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蔚然:当前修谱热潮的冷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空前繁荣,修谱文化涌现热潮,出版大量成果,可喜可贺,令人振奋。在修谱热潮中,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需要冷静思考,认真研究,正确引导,促进健康发展。
我想联系参加谱牒研究会活动两年接触到的实事、实文、实谱,说看法,谈体会,讲思考。对事不对人,对文不对人,对书不对人。
一、对编修家谱年代重点导向的思考
我们谱牒文化研究会的修谱者,大都是离退休之后,处于60多岁、70多岁、甚至80多岁的年龄段,进行家谱编修的生命时间有限,人力有限,财力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把三个“有限”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人力、最少的财力,编修出最好的家谱,一句话,要走好快省的修谱之路。因此,修谱的时代重点,不宜放在古代,而应放在近代。
一些修谱者,上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探寻家族的源头。实际做起来,获得准确的历史资料非常难。往往投入不少时间、精力和财力,却难以取得最佳实际效果。如果重点放在近代,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把重点放在近代,上溯到父辈、祖父辈,加上本身一辈,就是三辈,如下延至儿辈以至孙辈,就是四五辈。我很赞成郑兴龙的观点,能写几代就写几代,实事求是比过于勉强好。
正确认识和对待祖辈的历史名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编修家谱,重视家族历史名人,注重先辈名人的丰功伟绩和思想文化的光环,尤其是名文名诗名言,后代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促进其代代相传,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激发正能量。对当代修谱者来说,需要注意把握的是,对先辈的光环不能只是“沾光” ,更要“发光” ,应着重把历代特别是近代和当代族人继承和发扬先辈思想和文化的成就和成果,充分地进行记述和宣扬,不要只局限于挖掘和宣扬名人自身。
二、对修谱内容重点和体例规范导向的思考
有人认为,修谱,世系表最重要,只要有世系表,别的项目都没有,也可以。有些修谱工程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历时数年,编纂成谱,其主要内容是一大本世系表。我收到一本《族谱》(族内珍藏版),2007年出版,全书496页(不包括卷首照片),除序言、凡例、结构说明19页,附录24页外,世系表和人物传合计453页,其中,世系表439页,占96.9% ,人物传14页,占3.1% 。这样的家谱,族内人和内行人看,主体是一部反映血缘关系的世系表,族外人或外行人看,无异于一大本人名册。
很明显,没有传记,不记载经历、事迹、成就和贡献,就会极大削弱和降低家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我主编两本《殷氏家记》的实践体会,当今修谱,核心问题是创新,创新是编修新谱之魂。一是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创新,摒弃忠君、贞妇等封建糟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着重记述在社会变化和发展中,个人的经历和家庭以至家族的贡献。二是女性入谱的创新,根本改变女性不入谱的旧规旧俗,坚持男女平等,女性同男性一样立传,女性同男性及其子女一样列入世系表。三是照片入谱的创新,改变古谱只有文字,少数有画像,没有照片的状况,引入近代发明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形成形象家谱。四是体例结构的创新,改变家谱只有世系表的单一体例和多达十几项甚至二十几项复杂结构的两种极端,实现结构体例规范化。
关于家谱的体例,至今没有统一的明确规范,也没有约定俗成的习惯规范。我想,自己在职最后5年,有担任沈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阳市志》主编的经历,在离休前后25年,有主编《殷氏家记》和《殷氏家记增补本》两本家谱,一本地方志学术专著《城市志研究》,一本关于编写家谱和城市志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编著手记》,在中国历史文化大厦三大支柱中,具有家谱和方志两个领域的实践和成果,在历史领域涉及过中共党史,一个人同时具有这种“三位一体”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不很多,自己有条件更有责任提出家谱体例规范的意见,为今人和后人探讨和研究家谱体例规范贡献一家之言。
地方志的体例规范是:志、记、传、图、表、录,今人又加上“述”,包括总述、综述、概述、专述、无题述等。受此启发,把方志和家谱两个领域联系起来思考,形成家谱规范体例结构,主要包括:史(家庭或家族简史,包括家风、家训、家教等),表(世系表,也称世系图),传(传记或小传),录(包括个人传记附录和全书总附录),照(包括传主头像标准照、出生照、结婚照、毕业照、工作照、纪念照、全家福等)。至于序言和前言、凡例、后记和编后等,各类图书普遍都有,不可或缺。
《殷氏家记》1994年出版,15万字,记载北京殷氏家族1840-1976年共136年中出生5代70人的传略或小传。书前部分为:序,前言,凡例。主体部分为:家史简记(附录一 “章”字辈四姐妹少年读书情况,附录二 抗日战争前后家庭生活情况);世系表;传记(其中:殷有济传记后附录其在清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任山东滋阳县知县和高苑县知县的述职报告;殷宏章传记后附录一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殷宏章》,附录二 《文汇报》和《解放日报》报道殷宏章逝世,附录三 追悼会介绍殷宏章生平;殷蔚伯、殷蔚然传记后也有附录,标题从略);照片243幅(其中:卷首照片10 幅,传主照片65 幅,合影照片和其他照片168 幅);总附录一 修谱感怀,总附录二 家谱调查访问记。书后部分为:后记,编后。
《殷氏家记》全书214页,除卷首照片、序、前言、凡例、目录、家史简记及其附录、总附录、后记、编后等33页外,世系表和传记合计181页,其中,世系表8页,占4.41%,传记173页,占95.59%.。传记,多数1-2页,重点传记页数较多,殷有济传记及其附录17页,殷宏章21页,殷建章5页,殷蔚伯5页,殷蔚然7页。
《殷氏家记增补本》2010年出版,28万字,记载北京殷氏家族1840-2010年共170年7代81人的传记,照片332幅。(详目从略)
《殷氏家记》和《殷氏家记增补本》的创新,受到方志界、谱牒界和媒体界的高度重视,评价很高。江西庐山风景区管理局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光沛1994年看到《殷氏家记》,来信说:该书“为著作家史提出了新的编纂方案,是一部难得的家史教材,更不愧是一部很好的范文。”黑龙江省图书馆研究馆员赵世良在《图书馆建设》1995年第3期《喜读新谱<殷氏家记>》一文中说:《殷氏家记》“体例新颖,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装帧精良,堪称佳品,足供修谱者与研究者参考。”
《殷氏家记》2005 年获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编委会授予的“金奖”。
《殷氏家记》被辑入《中国家谱总目》,在《中国家谱总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殷氏家记》的历史地位。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是一项国际文化工程,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确定立项;编纂《中国家谱总目》也是一项国家文化工程,经审定批准为“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6月国家文化部委托上海图书馆负责完成这个项目。《总目》收录范围是2000年底以前刊印的家谱。这部《总目》原计划3年完成,实际历时8年,2009年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家谱总目》是集古今中外公藏和私藏中国家谱目录之大成的巨著,是中国谱牒历史文化创新的经典,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权威性。全书1200万字,共10 册,收录中国家谱52401种,608个姓氏。据2006年姓氏调查统计,殷姓是中国人口第111位姓氏,殷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总人口大约170万。《中国家谱总目》从海内外收集到殷氏家谱共70 部,其中清朝30 部,民国27部,新中国12部,年代不详1部;覆盖11个省市。北京市只有1部,就是《殷氏家记》,排号0001,显得稀有和珍贵。
《殷氏家记增补本》出版后,《沈阳晚报》记者来我家进行专题采访时,感叹:殷氏家族在北京、上海及国外,有那么多人,其中不乏硕士、博士,教授、研究员等,可偏偏是居于沈阳这支,一个自学成才者,完成了家谱创新之著。《沈阳晚报》2011年6月15日C15—C16版刊登长篇报道《书香世家代代人才出》,社会反响很大,记者说:“文章见报当天,读者打来电话特别多,编辑部的电话被打爆了。”在家风宣传热潮中,《辽沈晚报》记者和沈阳市委老干部局干部到我家采访,2016年8月8日04版刊登整版报道《书香四代 折射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两报的长篇报道,都集中在“书香传家,勤奋育人”的家风和出人才的成果上。2016年2月,在准备当年家谱论坛开篇讲座时,范垂省老先生告诉我,一次议论哪一本家谱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影响时,大家一致认为是《殷氏家记》。这些都说明,如果没有传记,特别是几辈代表人物所走过的科举之路、新学之路、留学之路、自学之路等不同成才之路,及其时代背景、成才特点、勤奋精神和成果成就的充分记述,就难以进行宣传、传承和发展。
期望今后修谱,下大气力,下真功夫,把传记特别是家族名人的传记作为重中之重,写深写好,充分展示他们的思想光辉、文化风采、情感波澜和业绩成就,千万不要把传记写成履历表或鉴定书。
三、对修谱方法和途径导向的思考
千年前,宋朝欧阳修的“欧式”和苏洵的“苏式”家谱格式,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不能简单照搬,而应适应当代的情况和需要。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进行学术研究,而是想写一部自家家谱,主编人员过去没有接触过家谱,不知从哪里入手,完全不必从仿古开始,不妨采取印文久老先生的办法。
印文久是沈阳一个工厂的工程师,退休后想编修家谱。他过去不了解家谱,也不认识这方面的人,他修谱的方法是,到辽宁省和沈阳市图书馆借阅十几本家谱,进行阅读和比较,选择《殷氏家记》为样本,仅用一年时间,就写出《印氏家记》初稿。他和我过去互不相识,他编写家谱的情况,是范垂省老先生在电话中告诉我的,范老2016年9月在沈阳塔湾舍利塔举办家谱展览会期间,接待印文久参观和交谈时得知其修谱情况。2016年9月28日在北站附近凯旋社区举办讲座时,范老特地安排我们见面,以后又多次交谈,我得知了印文久编修家谱的具体过程和成果。我并不是因为印文久选中《殷氏家记》作为样本,才重视和提倡这种做法,而是觉得,他这种通过省市图书馆的平台,选一个样本,进行临摹的办法,简便易行,快捷高效,省钱省事,值得推荐和提倡。
二十多年前,我主编《殷氏家记》,就是通过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馆藏家谱的途径和方法开始的。主要查阅了四种家谱:一是殷氏祖籍江苏殷姓家谱,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年间出版的江苏宜兴、武进、吴江、江阴等5部殷姓家谱的世系表和有关部分;二是古代名人名谱,记载孔子家族72代的《安山绩公派下孔氏族谱》;三是当代名人新谱,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1992年出版的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家谱《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四是几部平民百姓的家谱。经过对这四类家谱的理解消化、融会贯通,结合殷氏家族的实际进行创新思考,形成了清晰明确的现代新型殷氏家谱的构架轮廓和体例规范,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一环接一环的紧凑安排,仅用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就完成了15万字《殷氏家记》的编修和出版。
四、对家谱论坛讲座导向的思考
两年来,听过几次论坛讲座,看过讲座稿,也进行过交流。我感到,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性强,比单纯讲知识,效果好。2017年3月18日郑兴龙的讲座,没有把《谱牒文化研究》发表他的文章照本宣读,而是脱稿着重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站在历史和文明的高度,把家规家训融入传统文化的高层次之中;另一个是寻根修谱要从实际出发,能写几代就写几代。虽然只讲了20多分钟,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值得点赞,应该提倡。
但是,有些讲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研究改进。一是,内容过多,涉及过广,时间过长,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二是,追根溯源讲古代,回忆过去讲童年,讲高高在上的皇帝修谱编《玉牒》,与当今百姓时空距离太大,不接“地气”。三是,着眼于写几代、写住址和迁徙地等细节,甚至把写多少页也作为经验,而没有把思想文化内涵的实质性内容放在突出位置,更没有把创新这个新型家谱之魂作为画龙点睛的要害突显出来。四是,把少数民族的一个节日和名称变化过程讲得很细,偏离靶向,游离主题。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提出来,认识到,不难解决。
我考虑,家谱讲座,除面向群众普及知识性内容,仍采取一人主讲的形式外,学会的学术交流,可多采取研讨会的形式,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形成共识或大致相同的意见。例如现代新型家谱体例规范这个大课题,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出现当代欧式苏式那样的统一格式,仿照套用,而应面对实际,立足自身,我们这些“皮匠”当一把诸葛亮,集思广益,形成现代新型家谱体例规范的初步意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这样做,既切实可行,又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五、对家谱评论导向的思考
家谱评论是家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因此,家谱评论必须从家谱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势来观察、思考和评论。一族一家出版一本家谱,很不容易,尤其对少数民族家谱的出版,应持积极肯定、热情鼓励、大力支持的态度,对其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诚恳地帮助改进,而不能挑剔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
六、对家谱出版后编写活动导向的思考
家谱出版后,如身体条件允许,不要停笔,可写多方面的内容,重点写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著名作家梁晓声在《此心未歇总关情》一书中说:“我现在教育我的学生也经常这样讲,少写一些初恋、郁闷,少写一点流行与时尚,多写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谈何了解天下。”
写父母的好文不少。陶斯亮写给父亲陶铸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是“文革”结束后家喻户晓的名篇。在今年“一代一路”女性论坛上,引人注目的赵安吉(她是赵家最小女儿老六,她大姐赵小兰,是老布什总统时的劳工部长,特朗普总统的交通部长)说“教育是母亲给我最好的嫁妆”,成为称赞母亲的名言,被报纸当作标题刊登出来。
诚然,像这样的名家名人父母值得写,其实,普通人家父母也有值得写的事迹和故事。沈阳分会会员薛玉林,为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于2014年出版他编写的《岁月回眸》,就很有意义,值得点赞和提倡。如果每位家谱编写者都肯于下功夫写好自己的父母,将会使孝心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家谱文化更加灿烂辉煌。每位家谱编写者都应该做这件事,而且,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我们不应把写自己父母的课题,留给子孙后代去完成。