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怀习:家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会长魏怀习。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成长史,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历史的缩影。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世系、变迁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家族历史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
中国的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的家谱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华文明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也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奇迹:
一是象形文字。令人惊叹的不是来自图形的象形文字。全球几乎所有的古文字都是来源于图形,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将象形文字一直延用到今天。而其他民族逐渐都改用了字母和拼音文字。
二是祖先崇拜。世界上没有一种文明能够像中国这样崇拜祖先。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信仰祖先、崇拜祖先。中国人的祭祀文化和拜祖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从远古、到古代、直到现代的伏羲祭祀、黄帝祭祖,到老百姓的清明节祭祖,这从来都是人生的最大心愿。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孝道:续家谱、修祖坟、建祠堂,这也是人生追求的三大目标,这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先祖的祭祀和崇拜。
三是中国保存了浩瀚的古代文献和家谱资料。这些历史文献详尽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和家族变迁史。尤其是官方和民间保存的大量的家谱资料,详尽记载了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荣和发展的家族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历史是由各级地方的志书提炼而来,而地方的志书则是由各姓氏的家谱提炼而来。家谱与国史、地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家谱是最原始的历史素材。国史是中央政府修的,地方志是各级政府修的,而家谱则是各姓氏家族民间自修的。家谱文化的根基在农村,家谱保存于农村。
家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首先,辨血缘,明世系。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近亲通婚导致后代人口素质明显下降,记载家谱 “辨血缘,明世系”,避免近亲结婚。美国、英国和日本,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以各种手段大量收集中华家谱,现在仍保存于他们的博物馆。
其次,家谱既是一个家族历史的缩影,同时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家谱将生命科学、遗传学与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对历史的记录,国史是很粗略的,而家谱则是很细致的。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根基。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其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具体体现为每个家族的优良家风。没有优良的家风,就没有优良的国风,就没有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哪里来,是由一家一户优良的家风汇聚而成。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了先人?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家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一个“文化结”。从世界文化发展衰落的情况看,唯有中华文化的发展延绵不断,这是什么原因呢?其根本因素取决于中华主流文化精神特质的科学与优秀,这些不同性质、不同系统的优秀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结”。这些“文化结”是坚固的文化精神壁垒,在一般情况下,不仅有抵御外部不良文化的侵袭,而且对外来优秀文化有极大的亲和力与融合力。最大的“文化结”是儒家文化,其次是道家文化,再次是佛家文化。家谱与家族文化也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结”,对于团结族人,协助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的统一依赖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依赖于各个家族的团结,各家族的团结依赖于各家族成员内部的凝集团结。所以,家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团结的基础的,民族的团结建立在家族团结的基础之上。在中国历史上,国亡而民族不亡而后获得生机的实例非只一二。而民族不亡的根基在于家族不亡。所以,编修家谱,对于保护中华传统文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命传承具有深刻的意义。
非常遗憾的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和文物秘密保存下来。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将近40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出面反对。错误观念延续是最具危险性的,我们要对家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支持全国如火如荼的重修家谱活动。
改革开放后,中华大地出现了一股重修家谱的热潮,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拨乱反正”,先是从海外到海内,由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家谱编修出版接二连三,姓氏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各地宗亲活动不计其数且规模起来越大。
河南省家谱研究会积极推动家谱文化的发展
河南省家谱研究会,近十年来,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的领导下,以家谱收藏、家谱研究、家谱寻根、家谱编印为主的一系列的综合性的家谱文化和文化产业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初步筹建了“中华家谱博物馆”,目前家谱博物馆收藏了500多个姓氏、、10000多部、近100000册家谱家谱,以中原地区的家谱为主,面向全国各姓氏收集家谱,有纸质家谱、胶片家谱和电子版家谱。并为数百个家族在家谱查寻、影印和寻根问祖等方面提供服务。其中现存薛氏家谱106部。
第二是初步组建了一个家谱研究和编修团队,为数百个家族提供了家族寻根和家谱编修服务。并聘请了数十位省内和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或研究员,分别在历史、民俗、姓氏、家谱、古文字等方面形成坚强的后盾和保障。
第三是打造了“中华家谱网”,河南省家谱研究会组建的“中华家谱网”,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宣传姓氏和家谱文化为基础,目前已成功实现在全国同类网站排名居前,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四是基本形成了“中国家谱编印基地”,组建了家谱编辑团队和家谱编修顾问团队、形成了家谱编辑、排版和印刷装订一条龙的综合性家谱服务团队。近几年来,为全国各省市区、各姓氏编印家谱一千多部、共计有100多万册。并形成以宣纸印刷的仿古式线装家谱和以古谱纸印刷的硬壳精装家谱为特色,大大提高了我国家谱编修和印刷装订质量。提高了家谱编印档次,充分体现了家谱神圣的传世珍藏之特色。
第五是编辑出版了《家谱编修实用大全》,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公开发行。这是一本指导家谱编修方面的实用工具书,又是家谱编修方面的资料库。这本书的出版,弥补了家谱编修方面的国内空白。达到国内最新、最全、最权威的最高水平。
第六是筹备建设“中华家谱数据库”。目前中华家谱数据库已经初步建成,有10000部家谱可以检索和查阅,并且每年新增家谱2000部以上,为各姓氏寻根问祖、家谱对接提供服务。
上一篇:郭秀峰:论“三代宗亲”指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