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陌林:胶州姜姓的来源及分布

时间:2020/3/12 10:01:06 发布:新闻编辑部

姜姓发源于山东,是齐国创始人姜太公的后裔,齐国的都城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东),胶州曾属齐国,又距姜姓的发源地临淄不远,按照奴隶社会世袭制度,姜太公的后裔定会有在胶州境内世袭官职或定居的。如果此论推测正确,那么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胶州便有姜姓人定居生活。胶州姜姓早期居民已不可考,据清·道光年间挖掘云溪河所得南宋时金朝大觉院功德碑,碑阴所列捐助人姓名中便有姜姓。可见唐宋时期姜姓人在胶州已有相当经济地位,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活动。有资料显示,胶州现在的姜姓人,大都是明初移民的后裔。明天顺年间,姜圭以拥戴功任兵部员外郎(翻阅家谱,说是兵部侍郎),这是胶州姜姓第一位知名人物。

姜姓是胶州一个比较著名的姓氏,分布比较广泛,人口众多,特别是从昌邑迁来的一支姜姓后来形成了望族,对胶州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重要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姜姓家族共考中进士3人;考中举人9人,其中武举人1人;贡生18人,其中明朝10人,清朝8人;通过援例(遇有缘事降革后援捐复原官者)、议叙(清制于考核官吏以后,对成绩优良者给以议叙,以示奖励)等途径,授九品以上官职者3人。其中,官职最高者是姜继曾,曾任河南布政司参政(正三品)。

现代胶州姜姓人,除少数原始居民外,主要来自云南、江西和山东各地。来自云南,据传元朝时有姜姓兄弟从云南迁徙胶州,在今洋河镇境内繁衍形成姜戈庄。明万历年间,姜琛从云南交趾国移民胶州,在今胶莱镇境内繁衍成姜家街村。据传明朝末年,一对姜姓兄弟从云南迁徙胶州,在今胶东镇境内落户繁衍,以兄大弟小的缘故分别形成大、小两个姜戈庄。清朝年间,一户姜姓从云南迁徙胶州,在今营海镇境内形成了姜家村。据大店《姜氏家谱》(道光元年抄本)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姜姓人从云南移民至胶州南乡孝源(今杜村镇),因土地贫瘠、生计艰难,被迫迁居胶北宅科地,与马、孟、李诸姓搭棚栖息,形成了陈村店,建国前后改为大店村。明清以来,大店姜姓迅速繁衍,其分支又迁至河西店村、北堤子村,至民国年间,姜姓成为这些村庄的主姓之一。

来自江西,据南庄《姜氏谱》记载,明朝末年,江西省龙泉县人姜公迁居胶州,由于年代久远,迁胶始祖已不可考,今《姜氏谱》以迁居南庄者(与胶城东关姜行街姜姓来源不同)为始祖记载。始祖姜瑶和姜琪兄弟迁居南庄,故这支姜姓分两支繁衍。五世姜杞及妻孙氏携子姜永杰迁居三角湾头村,是为三角湾头姜姓始迁祖;六世姜永圣及妻张氏携子姜敬宗、姜明宗、姜光宗、姜贞宗迁居大西庄村,是为大西庄姜姓始迁祖;六世姜永喜携子姜顺宗、姜根宗迁居胶城;七世姜光宗携子姜大和、姜二和迁居阴岛小洋村,是为小洋村姜姓始迁祖。这支姜姓主要在胶东一带繁衍,从始祖姜瑶和姜琪始已传至十五世。

来自山东,据南庄《姜氏族谱》记载,明初源自山东宁海州(今山东烟台牟平)的昌邑姜姓的一支迁居胶州城东关,人丁兴旺,名人辈出,这支姜姓在明末清初成为胶州望族。清康熙二年(1690年),东关姜姓九世姜蕴古(秀才)携四子迁居今胶东镇南庄,这支姜姓繁衍成南庄主姓。(更多详细家族迁徙分布情况,参见《胶州百家姓》)

另据《胶南地名志》记载,明末胶州观音堂子村姜姓人迁居南乡(今胶南境内)落户,在今王戈庄镇驻地西北形成了双凤山村。明末,姜姓人从胶州迁居王台南丘陵处立村,取名姜家庄。

目前,胶州姜姓除市区外,主要分布在中云街道办事处南卧龙;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丁家庄;胶东镇南庄、三角湾、小西庄、朱家屯、河西屯、河西店、大店、北堤子;胶西镇大行村;李哥庄镇矫戈庄、小辛疃、姜新村、大屯二村、周臣屯;胶莱镇姜家街村;胶北镇北台村、西小屯、东蔡家寺;营海镇;洋河镇宾贤、山子村、朱季;九龙镇高家洼、西宋家茔;张应镇前小河崖村;里岔镇良乡三村、南楼;杜村镇贺家屯;马店镇马店东村、宋家泊子村、耕乐庄、东王益庄等村庄。

据《昌邑姜氏族谱》记载,姜姓自西周姜太公自营丘(春秋称缘陵,西汉称营陵,曾为北海郡治所,北齐撤销,隋复置,改称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东北十公里,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受封以来,其家族后裔散居四方,至宋朝中期,胶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一支有叫喜公者避亡金之乱,自宁海州彤岭迁居昌邑,数传而子孙兴旺,又数传至文庆公,子孙空前称盛,家族名人辈出,遂为昌邑望族。

据《胶州姜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昌邑姜姓一分支迁居胶州城东关姜行街,这支姜姓后来成为胶州有名的世家望族。一世姜全(始迁祖)迁居胶城东关姜行街以做小买卖为生,有子二:姜仲宽、姜仲仪(无后)。二世姜仲宽,宣德年间以儿子姜圭赠光禄寺署正,去世后葬东山子。胶州东关姜姓成为世家望族开始于三世姜圭。姜姓家族的创始人姜錧在《胶州姜氏谱族》叙中说:“吾胶姜氏自三世祖从英宗北狩,竭力事主委致,其身后天顺复辟,乃诏厥功升兵部员外郎,袭四世祖锦衣卫百户,四世祖承父命让弟,回胶医学,没齿无怨,至五世祖分为五支,而三、四、五支并失其传,所传者惟有长次两支已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姜姓迁居胶州后,至三世姜圭由选举推荐初任光禄寺署正,因跟随明英宗抵御蒙古也先部南扰有功,提拔为升兵部员外郎,荫一子世袭锦衣卫百户。姜圭有两个儿子,本应该长子姜福世袭,却根据父亲姜圭的意见让给弟弟姜祯,自己回到胶州学习医学。这样,姜祯及子孙世袭百户,寄籍北京,在胶州的姜姓子孙便是姜福的后裔了。姜福回胶州习医学典科,有子五:姜达、姜逵、姜远、姜遇、姜选,分为五支繁衍。后来,姜远、姜遇和姜选的后人失传,今姜姓人多为长支姜达和次支姜逵的后人。

作者简介:

陌林,原名徐松,河南商丘人,现工作于郑州新华书店,热爱文学、历史,业余从事文稿校对、诗集整理、家谱编修等工作。

上一篇:张先德:关于沅江市七鸭子《张氏族谱》的审读报告

下一篇:胥发东:科学字辈平衡的方法原则及利弊得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