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魏贵春:修缮祖庙、续修家谱是光宗耀祖、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时间:2020/9/1 12:12:27 发布:新闻编辑部

从2008年初春至2012年的5年间,以我为主要出资人,汇集了弟兄姐妹们的部分资金,还有许许多多的魏氏族人踊跃投资,共积聚了160余万元,修缮了几欲倒塌的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庙梁祖庙群。其中修建了古戏台,新建了石亭、展览馆,并搞了展览等。可是第一年修复后,有一次见了我的一位本家,他居然对我说:“你修建它干啥”?

修缮前的魏氏家庙.jpg

真乃目光短浅、涉世粗浮之人也!人啊,哪能数典忘祖呢?你对自己的父母是怎么祭奠的?数往知来,你连自己祖宗、祖国的历史也不知道,怎么能预测你的将来?又怎么发展你的事业?“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忘记祖宗的功德实为不尊、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或者只能算是春天里的一个糊涂虫再加一个可怜虫——“蠢”。

自古至今,社会、家庭、长辈都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报效国家。这是条无可非议的金科玉律。何谓祖国?世界上没有祖宗焉有国家?何谓国家?社会上没有国焉有家?没有家如何成为国?就我这六十年来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社会上为家而不为国者大有人在,多有其人,但为国而不为家者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是有为国、为家奉献的程度不同的人。但你曾经听说过一个连自己的家庭、祖宗都不屑顾的不孝之子 ,他能舍得为祖国做贡献吗?

其实,“国家”的原意并不是这样。中国是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过来的。何谓“封建”?“封",就是划定疆域,就是国与国之间用犁翻一条沟 ,作为两国之间的界限:“建",就是任命国君,这两个字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就是封建社会最初的封建两个字的意思。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天子封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地以后,来个再封建,把他的土地再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大夫拥有的这块土地就叫做“家”。当时的全部疆域可以分为:天下、国、家。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封建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人了真正的封建社会,但他又废除了这个封建制,他把诸侯“国”改成“郡”,把原来大夫的“家”改为“县”,成立郡县制。

我们的族人并非忘记了“国”与“家”,也是知道国与家的关系的。也许是被几十年疾风暴雨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吓怕了的缘故吧,那倒情有可原。倘若真有如此对待祖宗、对待家族的观点,那就是可悲可叹了,也是可觑可笑的了。有比较才有鉴别,对待祖宗英雄史实如此一冷一热的两种观点, 真是相形见绌、大相径庭。两者难得同日而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人啊,上世以来,就有自己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能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弱者,也得完成自己的基本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是亘古以来颠扑不破的道理。此观点曾在计划生育工作紧张时期颇受批判。但是,人来到世上真的连一个孩 子都不生养,或者生下就遗弃,只顾自己独身一人取乐红火,或者夫妻两人自私享受,“愣小子拉胡琴一自顾自",这样的话,莫说家族的传宗接代,整个人类都得绝灭,世界也将不复存在。人,就得生儿育女,或小子、或女子,你也总得生育一个,因为他们都有传宗接代的能力,而且,你得把孩子抚养成人,供书念字;另外还得给孩子们盖个安身之处,假如你没有钱,哪怕猪窝狗圈也得给孩子们搭挂一间;然后办完他们的娶聘婚嫁;还得赡养老人,养老送终。如此,你才是一个合格的一 撇-拣的完整的人。

人字就两笔:

一笔写前进,一笔写后退。

一笔写逆境,一笔写坦途。

一笔写付出,一笔写收获。

一笔写前半生,一笔写后半生。

德国和巴西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基本-样,就是看他一生中能否做成三件事一盖一间房,种一棵树,写一本书。

这三件事,如果从狭义上说,可能非常容易。盖房嘛搭挂个茅庵草舍就行了。种树嘛,找块湿地,削一根易活的柳树枝,使点儿劲插进去就完了。写书嘛,自己不会写,雇个人,写上几十页就算交差了。其实,真要做好这三件事,需要你奋斗一生,还得有相当的才能和水平。从广义上说,盖一间房,是要成家立业,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只盖个窝巢那是连鸟儿都会做的事,重要的是立业,不管是哪个方面有建树都行。

魏氏祖庙中的壁画.jpg

种一棵树,是要延续生命、延续事业。不仅要生儿育女,栽根立后,抚养教育,还要对己、对儿女、对人、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意识,并且付诸实施。

写一本书,是要求男人遍历人生,走南闯北,有丰富的阅历。有生活感悟,有高深的文化水准。不管是学生时期还是来到社会上,你连一篇作文都写不好、甚至写一篇报告 都愁得要命,就想写书?没有思绪涌动、热情奔放,没有井喷的下笔千言、一泻千里的笔法,你就想写书?保证你写上10页就烦躁枯疏地弹尽粮绝了。给上你一本30万字的小说,你抄上一遍试试你的辛苦和耐力,写作的那个苦衷你就理解了。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啊。

当然,对祖宗的供奉、对家谱的修订,做些耀祖光宗的事情,也可抛出人生的义务和职责之外。但是,人最起码的责任是,要告诉你的后代们,你所知道的你祖上的全部历史。如果你有文化,写下了当然最好。即使你是蚂蚁尿在书本上——识(湿)字不多,也应该鼓励别人书写自己家庭的历史,起码应该对自己祖宗的历史清清楚楚,世事洞明皆学问嘛!

量老不量小!

我们这一辈已经没有什么作为 了,但是小辈你能小觑他们]吗?假如有一天,你的儿女们出人头地了,发了很大很大的财,特别是做了很高很高的官,比如厅级、部级、甚至总理、帝王之类,或者旷世名流什么的,你不写家族的史实,别人、别的组织也要编写。旦你的后代们问起你家族历史来,你是“粪扒牛哭它妈两眼墨黑!”那就是你做长者的不称职了。即使你是一-位平民,也应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人一概不知自己的家族历史,或者只知道个大概的省、市、县。有的人连他的爷爷叫什么名字或者葬在哪里都不知道。有的人虽知道却不去爷辈的坟地里去吊唁一下,爷爷就远了?父亲就近了?真是可悲、可泣、可怜、可笑、可恶、可憎。究其原因,其人水平一定欠缺而低下。你连你的祖先也不敬,你的后代焉能敬你?你的后代焉能出来出类拔萃之人?之所以没有对祖宗尽到责任,说到底,还是你们家族里没有优秀的人才。

修缮后焕然一新的魏氏祖庙.jpg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即使是高官厚禄之士,纵横中外之人,也常常要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5月专门]回国到黄陵祭拜,江泽民主席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也都到江西省的江湾去朝拜祖宗。这种现象才是人的本能,人的本性。也是孝道和仁爱在人的思维和行径上的一种体现。

在庙梁的几次庙会中,先后回来很多魏氏后裔的有识之士。在第三次庙会期间,孝顺长辈的魏格平、魏亚平弟兄俩,居然用宽大舒适的房车将80岁的老父亲魏占元和79岁的巴彦淖尔盟临河农村居住的叔父搬到了庙梁,还给祖庙捐赠了三万元人民币。受其慷慨之举及其父亲真诚索取资料之诚笃之心,我把放在庙梁展览厅里的最后一本《而立千秋》赠送给魏占元老先生(他们的魏氏家谱至魏占元的老爷爷以上的人就整不起辈数来了,我们相互不知辈数,只能权且这样称呼),我又给书上提了我的名字。恰巧他也是曾经出过书籍之人。因为书中写了百十个庙梁魏氏人的名字,他也想查阅一下有关他祖上的历史情况,看能否在书中发现其它的蛛丝马迹(魏格平弟兄于2012年又给祖庙捐款5万元)。

河套酒厂驻北京的销售总经理李永生,和我是姑舅。我回去河套的时候,他就把他在河套的姑舅弟兄们请了20多人和我认识,以便书写家族的历史。2011年还说府谷庙梁再召开庙会的时候,他要把他的姑舅弟兄们用大轿车搬上,去庙梁参加庙会。其实,他就是代替他的母亲行道敬孝。

本文作者魏贵春先生.jpg

在北京书房里放置的十几万元的红酸枝桌子,也只是在此时此刻才真正地派上了用场。凭我的这点儿写作水平,写上多少书,看书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即使耐着性子看,也就是知名知姓者看个红火热闹,要么就是自家人观看了。因为现在的媒体、电视、电影、互联网已经普及,大街上很多名人的演出也快没人看了,哪像过去想看个演出、电影什么的需要跑几十里路。像哼哼呀呀的大戏,用不了多少年就彻底地淘汰了,尽管国家还花了几十亿元人民币去修建国家大剧院。所以,看书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但是这本家谱,确是传世之作,因为庙梁的魏姓人过去还没有,这就算我为魏氏家族做的一点儿微薄的贡献吧。2010年庙会上回来的还有曾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当过区长的75岁的魏秀兰女士,她和魏占元老先生都在庙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谈到辈数,她说在黄甫乡当过举人的魏九如是她的老爷爷,而魏九如是我的爷爷辈,连如、恒如、金如、贵如、元如等名字,这在庙梁原始的资料中是可以查到的。

就在开庙会的头天晚上,我妹妹、我三嫂和我的妻子等几个人,都叫魏秀兰为姑姑了,因为当晚会餐时,她们都坐在了一一个桌子上。 第二天早上她们跟我说起我们应该叫魏秀兰姑姑时,我说那可不一定,我们九门人的辈数很大,大门出小子嘛。根据我的查询,她应该反过来叫我妹妹为姑姑,叫她们两个为婶娘。但是我觉得,都是庙梁的魏氏家族,都甲也都是吉河都九甲,而且那时对于辈分的排字又是那样的严肃,应该按部就班,泾渭分明:如果真像我询查的那样,这一反一正 ,就整整差下了两辈。“给姑娘剪头发,却按住儿子洗屁股一整整差下两脊背了”。

近几年,全国各地、包括我们鄂尔多斯在内的许许多多的高官厚禄者,也有的是地、市级的领导们,因为过去只是凭老人的浅诉,大略知道自己祖籍的一个大概市县,没法找到自己的祖籍和老家。于是乎,曾派上自己的心腹秘书等,在陕西诸县和其它地方到处寻根问祖,但结果却不亚于大海捞针。有的人即使找到了老家,也因为好几辈子的人都不联系了, 相互问起名姓来,还是一问三不知,更莫说相互的辈数和祖宗的尊姓大名了。最后呢,对自己家族的历史、祖宗的兴亡迷茫不知,甚至连自己的爷爷、老爷爷都不知道了。本想做一件衣锦还乡 、耀祖光宗的大好事,可惜父辈们未给子孙们留下只言片语。枉叫一世英雄,终无用武之地。真是:

只凭一纸可寻根,惜叹先辈不留文。

踏破铁鞋无觅处,枉费英雄一身功!

常言道:“盛世修家谱”。我这一生, 正逢没有战争 、没有天塌地陷等灭顶之灾的盛世乾坤。虽有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却又每每远离我身,灾难常常是远远地绕开我发生,因此,我才可以做些光宗耀祖、行善积德的大好事。也就是因为修缮了祖庙,偶然得到了大量的珍贵的家族资料,才有了编写家谱的意图和渴望。

2010年11月7日,意大利的庞贝古城突然倒塌了,这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意大利的民众要求总统给予一个说法,意大利文化部的部长也连忙出来发言,据说主要是国家没有钱去维修。我们在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旅游时,那里政府规定街面上有一个100年的建筑就不让动了,因为那就成为古迹了。而我们自己家族的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庙,自己家的人去维修它、抢救它,还有自家的人出来阻挠,真使我们这些急于抢救文物、振兴家族的魏氏子孙们]感到费解、羞耻悲哀和痛心!

家谱、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丽珍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延伸到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和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华夏儿女历来对中华民族的姓氏、家族、家谱都有一种莫名的惦想 思恋和青睐。老家、家族就是人的“根”,而树老千丈,终究要落叶归根啊!

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争夺历史名人的事,“伏羲东奔西走,炎帝到处安家,诸葛四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比如杜康,河南省和陕西省两省相争。争夺这个造酒的历史名人,是有名有利的大好事情,因为它直接影响酒的销售市场和制酒厂的利润,特别是旅游市场。2010年,对于曹操真假基葬的鉴定搞得沸沸扬扬。对李白的故乡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现了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几处相争的故事,但过去,我从郭沫若书写的《李白与杜甫》里知道,李白是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最近,因为《三国演义》的上演,居然出现了五省七地争夺美女二乔”故乡的国内历史上最为红火的波澜壮阔的闹剧,这五省是:湖北的嘉鱼县,河南的商丘县,湖南的岳阳市,浙江的义乌市,安徽的潜山、庐江、南陵三县。更可笑的是,一个眠花宿柳、欺男霸女、被人们谩骂唾弃的西门庆,居然也有四个地方的领导来争夺他的故乡。据5月5日《扬子晚报》载,山东的阳谷县征地2500亩,投资3470万元,修建“西]庆故里”。临清的手笔更大,规划8公顷土地,历时6年,打造一个金瓶梅文化旅游。现在,好几个地方共争一位名人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了,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因素在其中。西安市不就是凭着秦始皇而声名倍增吗?现在西安的旅游事业大多收人还不是凭着死去的秦始皇吗?难怪老百姓过年贴春联时还写着:

“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

上面说了许多,都是关于记载历史和家族家史的事,假如像秦始皇那样,有着明白的史实和记载,哪用争夺呢?谁又敢和西安争夺秦始皇的辉煌呢?谁敢到陕西黄陵去争夺黄帝轩辕氏的陵地呢?你那儿有50000多年的柏树吗?

魏氏祖庙中的神龛、条凳.jpg

另外,察编写我们自己的家谱,不仅对我们家族的历史,也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在姓氏、家族文化里,我们可以了解古往今来祖先们在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光辉成就,也可以了解先祖们立身处世的道德风范。

让我们的家族通过家谱、姓氏这把神奇的金钥匙,口念“芝麻开门”,去寻找家族无穷无尽的历史珍奇和精神文明的瑰丽法宝吧,去继承家族紧密团结的道德风范和同甘共苦的光辉历程吧,去体察家族艰苦奋斗的不朽典范并追寻祖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吧!

因为历史资料有限,再加本人文化水平低劣,由此,书中必然会出现诸多纰漏甚至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之处。另外,因为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家谱,所以编写起来,在用词和语句上也就比较随意了,甚至出现了许多诙谐风趣之文字。也在文中夹杂了不少个人小家族的历史和自我评论。另外,魏氏家族其他人的资料拿来的较少,我们九门人家的资料多、依据多,所以只能在家谱中重点编写我们九门人了。

好在其他族的魏氏后代们,也可以通过本家谱,了解几百年前的魏氏祖宗的部分历史和有名有姓的祖宗经历。希望我族的有识之士对本家谱多多批评指正,因为你要批评指正,就要提出意见、提出依据,才能为今后的编写工作(虽然今后并非由我编写)提供大量宝贵的族谱依据,也才能使我们后来的家谱编修工作做得更好更加臻备完善。在此,本人特代表后来编写家族历史的魏氏后代们,致以深切的敬意!

上一篇:焦政简:编纂焦氏地名大辞典,开拓姓氏文化研究新领域

下一篇:高俊信:修家谱修出一部《夏商周纪年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