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卢照亮:浅谈家谱编修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时间:2020/3/3 10:10:13 发布:新闻编辑部

盛世修志,家兴修谱。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民间编修家谱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13年至2015年,我们先后编修的《站集卢氏族谱》和《商丘(归德)卢氏汇谱》两部家谱,获得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并在2019年11月河南省商丘市首届家谱展评会上均荣获“特等奖”称号。其中《商丘(归德)卢氏汇谱》曾于2016年2月荣获河南省姓氏委员会家谱委员会“编修质量一等奖”称号,多次受到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的高度赞誉。本文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述,结合自己家谱编修的实践,浅谈家谱编修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dsc_3609.jpg

家谱编修的基本步骤

一、组建家谱修编的班子。设立家谱编修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也可设常务副主任1人),委员若干人。设主编1人,副主编1至2人(有时也可不设此职),编辑若干人,必要时也可聘请顾问若干人。具体人员多少,由家族大小和入谱人员的多少而定。家谱编修成功与否,主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修谱主编一般由族长担任。现代修谱一般族长任编委会主任,主编则由热心家族事业,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一定经济实力且富有奉献精神,又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退休国家干部或教师担任。编辑的选拔也主要从退休教师队伍或社会上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中挑选。这里要提醒的是,曾参加上届家谱编修的健在人员和平时关心支持家族事业,贡献较大,又有一定社会名望的人,要吸收到编委会或聘请为顾问。一是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二是起到稳定人心,顺利修谱的作用。家谱编修组织建立健全后,就要召开家谱编修动员大会,布置资金筹措,家谱资料整理与搜集和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等事宜。

二、修谱经费的筹措,开支与管理。资金是家谱编修的首要因素,因此,修谱工作伊始,就是协商确定修谱资金的筹措等事宜,并在动员大会上通过。

1、资金筹措。首先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入谱人员的多少及家谱印刷的数量等,做一个大概的预算,为筹措家谱编修经费提供依据。修谱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丁费,在修谱动员大会上定一个标准,规定凡入谱族人缴纳一定修谱费用,标准不宜过高,目前以每人10元~30元为妥。人丁费的收缴通常是与家谱资料的搜集同时进行的。二是捐资。这是家谱编修的最大经济来源,编委会要专门召开会议,对本族热心家族事业,经济条件比较富裕,且具有奉献精神的族人,逐一摸底,拟出名单,采取发送家谱编修捐资倡议书和请柬的方式召集他们开会,热情鼓励他们为修谱献爱心。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名望,所以接待要热情,招待要周到。也可以让个别捐资数目较大的捐资者表态发言,烘托气氛,掀起捐资高潮。同时声明,凡捐资者都会在家谱中给予相应的名分和荣誉或在功德碑上留名,流芳千古。也可以规定捐资一定数目赠送家谱等。

2、经费开支。家谱编修经费开支主要有以下几项:①印刷费。即印刷家谱的费用,这是修谱中最大的一项开支。②办公费。包括编委会的日常开支,打印费,宣传费,通讯费,立碑、祭祖、植树、修(建)祠堂等费用。③差旅费。主要是搜集家谱资料,查询,外调,参加一些必要的会议和与他支族人的联谊活动等所产生的费用。④伙食费。主要是召开动员会,集中议事,集中修谱,颁谱,祭祖,联谊活动等所产生的费用,这项开支也是一项较大费用。⑤误工补助。即编辑人员编修家谱时的误工补助。这项开支可多开少,可有可无,主要看大家议事时怎么决定和实际修谱时的工作份量而定。⑥评审家谱和捐资招待支出等。⑦若聘请或委托修谱专家或专门修谱机构来编修家谱所产生的费用。

3、经费管理。修谱经费的管理,既是修谱的热点,也是修谱的难点,更是修谱的矛盾集中点。实践证明,关心家谱编修的人少,关注经费管理的人多。有些地方修谱因开支不公开,个别项目支出不合理,从而导致族人有意见,以致修谱中途夭折。有的则是家谱修成了,因对账目有意见,大家也反目为仇了,等等。因此,在筹措修谱资金的同时,必需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制度。一是收支两条线,钱帐分离。二是所有开支编委会主任一支笔签字,或编委会集体确认签字。三是建立支出不合理问责制度。四是设立一个3至5人的财务监督小组,定期不定期检查咨询修谱经费管理情况。五是在修谱工作结束后,公开帐目,编委会和编辑人员集体签字确认。

三、家谱初稿编修。家谱编修,重点是编辑,关键是主编。主编既是编辑的核心,也是一部家谱的设计师。因些,主编的素质与否,直接决定着家谱质量的高低。主编不但在历史、古文学、语文、政治、地理、史志、谱牒和民间风俗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负责全面编辑工作的统筹能力。对各位编辑做好分工,对整部家谱要构思一个整体思路,制订一个完整的计划和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

1、通读老谱,绘制世系图(也称世系表,下同)。首先对老谱反复阅读,通晓老谱的体例及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对本族的源流及支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认真做好笔记。对个别错记、重记、交叉不一致和有疑问者重点标注。尔后把上届老谱入谱人员按辈分绘制世系图(有的家谱原有世系图,没有必要重新绘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谱是牒记式等旧体例,没有世系图,阅读困难,查询不便,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建议在新修家谱时更新为具有世系图的易识易懂的体例。

2、搜集、整理新资料。搜集家谱新资料是指从上一届修谱结束到本次家谱编修期间所有应该入谱的族人信息及其它有关资料,但要规定一个时限。搜集新入谱资料人员应集中培训,按家谱内容要求,设计表格,让每个编辑按照表格要求逐一填写。最好每支派都有一名编辑或资料普查人员,负责搜集本支派的资料。这样能做到少漏少错,也便于补漏纠错。新入谱资料搜集结束后,就可以与上届老谱衔接,无论何种体例,即要做到世系图衔接一体,又要做到文字衔接一致,图文对应。尔后反复与老谱和新入谱资料核对。

3、整理老谱内容,确定取舍范围。新中国成立前的老谱一般都有序言(也称序文或序,下同),凡例、历次修谱序言和修谱人员名单、公田、字辈、族规家训、祠堂图、坟茔图、世系图和人物传记等。虽然每次修谱不尽相同,但大多是沿袭旧谱。对老谱的这些内容,在载入新谱时应有所取舍。对那些错记、误载、有争议的内容应纠错,删除和重新加以考证,严禁不分青红皂白全部照搬载入新谱。对那些横排竖排混合版式、繁体异体字、无标点、旧计量和长度单位、旧纪年等,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应按照国家现行规定重新编排,加注或校勘。没有老谱或老谱丢失第一次修谱的家族,则应把搜集到的族人信息和有关资料按照某一种体例,由下而上追溯,再由上而下绘制世系图。遇到这种情况,主编应找个家谱质量较高的范本或向有修谱经验的人士咨询。第一次家谱编修成功与否,质量高低,对今后的续修影响非常之大。

4、撰写序言。序言是一部家谱的象征和仪表。序言即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又记载着该族的源流和支派。即反映了该族的历史,又记载了现状。即能一览该族历史名人的业绩,又能直观现代名贤的时代风貌。序言是家谱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精僻阐释。一般来讲,阅读了序言就知道了这部家谱的质量高低,对这个家族有了个基本了解。序言一般由主编来撰写,也可由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有的主编一人或几人在一部家谱中同时撰写几篇序言,甚至内容重复,资料矛盾,空洞无物,不着边际,这是不可取的。

5、完善所有内容,审稿定稿。家谱初稿完成后,由家谱编修委员会召集组织,邀请相关人员对家谱初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定稿排版印刷。

dsc_3621.jpg

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

家谱同国史、方志一样,在篇目设置、资料配置、内容编写和体例规范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和基本遵循。根据有关史志谱牒专家和学者的相关论述,结合作者修谱的实践,提出以下几条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

一、尊祖敬宗收族,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一。编修家谱是为了追溯先祖的世系传承和记载族人的人文信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使之发扬光大,服务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存真传信,遗者补之,讹者更之,疑者存之,不知者缺之,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二。即把有证据的真实资料传承下去,上届修谱遗漏的资料补充上去,错载的资料更改或删除掉,有疑议的资料要争议共存,不搞一言堂,一时难以搜集到的资料空缺下来,或等下次修谱再补漏。对旧谱资料不能照搬沿袭,对个别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体例和资料要创新或拒传,以适应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严禁求全附会,搞名人效应,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三。任何一部家谱都不可能做到资料齐全,因此切不可求全附会,更不可攀附某名贤的后人,或者大搞名人轰动效应,甚至造假名人或借用名人等。否则,会遭人嘲笑,也会贻害子孙后代。

四、详今略古,述而不议,生不立传,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四。对老谱中记载的历史名人不可过分粉饰,因为宋代以后家谱由官方编修转为民间编修,有些资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对老谱所记载的一些历史名人的资料尤其历史职务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更不可随意推翻个别反面人物的历史定论。而对现代姓氏名贤,尤其对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则要记载的详细一些,但只能述而不议,生不立传。

五、女子不入世系图,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五。女子可在家谱的家庭人员信息中记载,但不能入世系图,这是以父氏血统为传承的宗法制度。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个别女子的后代随母姓者,女子本人及其后代男丁也可入世系图,此种特殊情况,需在凡例中说明,并在相应的世系图中注明。

六、切勿虚拟寻祖,擅自脱离原先祖,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六。对先祖的来陇去脉,如果无法做到有根有据,宁可粗略记载也不要虚假的详细。宁可先祖或源流一时缺失也不可求全附会。因缺失表明先祖还存在,如若求全附会,真实的先祖就永远找不到啦。若有一天从正史或其他资料查到了真正的先祖,那才是后悔莫及。即便永远找不到,也不表明历史上不存在,更没必要追根问底,也不可能弄个水落石出。切勿擅自脱离原始迁祖,重新寻祖,否则,要么无果成为孤支族,要么依附别人。

七、谱不言他,争议共存,是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之七。家谱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排它性,这也是家谱文籍的一个显著特点。有些家族还有家谱不传外人之族规。本族家谱只记载本族人的历史变迁,人文信息及相关资料,对别支族人的人和事是不能妄议妄记的,更不能无中生有,惹事生非。如果资料记载交叉有争议,各方应本着团结顾大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有争议的记载应重证据,以理服人,决不能痴假梦真,更不能胡搅蛮缠。如果一时证据不足协商不成,应允许各方保留自已的意见,待有新的资料佐证时机成熟,再进一步探讨。不旁侵,争议共存,历来是修史修志修谱的基本常识。 

作者谨以此文与关心热爱或正在编修家谱的同仁共同商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

卢照亮,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中共党员,1950年2月生,1968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虞城县志》编辑,县政府秘书,原国土局纪检书记和杜集镇党委副书记等职。商丘市卢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一篇:杜建海:现代房谱的新探索

下一篇:陈有顺:明清两朝蒙古族勋臣世家:凉州吴姓述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