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张崇华:姓氏文化的载体——族谱编修之我见

时间:2020/3/7 9:33:12 发布:新闻编辑部

内容提要:  司马迁所以能写《史记》,是因为其祖祖辈辈的历史传承,更赖其父司马谈的写作财产的遗传。观中国姓氏文化之大成者,也莫不如此。然太史令所作为国史,虽朝代更替,然国史必续,江山必继也。

固族谱乃姓氏之族史,源远流长数千年,世事兴衰百十代。焉能无缺?是以本文以家传到族谱编修种种为论,求教于大家。

关健词:家族传承  姓氏文化  族谱编修

图片1.jpg

姓氏文化首先是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首先讲究的是对老祖宗之法的家族传承,而家教、家规、家训的传承必须是以族谱为载体,这就必须谈谈族谱编修的方与圆。

一、修谱的环境与因果

做任何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现在天时地利都有了,人和方面感慨万千,有精诚团结者、有甘于奉献者、有争名夺利者、有隔岸观火者。总而言之,经过破四旧、立四新及文革之后,传统文明遭到毁灭性破坏,民间文化积累严重不足。最基本的文言断句都不过关,别论史实之考证。对老谱没弄懂,上面的真伪无法判断,将老谱一味照搬,美其名曰继承传统,先人定制铁律不动。或者见新奇而忘祖训,重金钱而丢廉耻,老人们感叹人心不古。修谱之人,年代断层,造成修谱人人喊、做事件件难的局面。

现今民间修谱的基本模式是捐钱找大款,带头找大德,纂修找大儒。修谱者尤其是主编者,当具备史德、史识,二者兼备者鲜见。本来中国不缺人才,看看今日全国有多少专家学者,各级社科院、大学的文史研究所储备了太多的人才,可是研究谱牒者少,参与修谱的人则少之又少。领其事者绝大多数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和退休老师。他们兢兢业业,虽精神可嘉,但学术专业上先天不足,此乃修谱之大忌。

导致近三十年来所修出的谱,质量上乘者百无二三。究其原因,既非族中无人,也非组织者目中无人,而是组织者对修谱的难度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为凭身边的几位族贤就能成其大事。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选,有的虽找到专家,但绝大多数专家无暇参与。虽然偶有专家提供一些指导,但对修谱的实际工作意义也不很大。说白了,现在修谱多是民间活动,新社会专门研究族谱编修的专家教授不多不是个人原因,而是因为中国没有设立这样的专业学科。图片2.jpg

二、家谱通病及其原因

许多家谱的序言都把国史、方志、族谱并列起来,看的非常之重要,说是修家谱以补国史之不足。

唐宋之前,以门阀之第取士,家谱成了“国家取士国史取证”的主要证物,所以这一段时间国史取之于修谱。但是到了明清两代修谱情况倒了过来。各姓氏、各家族、不管有谱无谱之家,竞相撰立族史,把家谱做到上通炎黄百世,下达黎庶车夫,以期有如范进中举,着布衣而登朝堂。所以至明清两代人修谱时就把国史与家谱依据关系倒了过来,无谱、失谱之家族,把国史上同姓名人网罗以空,尽入其一家之谱中,导致现今同一名人如刘帮、张良、萧何、张九龄等等成为万家宗支族谱之主,好似那个朝代千万之众,就只有这几个名人才有后代,其他人尽皆无后。这种情况,各姓氏都有。现就族谱编修情况种种,分列如下:

(一)家谱的通病往往是追认某一个很有名气的古人为始祖,“宋元以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附会,私造官阶,倒置年代。此乃前人造谱之先误我族人”。几乎绝大部分族谱都有这样那样的缺位,族人一看就高声呼喊着要考证,现今热衷于姓氏源流“考证”者多于牛毛,自己仅初高中文化,却到处考证,只是先天不足,既没有一点基本国学修养,又没有系统地掌握第一手文献,仅凭个人的愿望,饥不择食地把所有坊间流传的本姓名人故事,当做宝贝收入族谱,这正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徒为有识者不屑。当然也有创造性的发明、发现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因事关千古传承,对于这类情况,我们可称之“探索”,绝不是他们自鸣得意的发现。

(二)热衷于统一世系,新增字派。有的人以曾孔颜孟四姓同派为例,强调本姓必须统一字派,把老字派一律废止。还有的修一次则立一次。结果本是一支,由于相距较远、战乱、火灾等原因,失其一次未修,即让同支找不着北,同姓不同宗者都难统一,又如何能做到统一世系。同姓者常言五百年前是一家,但要有依据。若无依据,怎能认定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特别是现今有人搞的基因检测,同一支竞测出了两万年前共祖结论,把两个人测到猿人时代去了,这才是最大的一个伪命题。

(三)中国老谱分欧式、苏式两种,有大宗与小宗之别。欧苏皆为五世一页图,尊小宗。但欧式保留了大宗的主导地位,故后世多效法欧式。现在有的人干脆把族谱定名为族志,如湖南会同县的《尚榖公谱志》,仿地方志体例来修族谱。甚至有人提出族谱与方志接轨。方志是由地方政府组织编撰的地方性史志,多是地方政绩的表述。族谱理应保持民间的立场。因两者要表达的方式、侧重点完全不同。

(四)选材不当,拖泥带水。许多人把历史名人对家谱的论述、谱牒常识以及中国历史纪年表都收进了家谱之中,以提高族人对家谱重要性的认识,方便今人换算公元纪年,用心虽好,却大大增加了家谱的篇幅。当然,这也可以说是有关传承,显示领导的重视,方便查对一下天干地支。

(五)编纂者突出个人,把一家之谱修成了一人之谱,或是把一族之谱修成了一家之谱。有的认钱不认人,捐钱多的树碑立传,没捐钱的一笔带过;甚至还有不交人丁费则不入谱,增加了新的族谱缺失,比过去修谱的完整性更差,如何修齐全族人口总谱,应是当今以富带贫、宗亲互助的一个现实帮扶。

(六)编审态度毛糙,主编者认为可以了就付梓,既没有通过编委会的集体审稿,也没有专人校对,最终出来的谱错误百出,宗亲面前挨批评,费神费力不讨好。

(七)家谱的收集与整理 中国民间修谱始于唐宋,纂修家谱者多为大家巨族,若考察一族之世系,当从创修家谱的时代入手。隋唐前散失的世家,始于科举的新贵,立有战功的大将,均开始重视家谱,并获得家谱的官修权,而未获得官修权的也在私下有家修。到了宋朝、风气开放,民间修谱日盛,始于宋者距今千年之久,当世已无存。现今存世的老谱多为明清所创,明成化到乾隆年间木刻本流传下来已是弥足珍贵。大多数能保存至今的多是清末和民国年间续修的家谱。凡传承历代有序者皆是大家巨族。其编辑人员最低也是廪、庠、拔贡,为显富贵之心理原因,大多族谱有几个当世名人作序。欲考证谱序之真伪,有二种简便的方法,其一是作序者与请序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说明,其二是作序者的文集中是否有收录,甚至可查作者的年谱,是时作者是否在当地?千里赠序在古代几乎是不现实的。这些名人之序也应在考证之例。

图片3.jpg

谱序是谱之精华,往往纲领性地叙述了家族的源流、迁徙的原由、以及族中历代闻人之事迹。为了提升家谱的权威性,多是请名流大家作序。近年细读百忍堂与金鉴堂的关系,便是名人乱接的一个严重错误。某谱将金鉴堂张九龄的曾祖父张君政接到百忍堂张公艺位下作孙子。而历史上的张公艺生于577年,张君政生于590年,也就是说张公艺只比张君政大14岁,怎么可能是祖孙关系呢?显然是两支不同世系的宗支。因此,把张九龄、张说写的序言,挂到百忍堂族谱上去显摆,是适得其反的。

出现这类的笑话也是有辱我们的先人之举。

关于老谱的收集和整理,均应到老祖地去寻根问祖,老祖居住地族谱大多是木刻板,是全族公认后才由梓者雕刻而成,是最有公信力的。有宗支从祖地外迁时,也有带族谱走的,但出走的大多是手抄本,只抄录了本直系祖宗,传了几百年后,已是传抄了几遍了,再与祖地的存谱对照时有个误差,这也属正常。

在寻访过程中,越是交通不好的地方越是能获得年代远久的老谱。

寻访到老谱后要悉心研究,研究者应具备相应的文字功底和史学常识。现在各姓氏在修谱过程中发掘出了许多老谱,但在系统研究方面力不从心,并非族中无人,而是真正有能力从事修谱的人尚未与编委会取得联系。或确实因故不能参加主持纂修。

编委会在初稿出来后应送给族中懂行的人审查,然后校对要有专人负责。现在有的姓氏已向出版社申请书号,这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出版社在审稿上能把把关。

三、建立族谱考证审查机制

在千差万别的姓氏族谱中,总有各分支族谱不对称的记载,有颠倒世系年代的,往往仅以自家之谱,去对证所有的他谱。怎么可能百分百对上呢?所以建立一套让人信服的考证机制,来衡量取舍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名考。考查始迁祖迁出地地名变化,族谱所记地名要符合当时历史上该地地名正确。

(二)年代考。大部分始迁祖迁出时间都是黄历年代记载,要考察其生活的年代历史与记载相符,特别是写序本人所处的历史年代,要符合其叙述人所生活的年代。

(三)历史大事对照考。始迁祖迁徙原因,往往是有历史成因的,其一段时间的人与他所处的时间所产生的大事要相应,如某谱记其汉代先祖的官阶,是什么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这明显就是后人胡乱给祖宗加官进爵的表现,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官阶制度。

(四)墓志铭考。唐宋之后墓志铭渐多,文本上有多种版本的应以墓志铭为准。

(五)名人著作考。名人著作也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必须细细查证某名人著作正确性,就像《黄帝内经》绝不是黄帝写的一样。

(六)地方志考。地方志是国史的一个地方体现。相对族谱具有一定的公正性,但因官员的喜好也可能有偏颇之处。

这些考证原则,均是建立在一个学术标准上。

这个学术标准是公器,是衡量一部谱的水平高低之尺度。可用于单个事例进行考证。如:

姓氏源流考,始祖考,祠堂考,始迁祖考,迁徙考,世系考,对家族历史中一切重大事件的考证,要有根据,是来自文献,还是来自何人的口述,要有详实的说明与记录。

如老谱上有前人杜撰的内容,对谱序,尤其是名人所做的谱序,要仔细甑别真假。

当今族谱上最乱的是世系,最重要的也是世系,其关键在于对接处。假设各个支系均理顺了,各支的支祖当接在大宗的哪位名下?有的原本就有老谱记载,有的老谱上只是一个断头记载,并没有说明这支的始祖是誰之子,由此就牵涉到诸多思考了。当初无说明者定是有苦衷的,他或是嗣子,或是义子,或是半子,或是归宗,或是合族,或是犯科这需要考证,并要加以说明。查不详者,由族委会决定,请求专家学者进行甑别,并作出相应规范: 一是文字使用要规范,标点符号规范;二是人的名、字、号要规范。古代读书人,皆有名、字、号,今人有的不懂,把先人的名、字、号弄错的事时有发生,还有的给族人擅取字号,这本是出于好意,但要事先征求其本人意见。

图片4.jpg

四、建立审稿制度

审稿与校对是严把谱稿质量关的有效措施。而民间修谱,有的主编还没有这个概念,他认为可以了就送到印刷厂出书,其实在送印刷厂之前这谱稿有没有错主编自己是看不出来的,若没有人审稿,也没人给他指出问题在哪里?建议采用以下工作方式:

(一)向出版社申请正式书号。有的谱已是这样做的,这有两大好处,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二是出版社有专业编辑进行审稿把关,可以增加一道保险。

(二)民间私印谱则必须按三审三校的程序办,审校时最好是找他人,因为自己编辑的谱稿,自己看不出问题来。若是编辑部的人多,大家可以开展互审互校。

(三)建立集体审稿机制。审谱稿不仅仅只是编辑部几个人的事,应该有编辑部以外的人员参加,说白了是要请文化水平高于编辑的人员,对谱牒懂行的人参加审稿。

(四)历史上有些冤屈在当时是不能说的,但前人不说心有不甘,遂以最简洁文字记其事。几百年过去了,若有能力做历史研究,不失为是件有意义的事。要能拿出足够的认证材料,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历,涉及到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党派,有的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对此只字不提,使人看不到族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存状况,比如说:远一点的如吴三桂造反、张勋复辟,近一点的抗战、土改、合作社、人民公社、文革、承包到户等这些重大的历史阶段,这些是族谱上不便于记载的政治事情,族谱鲜有记载。有的家庭很不平凡,有的人物几起几落,当抓住有代表性的家族和人物,记下他们的事迹让读者去感悟生活的真谛。有的人及其家庭受到过巨大的打击,如何对待历史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有的人写的家传几乎全是控诉,这对编辑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事,如何修改此类稿件,这涉及到编辑人员的德、才、学、识。处理此类稿件当由统稿人负责,通常做统稿的人都是编辑队伍中水平最高之人,取证材料要充分,要获得学术界的认可。

五、各省姓氏文化研究现状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凡修谱者无不是借鉴他人的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大多是仿老谱体例进行续修,看上去仍然是古色古香,印刷多是民间小作坊包揽。90年代逐渐向方志看齐,采取铅字排版,多是16开精装本。进入新世纪,普遍应用了电脑打字,激光照排的新技术,特别是近两年网络建谱及修谱软件发展很快,许多姓氏都在修全国性统谱。从事修谱的编辑人员全国不少于十万人。而身居庙堂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老谱,对民间修谱热乐观其成,同时对新修谱的质量也表示不屑,因为从事修谱的人多是业余水准。当然业余队伍中也不乏高手,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地方发表,交流找不到平台,即便有交流也是在本姓氏内部作交流,其成果发表在自己办的刊物或网站上,交流面窄狭。

要在不同的姓氏中开展广泛的交流,需要撘建平台,在湖南、湖北均是建立在各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下面设立二级分会,省图书馆多次举行家谱展,进行交流学习。均是属于业余状态。

而真正把姓氏文化提高到院校研究课题层面上来,早先传闻青岛恒星学院开了先河,该院已获批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其中专业科目有一个为“姓氏文化”。并发函邀请一批民间专业各姓氏名宿担任客座教授,这本也是个大好事。也是中国姓氏文化工作的里程碑。其今后的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各姓氏族谱文化工作。为民间修谱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使民间谱牒真正能登大雅之堂。

姓氏文化,是家族的灵魂。祠堂族谱,是家族的标记。

姓氏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作者简介: 

张崇华,湖南会同人,男,汉族,曾任湖南张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现任鸣珂堂蓝田总祠传承管理委员会会长。

1990年开始,参加毛田宗祠七修族谱,任督修,当年写作《族谱考证》。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一直从事姓氏文化学习与研究。发表过《张氐探源》、《靠谱》、《胡风思想与社会人生百态》等几十篇文章。另外《中国曲酒文化五千年一一张葛老酒经》一千讲,已发100多讲。已签约拟在央视二套《中国品牌故事》中,开设专栏讲座。

2013年起,主管湖南张氏统谱工作,参入湖南姓氐文化研究会,与刘氏、陈氏、谭氏、钟氏、徐氏、杨氏、魏氏、胡氏等共同发展探讨姓氐文化研究。

2016年起担任《湖南张氏总谱》主编,张葛老集团董事长、弓正张文化传播董事长至今。

上一篇:临淄:晏子思想和中华晏氏家族根文化的“圣地”

下一篇:张先德、张育文:《宁乡长桥张氏七修族谱》是一部瑕不掩玉的好族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