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允生:济源段氏与桥
古人积德三件事,修桥铺路办学堂。济源段氏行善举,修桥多座载史章。
(一)段振蛟、段维衮与永济桥
济源,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济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一条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四渎的河,可惜现今只有6.8公里长了。就在这6.8公里的河道上,耸立着一座石桥,位于南堰头村和北堰头村之间,虽有坍塌但还能行人,是济源境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桥。它的名字叫永济桥,2012年被确定为济源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西侧的树林里,至今还竖立着一通石碑,碑上镌刻着《创建永济桥序》(以下简称序文)。这篇序文撰于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即公元1686年3月。刻在碑上的序文,因年深日久,部分难辨,拓片内容不全,好在清代编修的《济源县志》中有一篇《创建永济桥碑记》(以下简称碑记),记载较全。2019年 1 月出版的《济源金石録》将序文和碑记一并录入,二者对修建永济桥的记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碑记的署名是“进士段维衮邑人撰文”,邑人即同乡人、济源人。序文的落款是“赐进士弟四川顺庆府南充知县段维衮撰文。”可见,序文和碑记系在四川南充任知县的济源同乡段维衮一人所撰。
从序文和碑记可知,永济桥“首事于康熙十八年三月,竣事于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即动工于公元1679年3月,竣工于公元1685年4月,用了六年时间。
这座桥建成时的规模有多大?碑记介绍的较为详细:“桥长七十尺,高九尺有半,阔十有二尺。左附石翼,东西共七十五尺。右附石翼,东西共一百三十尺。东路至东桥四百五十尺,两河之交附堤百二十尺,厚三十有五尺。西路至村六百五十有五尺。”济源史志研究专家刘建先生于2020年正月,应邀帮我按现代计量单位做了换算,他说:“清代时,木工一尺约合现在0.311米,据此换算此桥东西长约22米,距水面2.9米,宽3.7米,左边安装石栏杆23米,右边安装石栏杆40米。东至大路140米,在两河之交处修石堤用来护岸坡,长37米,高11米。西至南堰头村230米。”
这座桥为啥叫永济桥?序文中说:“是桥形类长虹,坚似铁镕,知多年,因名永济桥。”
这座桥是谁建的呢?序文中说是:“庠生赵本斌与善民李真、张应夏、赵宗文”。善民是行善做好事的平民,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也就是秀才。可见,这座桥不是官方修建的。
他们四人为什么要修建这座桥?碑记如是说:“济邑之东北路,凡有事于县者,与夫泽潞之商贾往来之途,必于是乎出,故其为桥又最急。先祖常欲广增旧制,高启悬磴于两岸之间以济车徒。会以兵荒不果。越数十年,而诸生赵子与村之善民始成其志”。
用现代话说,这里当时是济源县城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晋豫商人买卖往来必经之路,急需修个桥,先祖早就想修,由于兵荒未成事实。数十年后,赵本斌与他村的善民开始修了。
庠生赵本斌与善民李真、张应夏、赵宗文四人敢于担当的愚公移山精神,感动了后来撰写序文和碑记的作者及他的家父。他在碑记中写道:“岁庚申,余自蜀归,会赵于工次,其未竟者十之三。适趋宁郡以白家大人。家大人曰:此尔祖之志也,归急就之,凡所不逮者,悉勉焉,勿事再乎将伯也。余归,遂共诸君勷厥事。再越数月而桥以成,又砌其路之两旁连桥,而砥以石俾无衡突之患。”
译成白话文即:庚申那年我从四川回济源,与赵本斌在工地上见面,当时桥还有十分之三没有完工。我去浙江海宁将这件事告诉了家父。家父说,修桥是你祖上的志向,你赶快回去办吧,资金不足的话尽全力去解决。我回到济源,和大伙一起干起来,过几个月就把桥体建成了,又用石头砌了路桥的两旁,解了被大水衡突之患。
序文和碑记作者的家父是谁?他为这座桥捐了多少款?序文记载:“勅授承德郎江南扬州府泰州知州、前浙江宁波府总巡海通判段振蛟助修,施银贰拾两,施地贰亩。”不须释义便知作者父亲的姓名、官职、捐助项目及数额。
贰拾两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元?刘建先生和热心传承济水文化的张利军老师于2020年正月帮我做了换算。他们说,清康熙乾隆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30元,段振蛟捐的贰拾两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6600元。在那个年代,建筑材料和匠人工资价格低廉,贰拾两银对修桥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段振蛟施地贰亩干什么用了呢?序文和碑记皆载:“家大人又命损道旁己地两亩以益之道渠,以受西来之水,使无病桥。复种之树为行人荫焉。”在桥建成之后,段振蛟又发号毁自家田地二亩修建石渠,旱时浇地,使民受益;涝时排水,使桥受益;又种树于路旁,树大成材,为行人歇息遮荫,一举四得,大善大德!
序文和碑记的作者段维衮在四川南充任知县,焉何为永济桥如此不惜笔墨?序文这样记载:“赵子请余为文,余何敢不以文谢,仅直言其始末矣。”他自我解释撰序是应修桥的庠生赵本斌之请。
那么,段维衮为何又撰写了碑记?我猜想他可能认为需要对序文的内容加以补充,事实上确已补充了不少。碑记又为何能编入《济源县志》呢?原来,清· 康熙《济源县志》四册十八卷,就是段维衮和其家父段振蛟一起编修的;《济源县志序》是他一人撰写的。
段维衮之所以能够参与编修《济源县志》并作序,有其家族和个人的实力支撑。
他的家族是济源乃至中州的名门望族。始迁祖段四公因逃难于元朝末年从山西稷山县迁来济源后,带领和影响子孙后代奋发图强,耕读传家,人才辈出。至第八世,出了个两朝大臣段国璋。段国璋先在明朝任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副都御史;明末弃官归里,清初又被征取起官,最后升任工部左侍郎,加二级,仍兼太常寺卿。明清朝廷设吏、礼、户、兵、工、刑六部,工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其卒后,皇帝敕使往祭,予以厚葬。百亩陵园柏树成荫,数十具石人石马立于甬道两侧,石碑耸立,牌楼雄伟,石桌石凳,一应俱全。济源城西的段侍郎坟曾经辉煌了300多年,我在读高中时屡屡途经此地,每每肃然起敬。
段维衮的亲爷是段国璋的胞弟段国瑜,号兰堂。《济源县志》中有一篇《兰堂段公墓志铭》,作者严我斯,湖州人,系与段维衮同为对策大廷的状元侍郎。铭文记载:段国瑜年少时尽孝道,好宾客,不以兄(国璋)贵而奋学自强;任单父簿官职时,善护河堤,使河流安澜无恙;迁开平卫参军而不赴任,还乡后为乡人葬亲娶妇、解急排难、施舍赈灾;膝下二子四孙均得学位官职。
段维衮的父亲是段国瑜的长子段振蛟。《济源县志》历代刊(稿)本简介:段振蛟,段国瑜长子,善诗能文,授别驾,清· 顺治戊子拔贡生,初任浙江宁波府通判,升江南扬州府泰州知州。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编修《济源县志》四册十八卷。卷一图考,共十幅。其余诸卷为:沿革、年表、星野、疆域、形势、建置、祀典、水利、山川、古迹、陵墓、赋役、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等,颇有史料价值。是书罕传,国内尚有孤本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济源县志序》,系其长子段维衮撰写。
段维衮在向父亲禀报修永济桥一事时,段振蛟任浙江宁波府总巡海通判;撰写《创建永济桥序》时,段振蛟已经升任江南扬州府泰州知州了。这正是:好人必有好报。
至于段维衮本人的才华,县志、州志均有记载。乾隆《济源县志》记载其:“字补五,号雪斋,泰州知州段振蛟长子。颖悟绝伦,绰有仙才。康熙甲辰魁南宫(即进士考试),闱墨为天下传颂。所著《雪斋文稿》、《雪斋诗集》,皆飘然出尘。康熙二十八年,纂修《县志》,考核精详,有功文献。”
《中州艺文录· 四十一济源》记载其:“济源县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四川顺庆府南充知县,乾隆志有传。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受檄撰修《济源县志》十八卷,卷端有段维衮所撰《济源县志序》。”
济源段氏在助修永济桥之后,又倡导重修了杭州拱震桥、济源望春桥。
2017年以来,热心传承济水文化的张利军老师,带领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永济桥达40余次。我参与了两次,深受教育,于是便开始收集有关永济桥的资料。2020年2月19日,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牵挂着济水文化,来到永济桥考察。我看了新闻报道后,伏案一周,写出了这篇拙文。
(二)段振蛟与杭州拱宸桥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宸区北部的运河之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杭州市当兵,到过拱震区,上过拱宸桥,但是从未打听过此桥的来历。
别离杭州近半个世纪的2019年,我在为编修《河南济源段氏通谱》搜集资料时,方知长我十辈的济源人段志熙曾为重修坍塌了63年的拱宸桥做过突出的贡献。
康熙《杭州府志》中关于段志熙与拱宸桥的记载,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位于浙江杭州大关桥之北的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此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朝顺治八年(1651),桥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林云寺的慧辂和尚竭力募捐款项相助,历时四年,建成现在的这座拱宸桥。
康熙《浙江通志》记载了段志熙的籍贯,赴浙江任职的时间、官位,在洞察下情、进行改革、赈灾抚恤、修拱宸桥、疏通河道、督修海堧,建文书院、振起士风等方面的业绩,原文如下:【段志熙,字百惟,河南济源人,康熙五十二年任浙江布政使。以先任宁台道,凡浙中山川风土、民生利弊,靡不洞悉。藩库相沿陋规,尽行裁革,收发赋饷,躬亲验兑,吏胥不得上下其手间。遇水旱辄多方赈恤,务获安全。杭城地居省会,民庐稠密,向多火灾,形家言:北关拱宸桥圯,水不制火。志熙即捐俸倡修,历五载讫工。城内大小诸河,自前抚赵士麟疏浚,岁久复淤,志熙力为开浚,计工授食,民不劳而事集。海宁海塘数为风潮冲激汕刷,大为民病。志熙亲诣海堧,躬授指划、督修,海晏河清,民安物阜。八字号塘三千七百余丈。尤加意学校,时巡抚朱轼重建敷文书院,集诸生肄业,远迩向风至者日众。岁费廪饩千金,志熙力任其事,捐俸资给,士风振起。】
综合《杭州府志》和《浙江通志》的记载可知:段志熙是河南济源人,他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浙江布政使,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倡导重修已经坍塌了63年的旧拱宸桥,并率先捐款,林云寺的慧辂和尚竭力募捐款项相助,历时四、五年,建成了新的拱宸桥,并疏通了河道。段志熙为杭州市民的出行和防火作出的贡献永垂史册,至今在网上搜索拱宸桥,就会出现他的大名。
布政使官职几何?职责多大?上网搜索得知:清朝的布政使是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负责承宣政令、管理属官、掌控财赋的从二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
乾隆《济源县志》记载了段志熙先后在沅江、宁台、江西、浙江任职期间的业绩,原文如下:【段志熙,字百维,号沁南,以荫职历郎署,出守沅江。沅之栖霞山有泉,可灌民田。志熙捐资疏凿,沅人赖之。鲁魁山剧贼聚众数千,势难扑灭。志熙单骑往抚,贼感泣解甲,一方以宁。因瘴乡,不服水土遘疾,就医会城,少痊即返。大僚留之,志熙曰:“此身既已许国,虽死何惜!”滇抚何入觐,以此语奏闻,恻然,乃有烟瘴三年,即升之命,旋擢宁台道。累任江西盐驿道。陈臬云南、开藩两浙。所至剔除积弊,昭雪沉冤,屏绝苞苴,澄清吏治而恤民造士,皆以实心行实政。两遇计典,黜陟,持平解饷、请饷,从无留滞。杭城居民稠密,而竹篱板壁不戒于火,延烧千百余家,志熙定恤灾之例每户给银一两,撤屋断火者倍之。捐修沿城石塘,并浚城中河道,而督修海宁海塘,不费民财,不糜公帑。不避风雨寒暑,受任两载,以劳猝卒于官。】
段志熙在济源的家庭成员有哪些呢?据段氏家谱和《济源县志》记载,其曾祖父段国璋是明清两朝大臣,最高官职是工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其祖父段昌祚,明朝进士,历任顺平县知县、南乐县知县、工部营缮司主事。他父亲段无忮,官监生。 他的长子段景文,举人,官员外郎;次子段元文,泰州知州。
段志熙还与《康熙字典》总修官陈廷敬一起游览过济源王屋山,有康熙十九年(1680)立于王屋山迎恩宫左侧的陈廷敬亲笔题写的碑文为证,曰:“康熙庚申三月十五日,翰林院掌院事学士泽州陈廷敬,以母张淑人丧,谒谢河内,会葬客。以淑人昔尝至此山也。于是,携其弟廷愫、廷扆、廷统以来,追忆旧迹,益深永慕。时游者沁水韩崇朴、阳城曾宜振、崔朝宗、秦光先,河内窦畹,济源段志熙逢于途,偕与俱来。廷敬题并书。”
查阅段氏家谱得知,段志熙长子段景文的妻子是陈廷敬的侄孙女。济源段氏能够与辅佐康熙皇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陈廷敬结为亲家,何等荣耀!
《续济源县志》中,还有段志熙等重修通济桥(并更名为望春桥)的记载,且看下文。
(三)段志熙、段景文、段元文、段叙钧、段启钧与望春桥
济源九景十大怪,“石桥春望”和“老城东门朝北开”分别为九景和十大怪之一。石桥就在城东门外,旧称通济桥,后称望春桥,俗称东门桥。
我从部队转业至济源城后,在距离东门桥300米处的家属院住了30年,在东门桥上来来往往了无数趟,直至2019年在为编修《济源段氏通谱》准备资料时,才知道我的先辈重修过该桥并将其更名为望春桥。
请看2019年1月出版的《济源金石録》第一卷第108--109页转载的《重修望春桥记》全文:【济之东门外,浝水自西而来,遶北而东。夏秋之交,遇狂风疾雨,浝水受万谷之流建瓴而下,怒浪惊涛,渠深岸阔,行人莫得渡。先是每岁搭木桥,然水涨则崩,事劳而无济。金大定十七年(1177),夏公提始创建石桥,明万历十二年(1584),邑侯王公重修,历今百三十余年矣。波撼车轰,巨石折裂,过者危之。康熙五十三年(1714),家严膺简命旬宣两浙。便道归里,目击心营,命景文兄弟以受其事。景文既承严命,鸠傭储材,凡四阅月而工料毕备。经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正月二十七日,又以一邑通衢,士夫、齐民、车马杂沓,不可久旷。昼夜趱催,竣事于本年八月十五日。夫物之创兴者,古人之擅美于前也;工之继起者,今日之增华于后也。兹桥旧名“通济”,旧志载“石桥春望”为邑景之一,盖以登斯桥也,千山重叠,万壑参差。王屋、天坛,峙其西;林木蓊郁,园花芳菲,茶泉卢墅列其东;百雉连云,重楼插汉,金城粉堞障其南;龙蛇波腾,珍珠泉涌,枋口济渎流其北。时当春日丽阳、杏花人醉、和风扇物、芳草马嘶,凡群山之呈秀,众水之拖蓝,悉会萃于一望之中矣。故《志》美“春望”,文即实,其名曰“望春”。庶几名以景著,而意广旧志。家严曰“可”。景文兄弟爰载笔,以纪诸石。】
这篇记文撰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原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本《济源县志》,作者是邑人段景文,即济源同乡人段景文。将记文中的主要内容译成白话文,即:石桥是夏公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创建的,虽然由侯王公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重修,但至今一百三十多年了,已经成为危桥。康熙五十三年(1714),家严从浙江回来探亲看到这种情况后,命景文兄弟修这座桥。景文准备了建筑材料,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正月二十七日开工,经昼夜催赶督促,于当年八月十五日竣工。景文提出把通济桥改为望春桥,家严表示同意。
“家严”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段景文的父亲段志熙,时任浙江布政使,相当于现在分管民政、人事、财政的副省长。段志熙倡导重修杭州拱宸桥和命二子重修济源通济桥的时间,同为1714年。父亲远在浙江,忙于公务;胞弟段元文时任江苏泰州知州,也是鞭长莫及;于是段景文就挑起了具体负责修桥的重担。
段景文是个乐善好施、敢于担当的举人。《济源县志》卷十人物·孝义20页记载:【段景文,字觐光。工诗文,性豪迈,好施与,轸恤贫乏。会岁歉闭籴,邑困窘,捐资赈粥,又出谷数千石,减价平粜,远近胥赖以济。丁酉举于乡(康熙丁酉科举人),以荫生需次部曹,未仕而没,时论惜之。内助陈泽州相国文贞公侄孙女,以夫子好善踵而行之。邑东门外浝河北岸,路甚卑,水涨则淹没,捐费增培。人颂其德,亦善事之一也。】文中“内助陈泽州相国文贞公侄孙女”,说的是:段景文的妻子是山西泽州人相国文贞公陈廷敬的侄孙女。
段景文在记文中提出将桥的名字改为望春桥的理由是,旧志载“石桥春望”为邑景之一,......《志》美“春望”,文即实其名曰“望春”。“石桥春望”是清· 萧浚写的一首五律,诗曰:“望春春早到,闲步望春桥。迟日变金柳,和风煦碧霄。山光匀翠黛,鸟语竞呼招。四野勤东怍,平畴极目遥。”这首诗的题目虽然用了春望二字,但诗文两处写了“望春”,一处把“望春”与“桥”连起来为“望春桥”,段景文想把桥的名字改得更有诗意,因为他也是一位诗人。
段景文著有《独轩》诗稿行世,其中两首七律编入了《济源县志》。其一是《灵山晚照》:“一峰螺髻拥平阡,金碧珠林日影偏。缥缈冈陵凝紫气,纵横井里散晴烟。霞烘野树归鸦噪,人对斜晖放鹤还。灵异果然灵岫萃,渔村不羡楚云边。”其二是《沁口秋风》:“摩云两壁夹寒流,谷邃天高爽籁幽。翠扑衣裳岚影动,凉侵肌骨水光浮。凿渠尚赞卢侯绩,作赋还生楚客愁。吹尽六尘清境界,胜游何必在深秋。”
这两首诗写的是济源九景中的两景。济源九景各有一首诗称颂,分别由清代六位诗人撰写,段景文是六人之一,撰了九首中的两首。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段景文有能力、有勇气、有资格提出将通济桥更名为望春桥的议案,不仅得到了其父亲的批准,而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载入了县志。2003年重修拓宽这座桥时,“望春桥”三个大字被刻在桥西护栏上。
行文至此,济源段氏与望春桥的往事,还得加上一笔。《续济源县志十卷·文艺》记载:【望春桥,旧名通济,在县东门外,康熙五十八年邑绅段志熙重建,皆石也,故历多年。廪膳生段叙钧、大学生段启钧自鸠工材石,补修通济桥并于嘉庆十八年告竣】。从此记载可知,在段志熙命其子段景文、段元文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修通济桥后,段叙钧、段启钧又于嘉庆十八年(1813)补修了通济桥。
文末再说几句:本文提到的段氏人物,均系元朝末年从山西稷山县迁来河南济源县的四公后裔,段国璋为8世,段振蛟为9世,段维衮为10世,段志熙为11世、段景文、段元文为12世,段叙钧、段启钧为15世,我为21世。我还为孙子起名段桥,取杭州西湖断桥的谐音。其实,西湖断桥本名段家桥,上网搜索便可得知。
(济源市段姓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允生撰于2020年春)
上一篇:吉家林:江苏吉氏祖根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