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伟:有谱,才能做人做事靠谱,才能教化子孙,传承家风
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古老民族,撰国史、编方志、修家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每一部家谱都真实地记录着该族人自始迁祖以下历代名讳,从他们子嗣承继情况可以看出他们人丁是否兴旺,从生卒年上可以算出一个家族的平均寿命以及立子年龄,即代龄;根据他们的配氏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世代亲眷;根据他们的学历知道他们受教育的情况。一部完备的家谱也是一部家族发展史、生命史、生育史、婚姻史、教育史。家谱应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
古人云:有家谱的家庭,属于耕读靠谱之家;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于名门望族之家;有家谱、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谱、家规、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谱、家规、家训、家风的家庭,曾经属于帝王将相之家。没有家谱、家规、家训、家风的家庭,就缺乏延续家兴业旺的环境。孔、荣、钱、曾等著名家族之所以家兴业旺、人才辈出,是源自于这些家族均遵循着延续家族兴旺的伟大秘诀:修家谱、守家规、遵家训、树家风。
每个家庭都企盼后代子孙成人成才,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后代子孙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呢?是孝。孝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保障每个家庭幸福生活的根本,更是后代子孙成才的原始动力。修谱即是行孝。故民间流传说:30年不修谱,视为不孝;60年不修谱,视为大不孝;90年不修谱,视为家族中严重缺乏孝文化教育。古人云:人生有五大灾难——天灾、人祸、盗贼、官符、不孝子孙。由此可见家庭出现不孝子孙是何等的不幸。因为不孝则不和,不和则贫穷,贫穷则无知,无知导致疾病,疾病导致家庭衰落乃至灭亡。很多事实证明:不孝是无数家庭不幸福的重要根源。
好好多读家谱,增进族间的亲谊,懂得尊崇先人的美德,发扬光大,实乃构建和谐社会所必备的要素。时时翻阅家谱,历代先人名讳,赫然列在目前。他们的生、卒、配、葬、子嗣、业绩也都跃然纸上,缅想他们的人生可以略知他们的为人,结合时代的背景,课教子孙,耕读传家,勤勤勉勉,兢兢业业,无非是要活得有尊严,让子孙有出息。这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为人的简单哲学。
万事皆应有谱,有谱的家庭才能实现做人做事靠谱,才能教化子孙,传承家风,人才辈出,才能使家族子孙光宗耀祖。对家族文化、祖先认识的缺乏,即使你生活得再富裕,家庭成员再充实,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是残缺不齐的文化贫困儿。没有家谱的家庭,如断根浮萍,无法感知世代传承的家族力量;没有收藏家谱的家庭,缺乏孝文化教育的工具;没有家规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没有家训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标准。没有对祖先的敬仰、亲族的情谊,忧不吊,喜不庆,蒙昧愚鲁,泯然无知。若干年后与草木同朽,没有任何痕迹,甚至连一根野草都不如。草枯了,还有再发的时候,人死了,却如油尽灯灭,堕入黑暗的深渊,永世不见光明。尽管儿孙还在,但如果没有家谱,他们也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像一支无根的浮萍,在人世上东西飘荡,自生自灭。
我们感叹生命奇妙的同时,难道不应该躬身反省一下自己吗?我们应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还是志向坚定,有所追求?倘若我们错过这一段大好时光,以致岁月荒芜,一事无成,那么进入耄耋之年,则空自叹息,悔之晚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活过,总该留下点什么,所谓“前世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子孙不知古”。修好家谱是对先祖的缅怀和延续,也是对后人的馈赠和慰勉。
历史上,曾国藩花了20万两白银,用了20年的时间修成曾氏家谱大全。曾国藩九个兄弟姐妹绵延至今已经到了第八代,其后裔共370多人,其中卓有成就者近200位。如此兴旺长盛之家,可谓是治家有方、人才辈出,这与其曾氏家谱、家规、家训、家风对子孙后代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家谱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又是穿越时空的平民记忆。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水流千遭,必有其源。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本家谱,成为当代人们与祖辈们最近距离的接触。
由于资料缺乏,我高氏先祖高强之前的世系已不可考。尽管有人说我们高氏也是山西洪洞县迁居而来的,但查无实据,我们也不敢附会。加之高文科等人的墓碑没有找到,所以高氏世系中还有一些先辈的名讳待考。这是现在成书的《河南宛东高氏家谱》的极大缺憾。今后如果能够发现相关资料,那么,重修《河南宛东高氏家谱》时,高氏的世系肯定会更加完备。另外,由于时间有限,编辑不能逐家逐户走访,个别名字可能不准确甚至错误,在这里我代表编委会深表歉意。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下次编修时,我们的家谱一定会臻于完美。
族叔高永志、高永祥,不辞辛苦,广泛搜求,历时三十余年,终于理出了宛东高氏的根脉,探清了整个家族的源流,功不可没。红泥湾镇高庄的高永宪、高喜甫、高喜山等对其本村及外迁人口的普查整理也竭尽全力,基本理清了本村支脉及外出亲族的源流,功不可没。赵河街道大柴庄的高永庆、高永科、高永志、高熙东、高熙祥等人也在调查梳理本村高姓人口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整饬家风,编修家训,制定家规,续写家谱,为高氏后代子孙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次重修《河南宛东高氏家谱》得到了大冯营镇高庄、红泥湾镇高庄和大柴庄高姓族人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提供家族有关信息,自发自愿捐资助修(捐助名单另见《编修家谱捐助功德芳名录》),在此一并致谢!
高喜伟
己亥年正月初八
上一篇:我是你太爷 ——无知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