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网 >> 专家论谱 >> 浏览文章

马姝媚、马武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时间:2022/9/15 10:10:11 发布:新闻编辑部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述

马姝媚  马武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部署下,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部署。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就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安排。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就做好古籍工作、赓续中华文脉提出要求。中央密集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历史自觉。

习近平 (1).jpg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我们要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良渚古城申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目标。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为全国考古工作者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参加大会的习近平总书记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论语》的开篇语,作为欢迎各国嘉宾的开场白。2015年10月20日,时隔37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中华文华立场”。2021年岁末,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敬畏”告诫与会同志,表明了对历史与文化的高度重视。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历史文明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的文博单位。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敦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敦煌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长沙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考察,面对“实事求是”的匾额,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说:“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毕节化屋村考察,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走进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他强调要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在福州三坊七巷,他强调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2021年4月25日,在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利用红色文化遗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调研期间,走进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鼓励他们要传承弘扬好藏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9月,在陕西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工作,他走进有2800余年历史的平遥古城,他指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走进眉山市三苏祠,强调要继承前人关于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搞好党风、政风、社风建设。

习近平 (5).jpg

从炸药包的威胁中抢救“南方周口店”三明市万寿岩遗址,强调保护传承好西安城墙这个“世界级的宝贝”,支持泉州“中国舟船世界”陈列馆建设......习近平不遗余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他说:“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从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亲自参加有关重要会议,从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到亲临文保单位调研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融汇古今、联通中外,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唤醒激活、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

2019年10月31日,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在谈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且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成功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判断告诉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述,回答了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我们的文化自豪,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文化自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豪——“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一)什么是文化——“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文化”一词经常被人们提及,也是大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据有关专家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200多种。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要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

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习近平这段话,谈的也是文化最初的本义。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再次强调,“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2014年9月24日,《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82页)。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以沟通世界。”在这几次讲话中,习近平强调的是“以文化人”,揭示了文化的本质,诠释了文化的教化作用。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狭义的文化有几种不同的内涵。一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二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三是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例如“学文化”,指的就是学习文字和一般知识。也指用文字的能力和知识程度,如“文化水平”。一般人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这一种。而我们要研究的“文化”,则是指广义文化。

(二)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是与当代文化相对而言的,它是先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历史相传的文化。我国过去的主流认识是以《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将传统文化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后人又为之增添蒙学。其中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新思潮最为高涨之际,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主张打破传统学术的“四部”分类,依照西方现代学术门类对国学进行分科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亦称“国学”。关于“国学”的定义,从严格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根据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华传统文化大致包括哲学、政治与法律、语言文字、史学、地理学、天文与历算、农学、饮食文化、纺织与服饰文化、居住与建筑及园林文化、交通与出行文化、中医药与养生文化、科学技术、宗教、文学、艺术、教育、军事、体育与健身文化、制度文化、民俗与节俗文化、古代器物等内容。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六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文明同文化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广义的文明就是文化,狭义的文明则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社会状况,考古学常常会用到这个词。西方学术界判断文明形成有三个要素,就是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中国学术界目前判断文明社会有三个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和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三是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这是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正是依据这个方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甲骨文属于文字学,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都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习近平这段话,谈到了中国的文字、哲学,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近平在这里提到的诸子百家,包含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的文明成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借鉴。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约占到三分之一。”这里列举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学体裁与作品,都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以重要启示。”这些思想观点涉及到哲学、政治、法律、礼仪等许多方面,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这些农耕文化,不仅涉及到农学,而且涉及到生态学、建筑学、民俗学、艺术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这些学科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艺术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伟大思想巨匠说的是哲学,伟大科技成果说的是科学,伟大文艺作品说的是文学,伟大史诗说的也是文学,伟大工程说的是建筑学和水利学,伟大梦想精神说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故事。诸多学科产生了诸多文明,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他还指出,“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秦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还是在这一次大会上,他指出,“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他还说:“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城市到乡村,亚洲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世俗礼仪、写下了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留下了精湛深邃的艺术瑰宝、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制度成果,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他强调,“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他还指出,“中国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自古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和模仿。”习近平这里所说的制度文化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等领域,这些制度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批示、指示、谈话中,数说了诸多领域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传统文化描绘了一幅绚丽画卷,为我们探索传统文化宝藏提供了指南针,为我们在学海远航提供了导航仪。

习近平 (2).jpg

(三)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能够反映中国气质、中国精神的精髓。它能够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迪,能够对我们的治国理政提供借鉴。

思想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精髓。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君子忧道不忧贫’,要恪守‘良知’,做到‘俯仰无愧’。再比如,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要‘止于至善’,有社会责任感,追求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倡导‘兼善天下’、‘利济苍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君子、成圣贤。我们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资源,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他还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民族形成的这些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都是中华优传统秀文化的重要内容。

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有大量劝导人们向上向善的警句名言,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有益思想观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以坚守中国人的价值观,保持做人干事的精神风骨。要善于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自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这些警句名言,体现的是伦理道德,彰显的是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他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铸就的,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互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些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涵盖了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等诸多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管理经典,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精神,涵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然有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 (3).jpg

二、为什么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赓续我们的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的共识;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唤醒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知道自己是谁,就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知道从哪里来,就要了解历史;知道要到哪里去,就要明白自己的使命与道路。

认识传统文化,首先要了解历史。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第1版,第89页)。水有源头树有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产生发展的历史,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就是文化,这种历史就是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也就是传统文化。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认识传统文化,要从认识历史开始,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了解历史,必须认识文化的力量。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就在这次座谈会上,他还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无论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与强大,还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与地位,都是与中华文化分不开的,它在动员群众、鼓舞士气、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认识文化的力量,是我们自信的根基。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自豪的理由,灿烂的文化是我们自信的资本,这些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只有认识文化根脉,才能坚定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抛弃了或背判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是源头,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理论,建立不同的制度,选择不同的道路。因此,坚定“四个自信”,首先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要相信自己的文化,要尊重自己的文化,要弘扬自己的文化。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等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90页)。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的中国发展来的,当今的中国是从过去的中国发展来的。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需要,更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我们必须唤醒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文化是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指精神成果,也就是说精神成果是文化的主题。一个人,肉体是躯壳,精神是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是基础,精神是灵魂。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真正要站立起来,要强大起来,少不了思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魂,是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精神力量。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2020年版,第314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构成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在过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有当代价值,对我们治国理政仍然有借鉴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影响人们的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价值观是思想文化的内核,它既是一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流淌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中华人文精神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2017年版,第123-124页)。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水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精神是支柱,是支撑,一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精神支撑,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精神一旦被人们掌握,可以产生巨大的发展动力。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中华传统美德引领人们向上向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伦理观念的具体实践。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也受到国际社会推崇和称赞。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祥和’。现在,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也表明了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资源,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中华传统美德,过去在塑造人们美好心灵、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增强软实力,扩大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文化,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夯实根基,培根铸魂,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打好基础。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入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4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中要求,“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加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2016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始终都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一生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两者不可或缺。社会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物质同精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需要均衡发展,协调前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点,不仅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被证明是正确的。”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既需要文化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的繁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逢其时,也是题中之义。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培根铸魂,使我们的根基更牢固,根系更发达,使我们的灵魂更纯洁,思想更美好。这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更是为了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习近平 (4).jpg

三、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做新时代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

我们不仅要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而且要明确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与措施。

(一)保护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文物——“延续历史文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2年1月29日,习近平在山西晋中市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对“文化遗产”作了官方定义,明确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基本等同于我国原有的“文物”概念。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的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不可移动文物,还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还有与文化遗产有交叉和密切联系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技艺、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类别。此外还有农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等。截止2018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4296处,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3项,位居世界第二;全国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目前拥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7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2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形态得以保存,得以表达,得以展示。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首先,要提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对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指示、批示。2016年4月13日,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把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方针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讲得十分清楚。

其次,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关系,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注重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中国的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它们身上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与文化密码,必须下大力气保护好,处理好拆与留、维修与恢复、保护与利用等各种关系,要留住历史,留住文化,留住记忆。

其三,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在山西省晋中市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是一对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能力,各地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让人们感知中华传统文化,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保护文物的自觉性。这就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最好方法。

其四,要保护好农耕文化遗产。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彩。”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居住之初,我们的生产、生活,均来自农耕文明。因此,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中之根,源中之源,我们要下大力气守护好、传承好。习近平还特别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保护黄河、长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之母;传承黄河、长江文化,就是延续我们的历史文脉;弘扬黄河、长江文化,就是为了让中华文化繁荣昌盛。

其五,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数量之多,传承人之众,群众基础更广泛,影响力也更大。因此,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已建成2500多处非遗工坊。

其六,要加强博物馆建设,发挥博物馆在保护文物、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2016年11月,习近平在《致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总书记把博物馆的重要作用讲得一清二楚。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习近平《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16日,《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4月19日-21日,《人民日报》2017年4月22日)博物馆是什么,博物馆应该干什么,博物馆应该如何保护好文物、传承好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为其指明了方向。“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一方面是说要让文物来佐证历史,让历史来证明我们的悠久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是说,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文物走近人民群众,让历史贴近普通百姓,让文化融入民众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博物馆数量由3866家增长到6183家,增长60%,平均每22万人有一座博物馆。年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长119%。2022年全国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达12.4万种,收入达11亿元。

其七,要加强学科建设,确保文化传承。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总之,要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健全学科体系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工程,应该切实抓好。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就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做出安排部署。古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籍保护利用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做好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工作,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做细做好。2022年国家版本馆北京总馆已经建成,收藏1600万册、上万件展品。

其八,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就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大力推广数字技术、3D技术等新技术,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和可靠性,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代化。

(二)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

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有科学态度。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理直气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道德规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是说,我们既不要片面地讲厚古薄今,又不要片面地讲厚今薄古,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再次强调,“讲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对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矿藏,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鉴别,细选精炼,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保留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扬弃,就是批判地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精取精、去伪存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4年10月20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2017年版,第144页)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对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

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还要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坚持“古为今用”,这是我们党对传统文化的一贯方针,古为今用,就是挖掘传统文化中对我们今天有用的东西,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我们倡导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由先进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这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

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洋为中用,就是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三)内容要转化,形式要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彩。”创造性转化讲的是内容,就是在不忘本来、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提炼其精神标识,阐发其当代价值,站在面向未来的高度,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人们的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创新性发展讲的是形式,就是要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2019年8月19日,《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2020年版,第407页)。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做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好的内容,但要把它传承好、发展好,还必须要有好的传播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与形式是一对矛盾,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同样的内容,传播的形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就不一样。形式不恰当,会妨碍内容的传播,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好的形式,能够促进内容的传播,就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些年来,为寻找恰当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涌现出许多好的传播方式。中央电视台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宝大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说话了;《中国考古大会》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活了起来;《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诗画中国》、《古韵新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图画活了起来;《中国地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建立健全礼仪制度。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道德教育渗透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通过各种礼仪、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强调‘非礼勿施,非礼勿听’,‘礼者人之规范,守礼所以立身也’。......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利用节日,开展礼仪活动,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把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生活的生动实践,需要持之以恒的抓下去。

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走出去。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多年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和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国际文化版图正朝着于我们有利的方向演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找准工作着力点,一项一项寻求突破,积小胜为大胜,加快这一历史进程。”他还要求,“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善于用外国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更好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作用,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对外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要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把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搞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用好海外文化阵地,用好多种文化形式,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要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介绍一个立体的、多姿多彩的中国。“要加强战略谋划,对外既要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又要传播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多彩文化,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以文服人,加强情感认同。”(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2017年版,第215页)。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从这一时期就让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他们滋润心灵、践行美德,培养向上向善的良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总结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让我们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

马姝媚,女,中共党员,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曾获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明日之星”、“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团中央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马武举,男,1954年12月生,河南新安人。高级政工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曾任中国河南驻泰王国代表处代表、党委副书记,河南省国资委副巡视员。荣获“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河南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委书记”、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任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马姓委员会会长。近几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已发表文章数十篇,并有多篇文章获奖。

上一篇:化风林:化姓起源之管见

下一篇:家谱纂修的文化继承、创新与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