言悬诸广壁,以备观省,庶此会之常行于不废云尔。”

匝月,就是满一个月的意思,枣林张氏家族的“家祠之会”,满一个月举行一次,轮流坐庄,大家聚会在一起相互言欢,与宋朝刘宰的“睦族”思想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枣林张氏家族在祭祖的四大节日元旦、清明、中元、冬初举行的家族大会尤为丰盛,对先祖们的祭拜也隆重的很,当时的盛景张森描述的足够细致了,想必祖宗们看到这种盛景都会“忻然乐也”。

张森接着的意思是愿枣林张氏家族世世代代遵守此规,并把刘宰刘漫塘先生的“睦族”名言悬挂在家祠墙壁上,供大家时常观看反省,籍此希望枣林张氏家族的家祠之会常常举行下去。

这篇“家祠会记”的历史价值在于,把枣林张氏家族,其实也是中国每一个家族都有的家祠所具有的意义,族人如何敬宗收族睦族,以及对历代族人所起的凝聚作用和精神象征做了一个勾画和描述。

四、总结

其实,中国作为一个最早由氏族集聚而成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首先属于自己的家族,然后作为一员汇入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家族文化,往小处说只是家族成员的小文化,放大处说则是汇成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分支。家族中的祖训家规成为家族中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守的章程和价值观,具有了家族特色和文化含义,成为约束和激励后裔子孙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而每个家族文化的汇合则组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合流。祖训家规是家族文化的支点,传承好祖训家规,就会起到敬宗收族,教化后裔,凝聚人心,家族和睦的作用。家和万事兴,族兴则民族兴,祖训家规家族文化已经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上起到源泉支点作用,也必将在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到传承弘扬的更大杠杆支撑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总结祖训家规的现实和未来意义,不知你有同感否?

参考资料:

①  ,邓文华著《景州笔谭》,景县文丛编辑委员会系列之一,2002年10月出版,第188页-206页

②  ,起始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历经八版续修流传至今的“景州枣林张”《张氏族谱》,最近世版系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版,民国十一年(1922年)续修宗祠藏版一函四册

③  ,耿兆栋,董大年修,张汝漪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版《民国景县志》影印本,江苏古籍出版社,“河北府县志辑”系列第50册。

④  ,徐雁平,张剑主编《清代家集丛刊》系列第10册收录“景州枣林张”十五世,清嘉庆己卯科(1819年)举人,从二品通奉大夫张畇1860年镌刻《张氏诗集合编》全套九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第1-462页。

张海燕.jpg

作者张海燕简介:

具有大学教师、医药企业高管及企业PE价值投资的三重经历:药学本科及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历,历任大学教师,跨国及国内制药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位,从大学教师成功转变为跨国制药企业职业经理人;自2007年以来,被巴菲特“以企业经济价值创造为中心”的价值投资商业思想所吸引,研究并实践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和伯克希尔公司“投资和经营的交叉型商业模式”,写出了《投资伟大的企业----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于2010.1.1正式出版发行(网上可搜出简介),从此将人生奋斗目标由企业职业经理人调整为优质企业股权投资者。

根据社会人不外乎做雇员,做企业或做投资人这三个收入来源的情况,形成了“上半生”和“下半生”不同的“人生经济哲学”:“上半生经济哲学:以专业和职业特长为基础在职场打拼,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和职业特长,以自己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投入做好职场‘提桶人’角色,赚取‘人生第一收入现金流’----工薪收入,讲究的是‘自身努力很重要’”;“下半生经济哲学:利用自己对商业创富原理的认知和工薪收入积累作为‘第一桶金’的资本,借助于优势公司股权的‘消费者剩余’及‘股东超额剩余价值’创造的‘商业逻辑’之自然成长力量,打通‘人生第三收入现金流’的自然流入‘管道’,由‘提桶人’的经济收入角色向‘管道人’的经济收入角色转化,赢取优势股权经营的‘人生第三收入现金流’----股权红利收入,实现人生财务自由,讲究的是‘选择比自身努力更重要’”。

新的人生目标是,通过投资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以及宽广“护城河”的优质企业股权,实现人生财务自由,并在人文历史,人类社会优秀制度建设方面有所醒悟和建树。

上一篇:聂振强、陈军英:传承姓氏家谱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一篇:杨连新:浅谈寻根建谱传承文化的意义与过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