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富:编修四川绵阳《张氏家谱》实操经验的一点体会
家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中国家谱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进入新的时代,各姓氏家谱、宗谱的编写,多元素的家谱文化也进入平常百姓之门。本文将我们采集编撰的四川绵阳《张氏家谱》作为工作起点,谈一些在实际撰写过程、和家谱书写中的经历,为今后编写家谱少走弯路,提供实操经验的一点体会。
家谱是一部亮丽的座标。家谱是我们老祖宗那辈人留下的传家宝,中国家谱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进入新的时代,各姓氏家谱、宗谱的编写,撰写回到历史的园点,多元素的家谱文化也进入平常百姓之门。
2019年,经云南省文联朋友介绍,有幸结识云南家谱馆的掌门人高其兰女士,在交流家谱文化的过程中,对家谱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真正感受到家谱内涵的影响力。从这开始,受邀步入家谱编写的行列,与同仁探讨家谱的采集内容,编写程序,设计排版印刷,家谱颁发的全流程。在近两年的编撰过程中,收到了撰写家谱的获得感。
家谱是历史的产物。“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综观家谱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中看到世系及族人典型人物的事迹,充分展示出家有家谱,国有国史的画面。而家谱是各姓氏家族历史的载现,多少代人的沿续从家谱记载中可一一再现出来。
作为编撰家谱的一个新兵,我看过、读过云南州、市、县各类型的志史,村史,史记,人物传记,书中记录了当时的各种政治人文价值取向。而对家谱的了解,知之甚少,而我对家谱的研究正是从收集资料采访家谱人物开始的,而要真正撰写好一部家谱,并非易事。家谱除还原家族的产生、变迁、沿续、发展的全过程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家谱的作用,影响力,在其家族史中展示出在各历史阶段地位的高低,一部好家谱,能光耀几代人。因此要写好家谱,只有掌握家谱的各个撰写流程,方可动手。对我而言,怎样撰写家谱呢。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枊成行” 验证只要有做好事的心境,沒有做不成功的事。
2019年下半年的秋季,正是丰收季节,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院长金涛莅临云南家谱馆指导工作,在金涛院长指导工作期间,他用生动实用的方法为我们讲解在撰写家谱中的要点。特别是金涛院长在云南省曲靖市视察建设中的文庙时,为志愿者讲授家谱在家族中的历史地位,他从多个面介绍了家谱存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与同仁受益良多。
而随他去到重庆等地参加收集家谱资料实操时,金涛院长亲手教授资料收集技巧,对收集到的资料反复进行核实,去伪存真,他以遵重历史、还原人物为主线进行指导。通过金涛院长和其他专家的培训学习,提升了我撰写家谱知识面。
2019年10月,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云南家谱馆受云南华康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董事长张昭勇邀请,撰写一部张氏家谱。在当年的十月底,高其兰馆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谈了撰写这部家谱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邀请我参与到这部家谱的撰写工作中。随既组建了由张昭勇、高其兰、沈德富 、薛冬芝、李志华参加的张氏家谱资料搜集采访编写小组。
在当年的11月份,我们在昆明多次采访张昭勇,由他本人谈张氏家族的相关历史,得到了张氏家族前三代人的基本情况,为编写家谱提供了最原始,最祥实的历史资料。
2019年11月9日至13日,沈德富 、薛冬芝、李志华在张昭勇的带领下驱车千余公里,走进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青安村民小组,追寻张氏家族渊源。通过对张氏多位老辈人的追寻采访中,得知张氏家族早年间曾有一部族谱,据老辈人说:这部族谱撰写于民国时期,族谱全面记载了塔水镇青安村张氏族人的形成,人口数量,名人,名物等内容和张氏族人发展的大事记。在各历史阶段政治运动中,张氏族人用特别的方式将张氏族谱保存了下来。然而在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中,张氏族谱被毀于一堆大火之中,张氏族人示为痛心。时至今日,虽被族人常提起,而已时过境迁,无法再现近百年保存下来的族谱。
在我们搜集小组一行通过走访多位张氏老辈人,终得知,张氏不仅有族谱,还有张氏祠堂,经族人引领,爬山涉水,最后在深山草丛中找到张氏祖宗祠堂遗址残留部份,被族人认定为,是在民国年间由族人捐资修建的张氏祠堂,在政治动乱期间被造反派用炸药炸毀了,祠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另外一地,又寻到被族人秘密保护下来的张氏祠堂纪事石碑录。从石碑的文字行中,清析看到了张氏族人修建祠堂的历史。
通过对张氏家族资料的多方位采访收集,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得到更权威的历史资料,我们一行去又到四川省锦阳市档案馆,通过査找大量的历史资料,最终寻找到张氏难得一见、最为重要而最直接的历史记载的文字档案资料,从而为张氏家谱的撰写提供了最坚实的历史依据。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对历史中记录的毎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保存下来坟墓,祠堂遗址,用相机把他拍摄下来,请专业人士用拓片方式把文字记录下来。在张氏家谱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主编张昭勇反复强调,“撰写张氏家谱,是完成父亲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同时,在他的内心也不断涌现着父辈们勤奋劳作以及儿时之后的成长往事,无不浮想联翩......因此,撰写家谱的事就落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
张昭勇多次往返家乡,对家族资料反复核对,体现出对撰写家谱的严谨性和遵重张氏历史发展的客观性。编委成员不辞辛劳,竭忠尽智,加之对当事人多次的采访撰写编辑,于2020年下旬编写出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崇本堂张氏家谱第一稿的样本。
集思广议,不断写改。张氏家谱第一稿的样本出炉后,编委们一致认为,稿样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得到张氏家人的认同,但在张氏家族的主体人物的撰写内容有不到位之处,怎样突出主要人物的人生历史还需要下功夫挖掘,意见统一后,编写人员先后多次去到家谱主要人物曾经工作学习生活的现场地进行采访挖掘。通过实例讲述当时的事件过程,复原人物真实面目,通过不间断对文字的改写,充实,在第一稿样的基础,增添了新的内容。
经过与张氏家人相互配合,2021年2月、4月,形成了张氏家谱第二稿样,同年7月家谱最终样本产生。在内容的编排中,编撰人员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家谱中要展示的重点章节反复推敲定稿,最后撰写编辑出以“卷首语、先祖像赞、先祖坟茔、古今圣贤论家谱、张氏家谱序言、张姓起源、张氏祠规、祠堂碑志文、家谱世系图、张氏小史、亲族人物影集、后记,安县人物、余庆录”等主要内容的样稿本,家谱文字达四万八千余字,用宣纸印制,再次得到张氏家人的认同,彰显出张氏族人本色,造福张氏家族后代。
一部好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座标,是家族中一盏明亮的灯,这个座标,这盏明亮的灯,就是家族人物历史的记载,是家族后人学习的标杆,也是家族后人传承前辈人努力的方向。
张氏家谱虽撰写时间达十八个月,谱中内容中程现多个亮点,全谱围绕遵重历史,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进行了撰写。
首先:座标怎么定位,我们从收集资料,采访家族人开始,明确提出,历史不论怎么变迁,家族的变化是随着历史进程发展的,因此,家谱族人内容的撰写必须与时代同步行,这样避免了历史因素的局限。
其二: 传承历史正能量,张氏家谱中的主人翁,张光万,张虎贤,张能才,张昭勇,张万博雅分属五代人,出身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张光万在清朝为私塾先生,张虎贤在民国时代秉承父亲之路,仍为私塾先生,教人学文化,得到邻里村寨人的赞许。张能才是新中国成立的同龄人,可以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他学有文化,参军入伍,立功受奖,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把被毛泽东主席接见视为人生最高的荣誉,是张氏家族的荣耀,几十年过去了,他仍收藏着被毛主席接见时穿着的那套军装,逄年过节,他都要拿出来看一看,逄喜事身穿这套军装参加活动,成为张氏家人传承正能量的一个缩影。
而张昭勇,张万博雅他们生活在新时代,都创建出不同的业迹,展示了人生的才华。五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经历不同的生活生存方式,因而撰写他们的人生至使至终,结合历史背景的过程进行书写,最大遵重在不同时代人和事的撰写,因而得到主人翁赞同。
其三: 红色基因永传承,张氏家谱把红色文化,英雄人物事迹贯穿于家谱之中,如在安县赋一节中,除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内容外,重点增加了当地的名人名家,如著名作家沙汀,戏剧家萧崇素,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陈开茂与父亲陈洪德分别在不同的战场上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等英雄的事迹。把他们树为张氏家人学习的标杆榜样,这样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在书中的再现,彰显张氏家谱主人翁撰写的初心传承。
其四: 家谱的“序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序言的作者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人撰写,它贯穿于家谱内容的核心地位,而家谱的“后记”侧为主撰人员撰写,续述家谱撰写过程与后续要做的事宜论述。因此写好“序言”“后记”很重要。
今天张氏家谱编撰印刷问世,也为我们今后的杜氏、高氏、温氏、许氏、彭氏家谱撰写再上层楼提供了有益的实作经验。我们编撰家谱将以严瑾、真实的态度持续下去。
作者简介
沈德富生于1954年10月,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在国有企业、公司,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工作四十四年中,当过工人,上过大学,工作中担任过各类职务,1982年8月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优秀团干部”称号;
2005年3月出席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暨“双先”表彰大会;
2009年1月11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出席“和谐中国2008年度影响力人物”颁奖盛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9年4月完成《世界华文作家写德宏、写保山、写楚雄》大型彩色书籍的编辑出版,中国文联副主席,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赞扬称;“该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在让云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让云南民族文化为世界人民所享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赞扬”;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工作14年,撰写各类文稿上千篇。
退休后,参与社会志愿者工作,撰写人生传记等事务。近10年釆,主编出版了60余万字的《多彩之路》《今生无悔》等多部书籍;撰写出版自著《鼓韵呼踪》《拼搏圆梦》《宽阔的胸襟》《平淡永恒》等400万字的书籍;
2019年参加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员培训班学习,并受邀参加社会各类公益宣讲活动。
2020年在抗击新冠病防疫战的工作中积极捐款,受到党组织表彰。
2021年上半年,被社区党委推荐为2021年“昆明好人”评选候选人;昆明市官渡区委百姓党史宣讲员;老党员讲党史代表,由云南省艺术学院纪录片研究中心采访,并拍摄了15分钟的“老党员谈入党为了什么”的专题片,作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礼物;被昆明市禄劝县乌蒙乡中心小学授予“爱心大使” 称号。
(现为云南家谱馆资料收集采访撰写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传统蒙学会理事、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会员、昆明呈贡孔子书院名誉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